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7. 140. 99 YB H34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479—2015 铸余渣原料制备工艺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paration process of raw materials on casting residue 2016-03-01实施 2015-10-10发布 YB/T 447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矿渣开发公司、湖北鄂钢附属企业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 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兴文、宋武、李晓阳、王姜维、解斌、马献阳、胡亚雄、王成杰、胡连红、王力峰。 - 1 YB/T4479—2015 铸余渣原料制备工艺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余渣原料制备的术语和定义、产品指标、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施技术要求、工艺技 1 术要求、检查、环保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铸余渣原料制备的工艺。其他工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67.5 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3456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YB/T 804 钢铁渣及处理利用术语 HJ/T189 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 HJ 465 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导则 AQ2001 炼钢安全规程 3术语和定义 YB/T80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品指标 4.1含水率<8%。 4.2渣温<60℃。 4.3铸余渣中没有可被磁性桥式起重机吸附的磁性吸附物。 5工艺流程 流程见图1。 倒渣 打水 翻渣 装运 图1 铸余渣原料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主要生产设施技术要求 63 6.1倒渣场 6.1.1倒渣场一般为前侧开口的长方形场地。长、宽根据生产线处理能力和作业空间而定,高度应在 YB/T4479—2015 3m~6m之间。 6.1.2倒渣场主体为混凝土结构,底部和侧壁应铺设厚度不小于150mm的钢板或钢坏。混凝土部分的 设计应符合GB50010的规定。 6.1.3混凝土与底部和侧壁的钢板或钢坏之间应填充隔热材质。 6.1.4为防止侧钢板或壁钢坏变形,应将侧壁钢板或钢坏按一定角度倾斜安装,倾斜角建议一般为3~ 8° 6.1.5 倒渣场地下部应设置排水口。 6.1.6倒渣场应做防渗处理。 6.1.7倒渣场两侧设有抑尘喷嘴,除进行抑尘喷水外还对渣进行打水冷却。 6.2倒渣和水系统设备 6.2.1抱罐车 抱罐车能力根据渣罐及装渣量设计。 6.2.2吊车 a) 铸余渣打水冷却生产线需配备吊罐和倒渣用铸造桥式吊车; b) 铸造桥式吊车应有主、副钩,主钩用来吊罐、副钩用来与主钩配合倾翻渣罐; c) 铸造吊车用于吊罐的主钩应配有重量显示装置; d)主钩提升能力根据渣罐自重和装渣量设计,副钩最大提升能力不低于主钩最大提升能力的 30%。 6.2.3给水、回水系统 6.2.3.1给水系统由吸水池、水泵、给水管道、流量计、调节阀、切断阀等装置构成。 6.2.3.2[ 回水系统应包括回水管道、回水井、回水泵、平流沉淀池等设施。 6.2.3.3 回水系统应设置水处理系统。 6.2.3.4回水应做到全部循环利用,禁止外排。 6.2.4翻渣、装车设备 6.2.4.1翻渣设备旨在打水过程中,为防止铸余渣表面结壳,对铸余渣进行翻动或搅拌的装置,同时也 是为了使得残余钢裸露表面,以便清除。 6.2.4.2翻渣设备推荐使用挖掘机和装载机等。 6.2.4.3装车设备旨在将铸余渣进行出渣装车的装置,主要包括对非含铁物料的出渣装车和对残余钢 的选别装车。 6.2.4.4装车设备推荐使用电磁桥式起重机和装载机等。 7工艺技术要求 7.1倒渣前准备工作 7.1.1各生产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水系统管路畅通。 7.1.2中控室操作人员与各相关岗位人员通信联系畅通。 7.1.3清理排水口,严禁倒渣场地积水。 7.2操作要求 7.2.1吊罐和倒灌操作必须满足GB6067和AQ2001的规定。 7.2.2倒渣时渣面距离倒渣场上沿高度三分之一时视为该倒渣场倒满,须换下一个倒渣场进行倒渣作 业。 7.2.3倒渣场铸余渣倒满后进行打水冷却作业。 7.2.41 倒渣作业场地相邻倒渣场或距倒渣作业点20m内禁止打水作业,防止遇水爆炸。 YB/T44792015 7.2.5倒渣场应按一定距离分设若干大水管路,打水管路间距不得超过12m,出水管头压力应不小于 0.3MPa,以保证喷水管出水口有足够的压力对有效倒渣范围内的渣进行喷水冷却。 7.2.6在每个喷水管左右区域内,将所对应的渣分散成若干点分别进行喷水,以便喷水能做到均匀、彻 底,确保铸余渣冷却均勾,适度事宜。 7.2.7打水冷却过程中对渣面进行间歇性翻渣,减少渣面结壳对降温的影响。 7.2.8打水冷却结束后,用翻渣设备进行翻渣,使得渣铁得到有效分离,并配合磁性桥式吊车或装载机 对残余钢进行清除,放人指定地点。 7.2.9残余钢清除后,采用装车设备对铸余渣进行装车运输。 8检查 8.1含水率不大于8%视为合格渣。 8.2渣温不大于60℃视为合格渣。 8.3铸余渣中没有可被磁性桥式起重机吸附的磁性吸附物时视为合格渣。 9环保要求 9.1技术的选择、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应按HJ465的规定进行。 9.2环境保护应符合HJ/T189GB16297的要求。 9.3铸余渣中铁磁性物质的贮存和处置应符合GB18599的要求。 9.4工业水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13456的要求。 9.5噪声应符合GB12348的要求。

.pdf文档 YB-T 4479-2015 铸余渣原料制备工艺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B-T 4479-2015 铸余渣原料制备工艺技术规范 第 1 页 YB-T 4479-2015 铸余渣原料制备工艺技术规范 第 2 页 YB-T 4479-2015 铸余渣原料制备工艺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21:26:1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