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ZY/TOO 20051313 中医皮肤科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8--94 Criteria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skin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ual Chinese medicin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皮肤科42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黄水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黄水疮是一种因毒热郁于皮毛,以流黄水、浸淫成片为特征的皮肤传染病。相当于脓疱疮。 2.1诊断依据 2.1.1皮损为浅在性水疱、脓疱,周围红晕,易破溃、糜烂、结痴。脱痴后遗留淡褐色素沉着,不留癜 痕。 2.1.2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易接触传染,有自家接种性的特点。 2.1.3好发于儿童,成人亦可感染。夏秋季多见。 2.1:4自觉微痒,可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 2.2证候分类 2.2.1.暑湿热蕴:脓疱密集,色黄周围有红晕,糜烂面鲜红,多有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2.2.2脾虚湿蕴:脓疱稀疏,色灰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多有面黄,纳少,大便糖薄。舌淡,苔薄微 腻,脉细。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皮疹全部消退。 2.3.2好转:无新起脓疱、水疱,皮疹干凋结痴,消退皮损达50%以上。 2.3.3未愈:皮损不减或消退不足30%。 3流皮漏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流皮漏又称鸦咯疮,是一种皮肤损害为深红色浸润斑块,表面有棕红色结节,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 的皮肤病。相当于寻常狼疮。 3.1诊断依据 3.1.1皮损初起为针尖至黄豆大小,呈鲜红或褐红色浸润性结节,渐渐扩展,融合成片,玻片压之可见 不退色的苹果酱色结节,此结节探针极易刺入,结节破溃后可出现溃疡,愈后残留萎缩性瘢痕,在瘢痕 上仍可出现新的结节。 3.1.2常单侧性发病,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尤以面部的鼻、口、颊、耳等处为常见。 3.1.3病程缓慢,自觉症状不明显。 3.1.4可发于任何年龄,以儿童、青年为多见。 3.1.5病理检查呈结核结节改变,中心可见干酪样坏死。 3.2证候分类 1995-01-01实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批准 140 ZY/T001.8-94 3.2.1湿热瘀阻:颜面可见黄豆大小褐红色结节,四周浸润融合成片,或有溃疡。伴有纳差、烦躁易怒。 舌淡红或边尖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2.2气血亏虚:颜面有暗红或淡红色的斑片,结节漫润,脓水稀薄,老疤痕凹陷,新溃疡色暗,伴神 疲乏力,低热盗汗,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3.3疗效评定 3.3.1治愈:皮损完全消退,创面愈合,不再有新疹出现。 3.3.2好转:皮损愈合50%以上。 3.3.3未愈:皮损如故,仍有新疹不断出现或愈合皮损不足30%者。 4排喘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腓躺疽是发生在小腿肚,以暗红色硬结,可溃烂而久不收口为特征的疮疡。类似于硬红斑。 4.1诊断依据 4.1.1皮损初为豌豆大小坚韧活动的皮下结节,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呈暗红色或青紫色。可破溃形成 溃疡,不易愈合,愈合留有萎缩性瘢痕。自觉轻微触痛。 4.1.2对称分布于小腿中下部屈侧。经过缓慢,好发于春秋季。 4.1.3多见于青年女性。 4.1.4既往有结核病史,或伴有内脏结核。 4.1.5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 4.1.6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变薄,主要浸润真皮深层,多数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构成,含有少数 郎罕巨细胞。 4.1.7应与瓜藤缠鉴别。 4.2证候分类 4.2.1湿热瘀阻:结节暗红,压痛明显,多有低热,小腿酸痛,纳差便干。舌红,苔薄白,脉细或数。 4.2.2气血亏虚:结节溃烂,脓水稀薄,久不收口,伴有神倦乏力,纳少,便。舌淡,苔薄,脉沉细 弱。 4.3疗效评定 4.3.1治愈:皮损全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 4.3.2好转:结节变小,症状减轻约50%。 4.3.3·未愈:皮损如故或结节消退不足30%。症状无变化。 5肥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肥疮是多发生在头部的一种癣,以结黄痴、发秃落为特征。相当于黄癣。 5.1诊断依据 5.1.1.头皮见碟形污黄厚痴,有鼠尿臭味,中心粘着且有毛发穿过,发变枯黄弯曲,易拔出但无折断。 初为分币大小,久可泛及广大头皮,最后形成萎缩性瘢痕,遗留永久性秃发,仅沿发际有1cm左右的 一圈毛发残留。自觉瘙痒,常继发感染,可形成脓肿。 5.1.2病程缓慢,可迁延数十年。 5.1.3多在儿童期发病,有与同患者密切接触史。 5.1.4真菌检查:滤过紫外线灯下有暗绿色荧光。真菌培养致病菌为许兰氏黄癣菌。镜检可见发内孢子 及鹿角状菌丝和气沟气泡。 5.2证候分类 5.2.1风湿毒聚:黄痴污秽,毛发枯黄易落,瘙痒无休,走窜漫延。舌红,苔薄,脉浮或滑。 5.2.2,湿热毒聚:黄痴粘着,头皮潮红,按之疼痛,糜烂溢脓。伴寒热头痛,口渴咽干。舌红,苔黄或 腻,脉滑数。 141 ZY/T001.8--94 5.3疗效评定 5.3.!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真菌检查连续三次阴性或滤过紫外线灯下检查阴性。 5.3.2好转:瘙痒及其他症状明显减轻,菌痴脱落50%以上,复查真菌仍有阳性,或滤过紫外线灯下仍 见暗绿色荧光。 5.3.3未愈:症状无变化,体征缓解程度不足30%,真菌检查仍阳性。 6白秃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白秃疮是多发生在头部的一种癣,以脱白屑,久则毛发折断为特征。相当于之白癣。 6.1诊断依据 6.1.1皮损多在头顶部,呈圆形白色鳞屑斑如硬币或豆大,境界清楚。病灶中毛发无光泽,距头皮2~ 5mm处折断,病后不留瘢痕。自觉瘙痒。 6.1.2好发于学龄儿童,男多于女,常在集体单位流行。有与同患者或与病猫、狗密切接触史。 6.1.3真菌检查:滤过紫外线灯下见亮绿色荧光,真菌培养有小孢子菌属、毛发癣菌属等致病菌。 6.2证候分类: 6.2.1血虚风燥:皮损呈灰白色斑片,瘙痒,毛发干枯,易于折断,面色嗨黄,舌淡红;苔薄白,脉 细。 6.2.2湿热毒聚:皮损呈红斑肿胀,丘疹脓疱,结黄色痴,多有发热,身疼。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6.3疗效评定 6.3.1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毛发生长正常。复查真菌连续三次阴性,或滤过紫外线灯险查阴性。 6.3.2好转:症状明显减轻,鳞屑斑减少50%以上,复查真菌仍有阳性,或滤过紫外线灯下仍可见亮绿 色荧光。 6.3.3未愈:症状及体征无缓解或鳞屑斑减少不足30%。 7圆癣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圆癣是发生在平滑皮肤的一种癣,以疹如钱币有匡廓廊,瘙痒为特征。相当于体癣。 7.1诊断依据 7.1.1皮损为圆形或不整形,边缘有炎性丘疹,逐渐向外扩展,亦可呈同心环或多环形,相邻皮损亦可 相互融合呈花环状。表面附有细碎鳞屑,常有中心自愈倾向,瘙痒明显。 7.1.2好发于额面、颈、腋等多汗潮湿部位,多见于肥胖体形、常发生在夏天多雨季节。 7.1.3真菌培养或镜检,常见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及表皮癣菌属等致病菌。 7.2证候分类 7.2.1风湿蕴肤:皮疹如钱币,渐次扩展,瘙痒无休。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7.2.2 湿热毒聚:皮损呈花环红斑,伴有脓疱,轻微疼痛,糜烂结痴,或有低热不适。舌红、苔薄、脉 数。 7.3疗效评定 7.3.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复查真菌连续二次阴性。 7.3.2好转:瘙痒明显减轻,皮疹消退30%以上,复查真菌结果仍有阳性。 7.3.3未愈:症状、体征无缓解或皮诊消退不足30%。 8鹅掌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鹅掌风是一种发生在手掌部的皮肤病,以皮肤粗糙、变厚、干裂为特征。相当于手癣。 8.1诊断依据 8.1.1手掌局部有境界明显的红斑脱屑,皮肤干裂,甚或整个手掌皮肤肥厚、粗糙、皱裂、脱屑,亦可 出现水疱或糜烂。自觉瘙痒或瘙痒不明显。 8.1.2多始于-侧手指尖或鱼际部。常继发于脚湿气。 142 ZY/T001.8—94 8.1.3真菌培养或镜检多为阳性,常以表皮癣菌属及毛癣菌属为致病菌。 8.2证候分类 8.2.1风湿蕴肤:手掌或指间水疱如晶,潤干脱屑,境界明显,渐次扩大。或指间潮红,湿烂。舌红, 苔白或腻,脉滑。 8.2.2血虚风燥:手掌皮肤肥厚粗糙、干燥、龟裂。或水疱不显,干落屑。舌淡红,苔薄,脉细。 8.3疗效评定 8.3.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皮肤恢复正常。复查真菌连续二次阴性。 8.3.2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在50%以上。复查真菌阴性或阳性。 8.3.3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 9脚湿气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脚湿气是发生在足部的皮肤病,以足丫白斑湿烂或足跖、趾间起水疱为特征。相当于足癣。 9.1诊断依据 9.1.1趾间浸渍,覆以白皮,常伴恶臭。或足跖、足缘群集水疱,干燥脱屑。或足跟、足缘甚至整个足 跖皮肤肥厚、干燥、皲裂。自觉剧痒,夏季尤甚。 9.1.2足部多汗者易患本病。 9.1.3真菌培养和镜检多为阳性。 9.2证候分类: 9.2.1湿热下注: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淫成片,瘙痒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 9.2.2血虚风燥:皮肤增厚,粗糙干裂,瘙痒不流水。舌红,苔薄,脉细。 9.3疗效评定 9.3.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皮肤恢复正常。 9.3.2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在50%以上。复查真菌仍有阳性。 9.3.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变。 10灰指(趾)甲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灰指(趾)甲多由于鹅掌风或脚湿气日久延及爪

.pdf文档 ZY-T 001.8-1994 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ZY-T 001.8-1994 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第 1 页 ZY-T 001.8-1994 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第 2 页 ZY-T 001.8-1994 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29 03:54:3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