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07.060;67.260 CCSA45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429—2024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 Microporoushollowfiber membrane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2024-09-13发布 202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 HY/T 0429-202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型号 5 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标志和包装 9 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 疏水性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内压式水穿透压力测试方法 附录B(规范性)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平均孔径与最可几孔径的相对偏差测试方法……· ....8 参考文献 HY/T 0429—2024 前言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义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3/SC7)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白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海盐力源环保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浙江净源膜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浙汇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 究中心。 本义件主要起草人:李晓明、刘国昌、吕经烈、刘铮、陈江荣、李沾、车振宁、冯厚军、张慧峰、康权、 郭玉海、沈万中、谢国宝、王玉红、曹义鸣、吴低潮、傅寅翼、潘安伊、朱力、金王勇、王军、李魁岭。 II HY/T04292024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的型号、技术要求、标志和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描述了 相应的试验方法,确立了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的生产、使用和检验,其他型式的聚四氟乙烯膜可参考 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义件中的内容通过义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义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32361-2015分离膜孔径测试方法泡点和平均流量法 HY/T039—1995 5微孔滤膜孔性能测定方法 HY/T 110—2008 3聚内烯中空纤维微孔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义件。 3.1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microporoushollowfibermembraneofpolytetrafluoroethylene 膜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具有贯通网络微孔结构特征的中空纤维膜。 3.2 平均孔径 meanpore size 膜孔径的平均值。 [来源:GB/T32361—2015,3.4] 3.3 最可几孔径 mostprobableporesize 孔径分布曲线上对应于出现百分率最大处的孔径。 [来源:QB/T5002—2016,3.2] 3.4 平均孔径与最可几孔径的相对偏差 relative deviation of average pore size and most probable pore size 膜的平均孔径与最可几孔径之差的绝对值与平均孔径的比值。 1 HY/T 0429—2024 [来源:QB/T5002—2016,3.2,有修改] 3.5 孔隙率 porosity 膜孔体积与整个膜体积的百分比。 [来源:GB/T20103—2006,2.1.32] 3.6 内压式水穿透压力 Jinside-out driven entry pressure of water 水从疏水性中空纤维微孔膜内部穿透至膜外部的最小压力。 3.7 膜完整性检测压力 membraneintegrity testpressure 气体穿透亲水性中空纤维微孔膜的最小压力。 4型号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型号编制由产品代号、膜外径和内径、平均孔径顺序组成,数值之间以 连字符“一”连接。表述内容规则如下: a)产品代号以英文缩写“PTFE-HF-B”或"PTFE-HF-L”表示,其中PTFE表示“膜材质”,HF 区别性字母B和L代表; b) 膜外径和内径,单位为毫米(mm); c) 平均孔径,单位为纳米(nm)。 - - 平均孔径 膜外径和内径 产品代号 示例:疏水性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膜外径为1.2mm,内径为1.0mm,平均孔径为300nm,型号为"PTFE- HF-B-1.2/1.0-300"。 5 技术要求 5.1外观 膜外观应平滑洁净,颜色均勾,无破损和变形等缺陷。 5.2 2性能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性能要求见表1。 2 HY/T 0429—2024 表1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性能要求 项目 性能要求 平均孔径范围/nm 80~200 >200~400 >400~600 >600~800 >800~1200 >1200~1500 孔率/% ≥25 ≥30 ≥40 ≥45 ≥50 ≥50 膜完整性检测压力/MPa ≥0.05 ≥0.05 ≥0.05 ≥0.02 ≥0.02 ≥0.02 内压式水穿透压力/MPa ≥0.20 ≥0.10 ≥0.08 ≥0.05 ≥0.03 ≥0.02 孔径/μm ≤1.50 ≤2.00 ≤2.00 ≤3.00 ≤4.00 00 孔径分布(以不大于平均孔 径或最可几孔径最大值的 ≥60 ≥60 ≥60 ≥60 ≥70 ≥70 累计孔径分布表示)/% 平均孔径与最可儿孔径的 ≤15 相对偏差/% 外径相对偏差/% ≤20 注1:膜完整性检测压力适用于亲水性中空纤维微孔膜。 注2:内压式水穿透压力适用于疏水性中空纤维微孔膜。 注3:测内压式水穿透压力、最大孔径、孔径分布、平均孔径与最可儿孔径的相对偏差附,将膜浇铸成有效长度 不小于0.1m的组件。 6试验方法 6.1 外观采用目视方法检查。 孔隙率按照HY/T039一1995中3.2.2的规定执行。 6.3 膜完整性检测压力按照GB/T36137一2018中第4章的规定执行。 6.4 内压式水穿透压力按照附录A的要求执行。 6.5 最大孔径、平均孔径按照GB/T32361一2015中5.4.2的规定执行 6.6 孔径分布按照GB/T32361一2015中5.4.2和5.5.1.2的规定执行。 6.7 平均孔径与最可几孔径的相对偏差按照附录B的要求执行。 6.8外径相对偏差按照HY/T110—2008中6.2的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出厂检验 按5.1~5.2的要求对膜进行检验。 7.1.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5.1~5.2要求的项目。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者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当膜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考核对产品性能影响时; 3 HY/T0429—2024 c)膜产品连续停产1年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 组批与抽样方案 7.2.1 组批 一般情况下,以相同材料、相同工艺连续生产相同规格、同时交付的产品为一组批。 7.2.2抽样方案 按照GB/T2828.1一2012中10.1的规定,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建立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 水平Ⅱ,接收质量限(AQL)为6.5,抽样方案见表2。 表2抽样方案 批呆 样本量 接收数Ac 拒收数Re 2~8 2 0 1 9~15 3 0 1 16~25 5 1 2 26~50 8 1 2 51~90 13 2 3 注:“批呆”为··组批中生产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的收卷轴的数呆。 7.3判定规则 5.2币任意一条不符合表1的要求时,则判该批不合格。 标志和包装 8.1 标志 包装盒上应有标志,标志内容包括: 制造厂名; b) 产品名称; c) 产品型号; d) 生产编号; 出厂日期。 8.2 包装 8.2.1 选用洁净包装用牛皮纸或聚乙烯泡沫膜将膜分组包裹,用线绳扎紧,装入纸箱。 8.2.2 需要长途运输的产品,应另加硬质防水纸箱或木箱作为外包装箱,并采用减震材料在箱中固定。 8.2.3 外包装上的储运图示标志及其他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注:产品出厂检测报告随产品放在包装中。 4

.pdf文档 HY-T 0429-2024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HY-T 0429-2024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 第 1 页 HY-T 0429-2024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 第 2 页 HY-T 0429-2024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8:07: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