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1. 080. 15 YB G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495—2015 焦炉煤气 氰化氢含量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Coke oven gas-Determination of the hydrogen cyanide content-Silvernitrate titration method 2016-01-01实施 2015-07-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449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菊兴、徐东升、毛艾萍、王自芳、孙黔生、郑景须。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YB/T4495—2015 焦炉煤气氰化氢含量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警告一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焦炉煤气中氰化氢含量的试剂、仪器设备、取样、分析步和结果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高温炼焦所得的焦炉煤气中氰化氢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1g/m~2.0g/m。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原理 用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煤气中的氰化氢,加入醋酸镉溶液,使吸收液中的硫化物都形成难溶硫化镉沉 淀过滤除去。在pH>11条件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氰离子与硝酸银作用形成可溶性银氰络合离 子[Ag(CN)2],过量的银离子与试银灵指示剂反应,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即为终点,根据消耗硝酸银 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煤气中氰化氢含量。反应方程式如下: HCN+KOH-KCN+H,O Ag+2CN—[[Ag(CN)2] 4试剂 4.1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及以上要求。 4.2硫酸:密度为1.84g/mL,含量95%~98%。 4.3冰醋酸:分析纯,含量≥99.5%。 4.4丙酮:分析纯,含量≥99.5%。 4.5硫酸(1十20):于100mL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人5mL硫酸(见4.2),放置冷却,混匀。 4.6苦味酸饱和溶液:取一定体积的水,边搅拌边加入苦味酸至溶液中有少量不溶解的固体苦味酸为 止,静置澄清后使用。 4.7醋酸镉溶液(50g/L):称取50g醋酸镉溶于100mL冰醋酸,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沉淀为止。放置24h后过滤,用水稀释至100mL。 4.10试银灵指示剂(0.2g/L):称取0.02g试银灵,溶于100mL丙酮中,储存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 室温下可稳定一个月 4.11氯化钠标准溶液 称取1.1688g经500℃~600℃灼烧2h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氯化钠(基准)于烧杯中,用水溶 1 YB/T4495—2015 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浓度0.0200mol/L的标准溶液。 4.12硝酸银标准溶液 4.12.1配制 称取1.7g硝酸银,溶于500mL水中,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待标定后使用。 4.12.2标定 移取25.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见4.11)各三份,分别置于250mL具柄瓷皿中,加50mL水,加入3 滴~4滴铬酸钾指示剂溶液(见4.9),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砖红色即 为终点,记录滴定消耗体积(V)。三份试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的极差不超过0.05mL。记录三份 试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V,)。 在标定的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试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V)。 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C(mol/L)按式(1)计算: (1) V,-V2 式中: C一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标定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一—滴定空白试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5仪器设备 5.1 多孔式气体洗瓶(孟氏):250mL。 5.2湿式气体流量计:0.5m/h,分度值0.02L。 5.3大气压力计:分度值0.1kPa。 5.4容量瓶:250mL。 5.5移液管:10mL。 5.6滴定管:5mL微量滴定管(棕色),分度值0.02mL。 5.7锥形瓶:250mL。 5.8 3短颈玻璃漏斗:75mm。 5.9滴瓶:100mL。 5.10具柄瓷Ⅲ:250mL。 5.11 中速定性滤纸:12.5cm。 6取样 6.1取样位置及要求 取样点应选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管道上,与管道弯曲部分和截面形状急剧变化部分的距离,不小于 管道直径的1.5倍。将内径8mm,壁厚1mm的不锈钢取样管插人煤气主管中心1/3半径的断面内。取 样管出口前装有取样阀。取样阀到仪器之间用软质聚乙烯管或硅橡胶管连接,连接管应尽量短。 取样前,打开取样阀,放散2min以上,直至排净取样管内残留的气体和水分。 6.2取样装置 取样装置见图1。 6.3吸收过程 6.3.1在9号洗气瓶中加入50mL醋酸镉溶液(见4.7)。 2 YB/T4495—2015 /9 /8 6 /4 一取样阀; 2——温度计; 3——U型压力计; 4——湿式气体流量计; 5、6、7、8、9—洗气瓶; 10—煤气管道。 图1取样装置图 6.3.2 在7号、8号洗气瓶中各加人50mL氢氧化钾溶液(见4.8)。 6, 3, 3 在6号洗气瓶中加人50mL硫酸溶液(见4.5)。 6.3.4 在5号洗气瓶中加入50mL饱和苦味酸溶液(见4.6)。 6.3.5 所有洗气瓶气体入管应保持在液面以下。 6.3.6 按图1连接,检查装置气密性,确认系统严密后,记下流量计读数(V)。 6.3.73 接通装置通气,调节煤气流速为2L/min~3L/min。记录取样时的煤气压力(b)、煤气平均温度 (t)和大气压力(p)。 6.3.8净化前煤气样取60.00L~80.00L,净化后煤气样取100.00L~120.00L。取样结束后,关闭取样 管阀门,记录流量计读数(V)。 7分析步骤 7.1测定 将7号、8号洗气瓶中的吸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冲洗洗气瓶(包括洗气瓶支管),洗涤液 并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片刻。用移液管移取10.00mL试液于250mL洁净锥形瓶 中。滴加醋酸镉溶液(见4.7)至上层清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为止。将锥形瓶中的试液及其沉淀物用 中速定性滤纸过滤到另一个洁净的锥形瓶中,用水洗净装试液的锥形瓶,洗液一并过滤。洗涤沉淀至滤 液体积在100mL左右。于滤液中加人3滴试银灵指示剂(见4.10),摇匀,用硝酸银标准溶液(4.12)滴定 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即为终点,记录滴定消耗体积(Vs)。 7.2空白试验 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80mL水和4mL氢氧化钾溶液(见4.8),滴加2滴醋酸镉溶液(见4.7)和3 滴试银灵指示剂(见4.10),摇匀,用硝酸银标准溶液(见4.12)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即为终点, 记录滴定消耗体积(V。)。 8结果计算 氰化氢(HCN)含量以质量浓度m计,数值以克/立方米(g/m)表示,按式(2)计算: m= (2) V。X10/250 3 YB/T4495—2015 式中: 0.05406 与1.00mL硝酸银标准溶液(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氰化氢的质量,单位为克 (g); 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s一一滴定试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一滴定空白试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换算至标准状态下的取样体积,单位为升(L)。 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V。按式(3)计算: V。= (3) 101.325(273.15+t) 式中: 273.15 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单位为开(K); 101.325 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Vs 取样前流量计读数,单位为升(L); V- 取样后流量计读数,单位为升(L); f- 湿式气体流量计的校正系数; 取样时煤气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 p- 取样时的大气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b 取样时的煤气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W- tC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9精密度 精密度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精密度 重复性/% 测定范围/(g/m) 0.1~0.5 <6 >0.5~2. 0 <7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含下列信息: 试样名称、编号; a) b) 依据的标准; c) 结果计算及测定结果; d) 试验中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e) 试验日期; f) 试验人员等。 YB/T4495—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 行业标准 焦炉煤气氰化氢含量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YB/T4495—2015 * 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北河沿大街嵩祝院北巷39号 邮政编码:100009 北京七彩京通数码快印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155024-0772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0.75 字数14千字 2015年11
YB-T 4495-2015 焦炉煤气 氰化氢含量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28 23:33: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