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1685—2016 替代SN/T1685—2005 猴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quarantine technique for monkey tuberculosi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03-09发布 201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168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N/T1685一2005《猴结核病旧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操作规程》。 本标准与SN/T1685一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细化了变态反应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兆平、史夏玲、张昱、韩晶。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1685—2005。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 SN/T1685—2016 猴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猴结核病的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用结核菌素检疫猴结核病。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试验方法 3.1原理 结核菌素能使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动物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因此,可根据猴上眼脸皮内注射结核 菌素后注射部位出现的炎症反应,判定猴是否感染结核分支杆菌。 3.2材料 3.2.1 旧结核菌素(oldtuberculin,OT)。 3.2.2 提纯结核菌素(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PD)。 3.2.3 灭菌生理盐水(符合GB/T6682要求)。 3.2.41mL无菌注射器,针头规格为0.5mmX10mm。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2.5 2%硼酸。 3.2.6 脱脂棉。 3.2.7 记录表(参见附录A)。 3.3操作步骤 3.3.1 结核菌素工作液的制备 3.3.1.1 OT工作液的制备 用灭菌生理盐水将OT原液稀释至25000IU/mL。 3.3.1.2 PPD工作液的制备 3.3.1.2.1 牛型PPD 用灭菌生理盐水将PPD原液稀释至20000IU/mL~25000IU/mL。 3.3.1.2.2人型PPD 用灭菌生理盐水将PPD原液稀释至40000IU/mL。 1 SN/T 1685—2016 上述工作液经充分混匀后备注射使用。 3.3.2动物保定 保定猴使其两前肢向背后,用左手抓紧使其两后肢垂直向下,用右手抓紧猴头部后侧的皮毛以确保 其头部不得任意转动。术者用左手固定猴头部,右手持针注射。 3.3.3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为猴上眼脸。 3.3.4注射方法 用2%硼酸脱脂棉球对一侧上眼脸局部进行消毒后风干,术者右手持1mL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上 插人皮内注射0.1mL结核菌素注射液(OT工作液、牛型PPD工作液或人型PPD工作液),注射部位可 见扁豆粒大小隆起。 3.3.5结果观察 炎症反应,并与另一侧上眼脸进行对照,详细记录反应结果。 3.3.6结果判定 3.3.6.1按照表1所示标准进行判定。 表1判定标准表 结果 判定标准 +++ 上眼险肿胀严重,甚至全眼闭合,有明显眼毗 ++ 阳性反应 上眼脸明显发红,肿胀明显 + 上眼脸明显发红,肿胀不明显 可疑反应 ± 上眼脸无肿胀,注射部位轻度发红 阴性反应 上眼脸无任何反应,与未注射眼脸无差别 3.3.6.2 凡是依据上述标准判定为可疑的,应进行复检。 3.3.7复检 凡判定为可疑反应的猴,于14d后换同侧下眼脸进行复检,如结果仍为可疑反应,应判为阳性。

pdf文档 SN-T 1685-2016 猴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1685-2016 猴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第 1 页 SN-T 1685-2016 猴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第 2 页 SN-T 1685-2016 猴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路人甲 于 2022-09-05 03:28: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