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55.180.01 SN A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1828.3—2019 代替SN/T1828.3—2013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 第3部分:氧化物 Test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for import and export dangerous goods- Part 3:oxidizing substances 2020-05-01实施 2019-10-25发布 G9555500159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布 副开徐层微活密的 SN/T1828.3--2019 前言 SN/T1828-2019《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共分为1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民用爆炸品; 第3部分:氧化物; 第4部分:腐蚀性物质; 第5部分:气体混合物; 第6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物质; 第7部分:压缩气体; 第8部分:有机过氧化物; 第9部分:毒性物质; 第10部分:毒性气体; 第11部分:易燃固体; 第12部分:易燃气体; 第13部分:易燃液体; 第14部分:锂电池组; 第15部分:自热固体; 第16部分:硝酸盐类物质; 第17部分:海洋污染物。 本部分为SN/T1828—201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SN/T1828.3-2013《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3部分:氧化物》。 本部分与SN/T1828.3--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3术语和定义及正文“标准混合物”为“参考混合物”; 修改3.2干纤维素丝的英文表述"celluose”为"drycelluose”; 增加3.9~3.11参考混合物Ⅲ、Ⅲ、区的定义; 增加4.1.1氧化性固体危险特性试验的试验目的; 修改图1说明中"加热金属板”为加热线”; 增加4.1.5.2中“低导热板应放置于通风区域,测试过程在大气压力、环境温度20℃士5℃下 进行”; 增加41.2.1中“液态物质与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在压力容器中加热,测定其压力 变化速度。在一些情况下,液态物质可能由于非氧化性的化学反应导致压力上升(过高或过 低),这种情况下必须加人一种惰性物质(例如硅藻土)代替纤维素后重复试验,以辨别反应的 本质”; -修改4.2.4.1中“见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5修订版) 34.4.2”为“见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6修订版)34.4.2”; 增加4.3氧化性固体重量试验; 增加4.3.4.5"块凉爽、不透水、低导热率的平板。合适的试验板为150mm×150mm,厚 度6mm,0℃热传导率为0.23WXm-1×K-1。也可使用传导率相似的其他板材”, I SN/T.1828.3—2019 增加5.1.3氧化性固体的判定; 修改表1危险等级分类,增加氧化性固体重量试验的危险等级分类。 本部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9修订版)和《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 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6修订版)对于氧化性物质要求的技术内容一致。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娜、张丛卉、马小龙、郭钰婷。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1828.3—2006、SN/T1828.3—2013。 SN/T1828.3-2019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 第3部分:氧化物 警告:由于自身危险性,测试实验室应对法规要求的健康和安全要求引起特别的重视。 范围 SN/T1828一2019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氧化性危险货物的试验和类别判定。 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氧化性危险货物的危险特性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1828.1一2019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联合国,第6修订版)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联合国) 3术语和定义 SN/T1828.1一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氧化性物质 oxidizing substances 本身未必燃烧,通常因释放氧气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3. 2 干纤维素丝 dry cellulose 纤维长度为50μm~250μm、平均直径为25μm的干燥纤维素丝。 3. 3 参考混合物I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I 溴酸钾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3:7的混合物,即溴酸钾60.0g士0.1g与干纤维素丝140.0g士 0.1g制成的混合物。 3. 4 参考混合物Ⅱ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I 溴酸钾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3:2的混合物,即溴酸钾120.0g士0.1g与干纤维素丝80.0g土 0.1g制成的混合物。 3.5 参考混合物Ⅲ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II 溴酸钾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2:3的混合物,即溴酸钾80.0g士0.1g与干纤维素丝120.0g士 0.1g制成的混合物。 1 SN/T1828.3—2019 3. 6 参考混合物V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V 65%硝酸水溶液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即65%硝酸水溶液10.0g土0.1g与干纤 维素丝10.0g±0.1g制成的混合物。 3.7 参考混合物V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V 50%高氯酸溶液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即50%高氯酸溶液10.0g士0.1g与干纤 维素丝10.0g土0.1g制成的混合物。 3.8 参考混合物VI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VI 40%氯酸钠溶液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即40%氯酸钠溶液10.0g士0.1g与干纤 维素丝10.0g士0.1g制成的混合物。 3. 9 参考混合物VI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VI 过氧化钙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3:1的混合物,即过氧化钙150.0g士0.1g和干纤维素丝50.0g土 0.1g制成的混合物。 3. 10 参考混合物VI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VI 过氧化钙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即过氧化钙100.0g土0.1g和干纤维素丝 100.0g士0.1g制成的混合物。 3. 11 参考混合物区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X 过氧化钙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2的混合物,即过氧化钙66.7g士0.1g和干纤维素丝133.3g士 0.1g制成的混合物。 3.12 检测混合物I mixture substance tested I 待测物质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即固体待测物质100g士0.1g与干纤维素丝 100.0g士0.1g制成的混合物,或液体待测物质10.0g士0.1g与干纤维素丝10.0g土0.1g制成的混 合物。 3.13 检测混合物Ⅱ mixture substance tested I 待测物质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4:1的混合物,即待测物质160.0g土0.1g与干纤维素丝 40.0g士0.1g制成的混合物。 4试验 4.1氧化性固体危险特性试验 4.1.1试验目的 本项试验方法用于测量一种固体物质在与一种可燃物质完全混合的情况下,提高后者燃烧速率或 燃烧强度的潜在能力。试验时将待评估的试验物质与干纤维素丝按1:1和4:1的质量比混合后进 行。将这些混合物的燃烧速率与按质量比3:7混合的漠溴酸钾和干纤维素丝参考混合物的燃烧速率加 以比较。如果燃烧时间等于或小于参考混合物的燃烧时间,再将其与包装类别或Ⅱ的参考混合物的 2 SN/T1828.3-2019 燃烧速率加以比较,分别为质量混合比3:2的溴酸钾和干纤维素丝参考混合物和质量混合比2:3的 溴酸钾和干纤维素丝参考混合物(见表1)。 表1危险等级分类 包装 氧化性物质 试验结果 危险等级 类别 检测混合物I或检测混合物Ⅱ的平均燃烧时间小于参考混合物Ⅱ 具有高度危险性 I类 的平均燃烧时间 检测混合物I或检测混合物Ⅱ的平均燃烧时间等于或小于参考混 Ⅱ类 氧化性固体 具有中等危险性 合物Ⅲ的平均燃烧时间,且不能符合I类包装要求 检测混合物I或检测混合物Ⅱ的平均燃烧时间等于或小于参考混 具有轻度危险性 Ⅲ类 合物I的平均燃烧时间,且不能符合I类和Ⅱ类包装要求 检测混合物I进行试验时自发着火,或检测混合物I的平均压力上 具有高度危险性 1类 升时间小于参考混合物V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 检测混合物I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等于或小于参考混合物V的平 氧化性液体 具有中等危险性 Ⅱ类 均压力上升时间,且不能符合I类包装要求 检测混合物I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等于或小于参考混合物IV的平 具有轻度危险性 Ⅱ类 均压力上升时间.日不能符合「类和Ⅱ类包装要求 检测混合物I或Ⅱ的平均燃烧速率大于参考混合物谨的平均燃烧 具有高度危险性 I类 速率 检测混合物I或Ⅱ的平均燃烧速率等于或大于参考混合物哑的平 氧化性固体 具有中等危险性 IⅡ类 均燃烧速率,且不能符合I类包装要求 检测混合物I或

.pdf文档 SN-T 1828.3-2019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 第3部分 氧化物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1828.3-2019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 第3部分 氧化物 第 1 页 SN-T 1828.3-2019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 第3部分 氧化物 第 2 页 SN-T 1828.3-2019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 第3部分 氧化物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5:56: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