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1701—2015 代替SN/T1701—2006 进出口工艺人发原料检验规程 Rules of inspection for import and export synthetic fiber for WiG 2015-12-04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 行业标准 进出口工艺人发原料检验规程 SN/T1701—2015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总编室:(010)68533533 网址www.spc.net.cn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0.75 字数16千字 2016年5月第一版 2016年5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100 * 书号:155066·2-30219 定价16.00元 SN/T1701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SN/T1701一2006《进出口工艺人发原料检验规程》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引用标准进行了调整; 对调湿和试验用大气内容进行修改; 删除了包装检验的章节; 增加了外观质量判定的内容; 对检验结果判定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郭会清、禹建鹰、韩东、王新辉、孙鹤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1701—2006。 SN/T1701—2015 进出口工艺人发原料检验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工艺人发原料的抽样、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各类工艺人发原料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6503 化学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GB/T 6504 化学纤维含油率试验方法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4342 化学纤维 短纤维比电阻试验方法 GB/T 14343 化学纤维 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GB/T 14344 化学纤维 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6256 纺织纤维 线密度试验方法 、振动仪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最高耐受温度 maximumdurabletemperature 在规定温度、压力和受压时间下进行试验时,试样在出现明显损坏迹象之前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 3.2 损坏温度damagetemperature 在规定温度、压力和受压时间下进行试验时,试样在出现明显损坏迹象时的温度。 3.3 明显损坏迹象 obviousdamagephenomenon 由于热的作用使试样在形态方面所发生的显著变化,包括熔融、胶粘、泛黄和收缩等。 4抽样 4.1检验批 同一合同、同一发票、同一生产批号为一检验批。 SN/T1701—2015 4.2取样数量 4.2.1公量、外观样品数量 4.2.1.1 固定重量包装的抽样箱数为全检验批数量的2%加10。 4.2.1.2 非固定重量包装逐箱取样,但对有原码单的,可按固定包装处理。 4.2.1.3 3包装物料皮重,按检验批数量的1%回皮。如包装一致,箱形整齐,包皮重量差异小者,可酌情 减少,但不得少于3件。 4.2.2品质样品数量 全批箱数不足100箱者,随机抽取5箱;100箱及以上按5%抽取。 4.3取样方法与样品处理 4.3.1公量样品取样和称重 4.3.1.1按4.2.1规定的取样数量,逐箱称计毛重,随后在包装完好的正面深于10cm处随机抽取不少 于50g的样品,迅速装人密闭的容器或塑料袋内,作为回潮率样品,并及时(抽样后8h内)准确称取 50g,精确到0.01g。 4.3.1.2从取过回潮率试样的剩余样品中.随机、均匀地取混合样四份,每份重约5g,其中两份作上油 率样品,另两份作备样。 4.3.2品质样品的取样 伸,分别装人塑料袋中,作好标记。 4.3.2.2 2根据不同批量,随机从批样中分取下述份数的实验室样品,每份重约500g。 100箱及以下 1份 101箱~200箱 2份 201箱及以上,每增加100箱增取1份 对于只有一份实验室样品者,应作平行试验。 4.3.2.3 将按4.3.2.2取得的样品平铺在工作台上,混合成试样: a) 20g试样供线密度、强伸度试验用; b) 5g试样供熔点试验用; c) 10g试样供干热收缩率试验用; (P 10g试样供比电阻试验用; e) 20g试样供耐热性能试验用。 52 公量检验 5.1重量检验 5.1.1 用已校准之台秤,按4.2.1规定之数量逐件称计毛重,精确到0.25kg。按全批件数的1%回皮 全批不少于3件,精确到0.02kg。 5.1.2 2计算见式(1),计算值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2 SN/T17012015 W.=W.--W.XN 式中: W. 称计件总净重,单位为千克(kg); W. 称计件总毛重,单位为千克(kg); W.- 一每件平均皮重,单位为千克(kg); N 称计总件数。 5.2 回潮率测定 5.2.1 原理:试样称重后,置于105℃土2℃的烘箱内烘干水分至恒重,试样的湿重与干重的差数与干 重之比所得的百分数,即表示试样的回潮率。 5.2.2 回潮率测定按GB/T6503执行。 5.3 上油率测定 5.3.1 原理:用乙醚在索氏萃取器中对样品进行循环萃取,充分溶解、分离试样中的油剂,计算出试样 的油剂含量。 5.3.2上油率测定按GB/T6504执行。 5.4公量计算 5.4.1计算公式:包括上油率见式(2),不包括上油率见式(3),计算值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第 二位: 100×(100+A) .(2) 100 + A W,-W.X ..(3) 100+R 式中: W,- 称计包件公量,单位为千克(kg); A一公定回潮率,%; R 一实测回潮率,%; P 一实测上油率,%。 5.4.2 盈亏率见式(4),计算值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W,-W. β= × 100 ·(4) W. 式中: β 一盈亏率,%; W。 称计包件发票重量,单位为千克(kg)。 5.4.3全批公量计算见式(5),计算值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W=W.x ..(5) 100 式中: W 全批公量,单位为千克(kg); W.- 一全批发票重量,单位为千克(kg)。 3 SN/T1701—2015 6外观检验 6.1疵点检验 将货物开箱后,先观察原料纤维在箱内是否排放整齐、规则。再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平摊在周围 光线明亮、空气清新、环境干净的水平工作台上,以感官检验原料纤维是否有异味和霉变,有否污染,卷 曲是否均勾一致,外观是否有并丝等缺陷。 6.2色差检验 6.2.1从按4.2.1规定抽取的批量样品中,每箱随机各取一束纤维平铺于绒板上(绒板颜色与纤维颜色 成对比色),以其中最深一束与最浅一束的色差(包括同一束内部的色差),按GB/T250规定的灰色样 卡进行比较,评定等级。 6.2.2评定条件:采用D65标准光源照明,光照度为6001x,周围无散射光,人射光与纤维束表面成45° 角,观察方向大致垂直于纤维束表面。 6.2.3在评定等级时,评级者与试样的视线距离为30cm~40cm。 7品质检验 7.1一般要求 线密度、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钩接强度、打结强度、干热收缩率、质量比电阻试验项目按 所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7.2线密度测定 7.2.1单根法 7.2.1.1 原理 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定试样的长度和质量,由此计算得到线密度的平均值,用dtex表示。 7.2.1.2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如下: a)立式量尺:上端装有夹持器,长度为1m,分度值为1mm; 天平:最小分度值为0.0001g; b) 辅助工具:试样盛盘、秒表、剪刀、张力夹、黑绒板等。 7.2.1.3 制样及试验步骤 按GB/T14343执行。 7.2.2振动仪法 7.2.2.1 原理 运用弦振荡原理,使受力纤维进行定向振荡,当激发频率与自然频率发生共振时,即可测定出单纤 维的线密度。 4

.pdf文档 SN-T 1701-2015 进出口工艺人发原料检验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1701-2015 进出口工艺人发原料检验规程 第 1 页 SN-T 1701-2015 进出口工艺人发原料检验规程 第 2 页 SN-T 1701-2015 进出口工艺人发原料检验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5:52: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