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300
CCSA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773—2025
代替GB/T21773—2008
化学品 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
微核试验方法
Chemicals—Testmethodofinvivomammalianerythrocytemicronucleus
2025-08-29发布 2025-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1773—2008《化学品 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与GB/T21773—
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试验基本原则”的内容(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3章);
b) 增加了“实验室能力验证”一章(见第5章);
c) 更改了“动物选择”“饲养条件”“动物准备”和“受试物准备”的内容(见6.1,2008年版的4.1);
d) 更改了“溶剂/赋形剂”和“对照”的内容(见6.2,2008年版的4.2);
e) 更改了“动物的数量和性别”的内容(见6.3.1,2008年版的4.3.1)、“剂量水平”的内容(见
6.3.2,2008年版的4.3.3)、“限量试验”的内容(见6.3.3,2008年版的4.3.4)、“染毒途径”的内
容(见6.3.4,2008年版的4.3.5)和“染毒程序”的内容(见6.3.5,2008年版的4.3.2);
f) 增加了“观察”(见6.3.6)和“靶组织暴露”的内容(见6.3.7);
g) 更改了“骨髓/血液样本制备”的内容(见6.3.8,2008年版的4.3.6)和“分析(人工分析和自动
分析)”的内容(见6.3.9,2008年版的4.3.7);
h) 更改了“数据处理”的内容(见7.1,2008年版的5.1);
i) 增加了“质量控制”的内容(见7.2);
j) 更改了“结果评价和解释”的内容(见7.3,2008年版的5.2)和“试验报告”的内容(见7.4,2008
年版的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
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宇飞、沈美丽、聂云峰、陈圆圆、李立、邓富昌、顾雯、刘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1773—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21773—2025
引 言
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是一种体内遗传毒性试验方法,通过检测动物(通常是啮齿类)骨髓
或外周血红细胞中微核的形成情况,评估化学品是否引起成红细胞染色体或有丝分裂器的损伤。微核
试验的目的是鉴定可引起细胞遗传损伤的化学品,这种损伤会导致微核的形成,微核中可能含有滞后染
色体断片或整条染色体。哺乳动物体内微核试验对评估化学品的遗传毒性具有特殊意义,虽然可能存
在物种差异,但该试验能反映体内代谢、毒代动力学以及机体DNA修复能力等过程对遗传损伤的影
响。体内微核试验还可用于对体外试验检测到的遗传毒性物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在骨髓中的成红细胞发育为特定阶段的未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核会被排出,已形成的微核
可能滞留于细胞质中。由于这些细胞无细胞核,因此微核更易观察或检测。在化学品染毒的动物中,若
未成熟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增加,表明化学品诱发了染色体结构畸变或数目畸变。新形成的含微核的
红细胞经染色处理后,可使用显微镜进行人工观察和计数,也可使用自动化分析方法。使用自动分析系
统能显著提高计数效率,可替代人工计数。进行适当的校准后,自动化分析方法在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
的重现性和灵敏度方面要优于人工计数方法。适用于红细胞微核测定的自动分析系统包括但不限于:
流式细胞仪、图像分析平台和激光扫描细胞仪。
在该试验中,染色体断片可通过多种标准与整条染色体区分,例如鉴定动粒或着丝粒DNA的存在
与否,这两者都是完整染色体的特征。若微核中未检测到动粒或着丝粒DNA,说明其中仅包含染色体
断片;若微核中检测到动粒或着丝粒DNA,则表明发生了整条染色体丢失。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区分染
色体断片与整条染色体的方法,通常不作为测试的一部分。本试验测试的靶组织为初成年啮齿类动物
的骨髓,因骨髓是红细胞的主要生成场所。若有证据表明,某些哺乳动物物种外周血中未成熟红细胞对
检测化学品导致的染色体结构畸变或数目畸变足够敏感,也可将外周血中未成熟红细胞作为检测对象。
骨髓或外周血中未成熟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是主要检测终点。若某哺乳动物物种脾脏对含微核细胞的
清除作用较弱,或实验动物连续染毒的时间超过该物种的红细胞寿命(例如小鼠染毒4周或以上),在这
两种情况下,都可选择外周血中成熟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作为检测终点。
在依据本测试指南获取混合物的毒性评估数据,并将其用于预期监管目的前,需要评估其是否能为
该目的提供符合要求的结果,同时分析可能影响结果适用性的原因。若对混合物的测试有监管要求,则
不必开展上述评估。
ⅡGB/T21773—2025
化学品 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
微核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的试验基本原则,规定了实验室能力验证、试验数
据和报告的内容要求,描述了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化学品的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的工作。
本文件不适用于未到达拟检测靶组织的化学品或其代谢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4925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着丝粒 centromere
染色体中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结合起来的区域。
3.2
动粒 kinetochore
由多种蛋白质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着丝粒部位形成的一种圆盘状结构。
3.3
微核 micronuclei
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末期,由滞后染色体断片或整条染色体形成的,与细胞主核分离且独立存
在的小核。
3.4
成熟红细胞 matureerythrocyte
正染红细胞 normochromaticerythrocyte
去核后失去残留RNA和/或其他短期标志物的红细胞。
注:能用选择性核糖体染料与未成熟红细胞区分。
3.5
嗜多染红细胞 polychromaticerythrocyte
含有残留RNA的处于发育过程中的未成熟红细胞。
注:能用选择性核糖体染料与成熟红细胞区分。
1GB/T21773—2025
3.6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
一种经活体染料染色后使残留RNA聚集成特有网状结构的未成熟红细胞。
注:广义的未成熟红细胞包含有核阶段和无核阶段。微核试验主要观察无细胞核的未成熟红细胞,即嗜多染红细
胞或网织红细胞。
4 试验基本原则
采用适当染毒途径对实验动物进行染毒。若使用骨髓样本,在染毒后的适当时间,对动物实施人道
安乐死,随后提取骨髓,并制片和染色。若使用外周血样本,于染毒后的适当时间采集血液,进行制片和
染色。当进行急性染毒时,应选择适宜的骨髓或血液样本采集时间,从而能检测到因染毒诱导产生的含
微核未成熟红细胞。采集外周血样本时,应经过充足的时间,保证微核出现在循环血液中。可通过显微
镜观察、图像分析、流式细胞术或激光扫描细胞仪,对制片中微核存在情况进行检测。
5 实验室能力验证
5.1 能力调查
在使用微核检测方法进行常规测试之前,实验室应展示出具备相应的能力,能重现已发表数据中的
预期结果,包括至少使用两种阳性对照物(含低剂量阳性对照物引起的弱阳性),例如表1推荐的阳性物
质,同时设溶剂/赋形剂对照进行试验。试验所采用的剂量应具备可重复性和显示剂量-反应关系,应能
证实检测方法在目标组织(骨髓或外周血)中的检测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同时应依据实验室所采用的评
分方法进行分析。此要求不适用于具有检测经验的实验室(即具备历史数据库的实验室)。
5.2 历史对照数据
5.2.1 在能力调查过程中,实验室应建立历史阳性对照范围和分布,以及历史阴性对照范围和分布。
5.2.2 首次获取数据建立历史阴性对照分布时,若存在已发表的对照数据,则平行阴性对照应与已发
表的对照数据保持一致。若更多的试验数据纳入历史对照分布中,平行阴性对照数据应位于该分布的
95%控制限内。实验室的历史阴性对照数据库应具备统计稳健性,以确保能评估其阴性对照数据的分
布特征。实验室建立历史对照数据库的最低要求是至少应进行10次试验并积累对应数据,但宜在可比
试验条件下至少开展20次试验,以进一步提升数据的统计显著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应采用质量控制方
法,例如控制图,来识别数据的变异性,并证明该方法在实验室中处于“受控”状态。建立和使用历史数
据的要求(例如历史数据中数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特定试验的可接受性标准)可参考相关文献。
5.2.3 在能力调查期间,若实验室未能完成充足的试验来建立统计上稳健的阴性对照分布,则可在首
次常规测试时建立,所获得的阴性对照结果应与已发表的阴性对照数据保持一致。
5.2.4 在调整试验方案时,应评估其对试验数据的影响,并确保其与
GB-T 21773-2025 化学品 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9: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