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L ICS 93.160 P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111—2017 替代SL111—95 透水板校验方法 Code for calibration of porous plate 2017-04-06 发布 2017-07-0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 《透水板校验方法》 》等6项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17年第1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透水板校验方法》(SL111一2017)等6项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 以公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 透水板校验方法 SL 111—2017 SL 111—95 2017.4.6 2017.7.6 2 击实仪校验方法 SL112—2017 SL 112—95 2017.4.6 2017.7.6 3 水道观测规范 SL257—2017 SL257—2000 2017.4.6 2017.7. 6 SL 26198 2017.4.6 2017.7.6 4 湖泊代码 SL261—2017 5 水文测站考证技术规范 SL742—2017 2017.4.6 2017.7.6 6 翻斗式雨量计 JJG(水利)005—2017 2017.4.6 2017.7.6 水利部 2017年4月6日 I SL 111—2017 目 次 前言 IV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概述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2校验性能要求 5校验条件 5.1环境条件 5.2校验器具 6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 6.1校验项目 6.2校验方法 7校验结果和校验周期 7. 1 校验结果 7.2校验周期 附录A水的动力黏滞系数比 附录B 透水板校验记录表格式 附录C 透水板校验证书格式和校验结果通知书格式 SL111—2017 前言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和GB/ 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对SL111一95《透水板校 验方法》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7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透水板的技术要求、校验条件、校验项目和校验方 法、校验结果和校验周期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增加了前言; 一增加了引用文件; 增加了透水板规格尺寸; 一增加了与孔隙水水压力传感器配套使用时透水板的渗透性要求; 一增加了首次校验、后续校验项目; 一增加了透水板渗透性三轴仪法的校验方法; 增加了附录A“水的动力黏滞系数比”,细化了原附录并调整为附录B,增加了附录C“透 水板校验证书格式和校验结果通知书格式”。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L111—95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芳朱排红金义德 李志敬于沭沈婷李东兵 胡海霞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邓英春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陆旭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水利部 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邮政编码:100053;电话:010- 63204533;电子邮箱:bzh?mwr.gov.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IV SL 111—2017 透水板校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的透水板的校验。 2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 SL152—2011透水板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概述 透水板是具有一定(或特定)渗透系数并能承受相应压力的孔(隙)板。按SL152一2011中 4.1的规定,透水板按材料不同分为非金属材料透水板与金属材料透水板两种,其规格尺寸见表1和 表2。 表1非金属材料透水板规格 单位:mm 与环刀配合 与仪器配合 直径d 厚度h 直径d 厚度h 39. 100.5 45~0.5 61. 8~0.5 61. 3~0.5 65- 0.5 5,10 5,10 68%0.5 79. 3~ 0.5 83-0.5 101-0.5 110% 0. 5 表2金属材料透水板规格 单位:mm 与环刀配合 与仪器配合 直径d 厚度h 直径d 厚度h 39. 1-0.16 45~0.16 61. 8~0.19 65% 0 19 68% 0. 19 61. 3~0.19 5, 10 83~0.22 1000.22 5,10 101%0.22 79. 3~0.19 20,30 110%0.22 200~0.29 300~0.32 400%0.26 500~0.40 1 SL1112017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透水板应平整、无缺损、无裂缝。 4.1.2粉末材质的透水板应颗粒均匀,金属透水板应有防锈处理。 4.2校验性能要求 4.2.1 透水板直径 透水板直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4.2.2 2透水板平行度 透水板直径不大于100mm时,平行度应不大于0.3mm;透水板直径大于100mm时,平行度应 不大于直径的0.3%。 4.2.3 3透水板平面度 不大于0.4mm。 4.2.4透水板渗透性 透水板用于细粒土时,渗透系数应不小于1X10-3cm/s;透水板用于粗粒土时,渗透系数应不小 于1×10-1cm/s;透水板与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配套使用时,渗透系数应为1×10-7~1×10-4cm/s。 4.2.5透水板耐压性 透水板在SL152一2011中5.6规定的荷载作用下,应保证完整,无裂缝、无破损。 5校验条件 5.1环境条件 5.1.1木 校验环境应清洁,无腐蚀性介质。 5.1.2校验环境室温为(20士10)℃,校验时室温变化应不大于2℃/h。 5.1.3校验环境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 5.1.4校验前,透水板和校验用器具等在上述环境温度及湿度条件下的平衡时间应不少于2h。 5.2校验器具 5.2.1木 校验器具应检定或校准合格。 5.2.2木 校验器具具体要求如下: a)卡尺: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02mm; b)刀口直尺:最大允许误差为2μm; c)塞尺:最大允许误差为士(5~16)μm; d)渗透系数测定设备:最大允许误差为士5%; e)秒表(分辨力为0.1s):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5s/d; f)温度计(分度值为0.1℃):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05℃; 2 SL111—2017 g)压力试验机:输出力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5%FS。 6 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 6.1校验项目 透水板的首次校验与后续校验的项目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校验项目一览表 校验类别 序号 校验项目 主要校验设备 首次校验 后续校验 + + 透水板外观 透水板直径 卡尺 + 2 透水板平行度 卡尺 + 透水板平面度 刀口直尺、塞尺 + 4 一 5 透水板渗透性 渗透系数测定设备、秒表 + + 6 透水板耐压性 压力试验机 + 注1:“十”为需校验的项目,“一”为不需要校验的项目 注2:新制造的透水板按照首次校验的项目进行校验, 注3:使用中的透水板按照后续校验的项目进行校验,其中金属透水板若仍能保持透水孔未堵塞,后续校验可不做渗透性校验。 6.2校验方法 6.2.1 1校验前的检查 校验前应按照4.1的各项要求对透水板进行检查。 6.2.2透水板直径 沿透水板径向取4个均匀分布的位置,用卡尺测量透水板的直径,结果均应符合4.2.1的要求。 6.2.3透水板平行度 在透水板上,取4个均匀分布的位置,用卡尺测量透水板的厚度,所测板厚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值作为透水板的平行度,结果应符合4.2.2的要求。 6.2.4透水板平面度 在透水板上选取通过圆心且均匀分布的4个不同方向进行校验,校验时,将刀口直尺放置在透水 板上,用塞尺测量刀口直尺与透水板的间隙,其平面度应根据各方位的间隙情况确定。当所有校验方 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部位或两端部位时,取最大的方位间隙量作为平面度。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 部位有间隙,而有的方位两端有间隙,则平面度为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结果均应符合4.2.3 的要求。 6.2.5透水板渗透性 6.2.5.1 将透水板放入水中,煮沸后浸泡10min,刷洗污垢并用压力水冲洗后,放在煮沸过的冷水 中至饱和。 6.2.5.2采用常水头渗透仪法时,将处理好的透水板在水下放入常水头渗透仪的密封容器内,将容 器的进水管口与水力装置接通,调整水力装置水头,在水头作用下静置,待出水口有水溢出并形成稳 3

.pdf文档 SL-T 111-2017 透水板校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L-T 111-2017 透水板校验方法 第 1 页 SL-T 111-2017 透水板校验方法 第 2 页 SL-T 111-2017 透水板校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4:51:4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