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337—2015 番茄灰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temphylium solani G.F.Webe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09-02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 行业标准 番茄灰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SN/T4337-2015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务平台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总编室:(010)68533533 网址www.spc.net.cn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0.75 字数18千字 2016年8月第一版 2016年8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100 * 书号:155066·2-30410 定价16.00元 SN/T433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人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华南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杰文、孙民琴、徐宁、吴翠萍、林石明、冉俊祥、姜子德、习平根、彭仁、杨占臣、 娄少之、李彬。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 SN/T4337—2015 番茄灰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境植物检疫中番茄灰斑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番茄灰斑病发生国家和地区的寄主植物或产品上番茄灰斑病菌检疫和鉴定。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1809进出境植物种子检疫规程 SN/T21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方法 SN/T 2589 植物病原真菌检测规范 3基本信息 学名:StemphyliumsolaniG.F.Weber。 异名:Stemphyliumbotryosumf.sp.lycopersici。 分类地位:无性型真菌(Anamorphicfungi)的匐柄霉属(Stemphylium)。 传播方式: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 的初侵染源。发病后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雨、喷水及其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成为重复侵染源。病菌 可直接穿透植物的表皮,也可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温度20℃~25℃、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最易感 病,当土壤肥力较差、植株生长不良时发生严重。番茄灰斑病菌的地理分布、寄主范围、为害症状等其他 信息参见附录A。 尔准 4原理 息服务平 以番茄灰斑病的症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特征等为检疫鉴定该病菌的依据,番茄灰斑病 菌的属种形态鉴定特征参见附录B 5仪器和用具 5 5.1仪器设备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带显微照相装置)、超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高压灭菌器、低温冰箱、普通 天平(感量0.1g)。 5.2试验用具 目镜和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酒精灯、可调微量移液器、接种针、封口膜(Parafilm)、 滤纸、镊子、解剖刀。 1

pdf文档 SN-T 4337-2015 番茄灰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337-2015 番茄灰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第 1 页 SN-T 4337-2015 番茄灰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第 2 页 SN-T 4337-2015 番茄灰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路人甲 于 2022-09-04 06:53:5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