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1154-2015 代替SN/T1154—2002 毒麦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Lolium temulentum L 2015-02-09发布 2015-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115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N/T1154-2002《植物检疫 毒麦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内容除了进一步修订完 善原标准中毒麦形态特征鉴定内容,还增加了毒麦PCR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订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 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琼霞、康林、黄振、陈冬美、于文涛、虞赞、黄可辉。 本标准200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H SN/T1154—2015 毒麦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物检疫中毒麦LoliumtemulentumL.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毒麦的检疫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小穗spikelet 由内、外颖片所组成。 2.2 小花(带颖果) floret 禾本科的花(籽实)连同包被其外的内、外。 2.3 颖glume 禾本科小穗基部苞片,共两枚,下面一枚为第一颖(外颖outerglume),上面一枚为第二颖(内颖 inner glume)。 2.4 荐片 squama 禾本科小穗上花的苞片,共两枚,一枚为外(lemma),一枚为内(palea)。 2.5 芒awn 禾本科小穗上的颖或外先端伸长成刚毛状物。 2.6 果脐hilum 果实成熟时,由果柄上脱落下来留下的一个痕迹。 2.7 毒麦成分 darnelcomponents 混杂于加工产品中毒麦籽实成分的含量。 2.8 PCR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 骤,体外复制出与母链模板DNA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 1 SN/T1154—2015 3基本信息 3.1名称 学名.LoliumtemulentumL 异名.Bromus temulentus(L.)Bernh; Craepalia temulenta(L.)Schrank; Festucatemulenta(L.)Columbus&J.P.Sm. 英文名beardeddarnel,darnel,poisondarnel,poisonryegrass. 3.2分类地位 毒麦隶属禾本科Poaceae(Gramineae),黑麦草属(LoliumL 3.3分布 起源于地中海周边地区,欧洲广布,现已扩散到:南美洲:阿根廷、巴拿马、智利、厄瓜多尔、墨西哥、 危地马拉、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北美洲:加拿大美国;大洋洲:澳大利亚;亚洲:中国、印度;非洲:埃 塞俄比亚等国家和地区。 3.4其他基本信息 毒麦有两个变种分别为:长芒毒麦(L.temutentum-var.longidristumParnell.)和田毒麦(L.temu- lentumvar.arvenseBab.),其形态特征及危害性均与毒麦(L,temulentumL.)相似。因此本标准将长芒 毒麦和田毒麦与毒麦一起定义。 毒麦的近似种有:长芒毒麦、田毒麦、细穗毒麦(L.remotumSchrank.)、波斯黑麦草(L.persicum Boiss&.Hoben.)、瑞士黑麦草L.rigidumGaud.)、黑麦草(L.peremneL.)多花黑麦草(L.multiflorum Lam.)分种检索表参见附录A 4方法原理 毒麦及其变种长芒毒麦、田毒麦均以小穗、小花(带颖果)的形式混杂于植物原粮、植物种子及饲 料粮之中,随之调运和引种等而传播:毒麦及其变种的毒麦成分随植物原粮及饲料粮加工混杂于样品 中。本标准以毒麦、长芒毒麦、田毒麦的小穗、小花(带颖果)的形态特征进行判定;在毒麦、长芒毒麦、 田毒麦的小穗、小花(带颖果)的形态特征不明显、混杂于加工产品中毒麦、长芒毒麦、田毒麦籽实成分 的含量,本标准以PCR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5仪器、器具和试剂 5.1形态特征鉴定所用的仪器和器具 5.1.1仪器 体视显微镜(带目镜测微尺或镜台测微尺)、电动筛或套筛。 5.1.2器具 放大镜、解剖刀、解剖针、镊子、指形管、培养血、白瓷盘、棉花、样品袋、标签、记录纸、标本瓶、标本 2 SN/T 1154—2015 盒、防虫剂、樟脑精、干燥剂。 5.2PCR检测所用的仪器和试剂 5.2.1仪器 荧光PCR仪、高速冷冻离心机、UV/VIS分光光度计、电泳仪、凝胶图像分析仪、恒温水浴箱、生物 安全柜、震荡器、制冰机、冰箱、超低温冰箱、移液器、电子天平。 5.2.2主要试剂 毒麦成分PCR检测试剂和材料参见附录B。 6实验室检验 6.1样品制备 将现场检疫抽取的送检样品充分混匀,制成平均样品。采用四分法,取平均样品的二分之一至四分 之三(较少样品时)作为检验样品,其余的作为保存样品贴标签保存,称取并记录检验样品的质量。送检 样品不足1.0kg的全检。 6.2样品检验 6.2.1过筛检查 根据检验样品个体的大小确定套筛的规格,按照孔径从大到小依次套上套筛并加上筛底,将检验样 品倒人最上层的套筛内,盖上筛盖,以回旋法过筛,或用电动筛振荡,使样品充分分离。把过筛的筛上物 和筛下物分别倒入白瓷盘内,用镀子挑捡杂草籽,并放置于培养血内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检验样品个 体大于黑麦草属的小穗和小花的主要检查筛下物;检验样品个体小于黑麦草属的小穗和小花的,主要检 查筛上物。 6.2.2挑栋检查 羊毛、棉花等纤维类样品的实验室检测,需采用挑栋检验的方法进行。采用肉眼或借助扩大镜对纤 维类样品的黑麦草属的小穗、小花(带颖果)进行挑检。 6.2.3直接检测 对混杂于加工产品中毒麦、长芒毒麦、田毒麦籽实成分的含量,采取对制备的样品直接检测。 7形态鉴定 7.1形态鉴定方法 7.1.1目测鉴定 用肉眼或借助扩大镜将挑检的杂草籽实进行分类鉴定,挑取疑似黑麦草属的小穗、小花(带 颖果)。 3

.pdf文档 SN-T 1154-2015 毒麦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1154-2015 毒麦检疫鉴定方法 第 1 页 SN-T 1154-2015 毒麦检疫鉴定方法 第 2 页 SN-T 1154-2015 毒麦检疫鉴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5:41:5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