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1.040.27 CCS F20/2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 则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Technical guidelines of heating supply system for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plant DL DL/T ×××× -201× I 目 次 前 言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1 4 总则 ................................ ................................ ................................ ................................ ................................ ........ 2 5 供热技术 ................................ ................................ ................................ ................................ ................................ 2 6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方法 ................................ ................................ ................................ ................................ ........ 7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电联产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 ........... 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电联产技术经济指标算例 ................................ ................. 17 DL/T ×××× -201×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 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DL/TC 46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 大学、中国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磊、徐则林、戈志华、杨志平、马庆中、康朝斌、石红晖、 白旭东、郝亚 珍、陈泓、许国春 、孙健。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DL/T ×××× -201× 1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 设计原则、常见技术方案及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火力发电厂常规供热、低真空供热技术的设计及 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1 热交换器 GB/T 754 发电用汽轮机参数系列 GB/T 50660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DL/T 892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DL/T 9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DL/T 1629 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率构成分析技术导则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方法 DL/T 5535 发电厂热泵系统设计规程 DL/T 5537 火力发电厂供热首站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L/T 1629 界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㶲 exergy 热力学体系从所处的热力学状态经可逆过程达到与环境相平衡的状态时所做的功。 3.2 比㶲 specific exergy 以单位工作介质、单位燃料量及单位产品产量计量的㶲值。 3.3 㶲损失 exergy destruction 系统内不可逆性造成㶲的减少。 3.4 余热供热 heating by exhausted heat 回收原有工业生产工艺过程中无法利用的 热量进行 供热的方式。 3.5 热泵供热 heating by heat pump DL/T ×××× -201× 2 利用热泵回收部分低温热量用于供热的方式。 3.6 低真空供热 heating wit h low vacuum 降低机组真空以回收低温热量用于供热的方式。 3.7 分级供热 graded heating 利用多级不同品位蒸汽串联供热的方式。 3.8 通用转子 general rotor of steam turbine 针对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可通用于冬季供暖工况、夏季纯凝工况安全运行的低压缸转子。 4 总则 4.1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热源侧供热参数的选择,宜以用户需求为依据。 4.2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指标可采用 DL/T 904 或本标准附录 A进行计算。 4.3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设计应根据热用户类型、机组型式和特点确定供热方式。 4.4 建筑采暖供热 4.4.1 建筑采暖可采用汽轮机抽汽供热方式、背压机排汽供热方式、热泵供热方式、余热供热方式、低 真空供热方式等。 4.4.2 建筑采暖应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以保证用户安全。 4.4.3 当乏汽热量与用热需求匹配时,可采用低真空供热技术,以充分回收电厂余热扩大机组的供热能 力。 4.4.4 当乏汽热量无法完全回收时,可采用抽汽供热方式、背压机排汽供热方式、热泵供热方式、余热 供热方式。 4.4.5 供热半径超过 20公里时,宜采用大温差供热方式。 4.5 工业供热 4.5.1工业供热可采用汽轮机抽汽供热方式、背压机排汽供热方式和抽背式供热方式。 4.5.2 为适应机组调峰需求,工业供热宜另设置高压汽源作为调节手段。 4.6 供热项目设计 宜标明供热系统㶲效率、热源蒸汽参数值,技术改造项目 宜标明供热系统㶲效率和㶲 效率变化值、热源蒸汽参数值、热源蒸汽参数变化值; 节能效益评估宜以热源侧(热电厂内)厂内供热 系统㶲效率、单元机组汽轮机当量㶲效率高低为判别依据。 4.7 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宜对加热设备㶲效率、供热系统㶲效率进行监视。 5 供热技术 5.1. 汽轮机抽汽供热方式 5.1.1 抽凝机组的选型、设计按照 GB/T754和DL/T50660 规定执行, 抽汽供热系统相关设计按照 DL/T5537 规定执行。 DL/T ×××× -201× 3 5.1.2 纯凝机组改造为抽汽采暖供热机组,可 在汽轮机中低压缸导汽管上加装蝶阀,或 在汽缸上设置 回 转隔板作为抽汽调节机构 。 5.1.3 抽汽参数较高时宜在抽汽供热管道上加装背压机以回收蒸汽可用能,供热系统见图 1。 中压缸低压缸 凝汽器 热网加热器背压机 至回热系统凝结水 热网循环回水热网循环供水再热蒸汽 图1 抽凝机组加装背

.pdf文档 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 第 1 页 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 第 2 页 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41: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