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300
CCSA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608—2025
代替GB/T21608—2008
化学品 皮肤致敏试验方法
Chemicals—Testmethodofskinsensitization
2025-08-29发布 2025-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1608—2008《化学品皮肤致敏试验方法》,与GB/T21608—2008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缩略语”一章(见第4章);
———更改了动物饲养环境应符合的标准(见6.1.2,2008年版的6.1.2);
———增加了“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称量动物体重”(见6.1.2);
———更改了“试验方法可靠性的检查”的常用阳性物种类及可靠性检查阳性率标准(见6.2,2008年
版的6.2);
———更改了“局部封闭敷贴法”的诱导接触时间(见6.4.1.3,2008年版的6.4.1.3)和激发接触时间
(见6.4.1.4,2008年版的6.4.1.4);
———更改了“豚鼠最大反应试验”的诱导接触受试物浓度(见6.4.2.2,2008年版的6.4.2.2);
———更改了“豚鼠最大反应试验”的诱导接触时间(见6.4.2.4,2008年版的6.4.2.3.2)和激发接触时
间(见6.4.2.5,2008年版的6.4.2.3.3);
———更改了表2中致敏率的定义描述(见表2,2008年版的表2);
———更改了“试验报告和结果解释”(见第7章,2008年版的第7章和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
究院、宁德市标准化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薄存香、肖经纬、贾强、李斌、陈宵、张意、卫海燕、缪仙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1608—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21608—2025
引 言
机体在皮肤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后可能会产生变态反应,通过皮肤致敏试验检测化学物潜在皮肤致
敏作用,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本文件中的试验通过实验动物反复接触受试物后出现的过敏反应
来预测和判断受试物对皮肤的致敏性。
检测皮肤致敏性最常选用的动物是豚鼠,在以往的数十年间建立了两种类型的试验,一种是加弗氏
完全佐剂(FCA)的方法,另一种是不加佐剂的方法。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
中,曾经收录过4个加佐剂和3个不加佐剂的方法。本文件详细介绍了FCA增强皮肤致敏性的豚鼠最
大反应试验(guineapigmaximisationtest,GPMT)和不加佐剂的局部封闭敷贴法(buehlertest,BT)。
BT和GPMT试验需要用到动物,出于动物福利的原因,当其他皮肤致敏试验方法不适用时才进行。
BT测试的敏感性低于GPMT,两种试验均提供了潜在致敏性数据及有限的所选剂量的定量反应
信息,如果需要更多关于定量反应的信息,使用其他测试方法,如局部淋巴结测定法(LLNA)等。
ⅡGB/T21608—2025
化学品 皮肤致敏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动物皮肤致敏试验的试验基本原则,描述了试验方法,规定了试验报告的内容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检测化学品对皮肤变态反应性的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4925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皮肤致敏反应 skinsensitization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
皮肤对一种物质产生的免疫源性皮肤反应。
注:对于人类这种反应可能以瘙痒、红斑、水肿、丘疹、小水疱,融合水疱为特征。动物的反应不同,可能只见到皮肤
红斑和水肿。
3.2
诱导接触 inductionexposure
机体通过接触受试物以达到诱导产生致敏状态目的的试验性暴露。
3.3
激发接触 challengeexposure
机体接受诱导接触后,再次接触受试物的试验性接触,以确定皮肤是否会出现过敏反应。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T:局部封闭敷贴法(BuehlerTest)
GPMT:豚鼠最大反应试验(GuineaPigMaximisationTest)
FCA: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CompleteAdjuvant)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decylSulfate)
5 试验基本原则
实验动物通过皮内注射和/或多次皮肤涂抹诱导剂量受试物10d~14d后,动物再次接触激发剂
1GB/T21608—2025
量的受试物。通过比较染毒组和对照组动物对激发接触产生的皮肤反应程度,判断受试物是否可以诱
发过敏反应,确定重复接触化学品对哺乳动物是否可引起皮肤变态反应及其程度。
6 试验方法
6.1 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6.1.1 动物选择
首选健康、成年雄性和/或雌性豚鼠,雌性应该是未生育过和未怀孕的。
6.1.2 动物饲养和环境
动物饲养环境应符合GB14925的规定,动物自由饮食和饮水,豚鼠应补充足量维生素C。试验前,
动物应在实验室环境下适应至少5d。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称量动物体重。
6.2 试验方法可靠性的检查
使用已知的能引起轻度/中度致敏的阳性物每隔6个月做一次阳性对照。使用佐剂(如GPMT)测
试至少有30%的动物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不使用佐剂(如BT)至少有15%的动物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阳性物一般选用下列任意一种:
a) α-己基肉桂醛(hexylcinnamicaldehyde,CASNo.101-86-0);
b) 巯基苯并噻唑(2-mercaptobenzothiazole,CASNo.149-30-4);
c) 苯佐卡因(ethyl-4-aminobenzoate,CASNo.94-09-7);
d) 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CASNo.97-00-7)。
用于可靠性检查的致敏物浓度应接近致敏阈值。使用满足上述致敏率的其他阳性物质时应说明
理由。
6.3 剂量设计
试验剂量水平通过少量动物(2只~3只)的预试验获得。
赋形剂中固体受试物应经过研磨并与适宜的赋形剂混合,水溶性受试物用水或无刺激性表面活性
剂作为赋形剂,其他受试物用80%乙醇(诱导接触)或丙酮(激发接触)作赋形剂。液体也可不稀释直接
使用原溶液。
6.4 试验步骤
6.4.1 BT
6.4.1.1 动物数
试验组至少20只,对照组至少10只。
6.4.1.2 剂量水平
诱导接触的受试物浓度是能够引起轻度皮肤刺激反应的最高浓度,激发接触的受试物浓度应是不
引起皮肤刺激性的最高浓度。
在试验中设阴性对照组,在诱导接触时该组仅涂以溶剂作为对照;在激发接触时该组涂以受试物。
对照组动物应与受试物组动物为同一批。在实验室开展致敏反应试验初期,使用新的动物种属或品系
2GB/T21608—2025
时,需同时设阳性对照组。
6.4.1.3 诱导接触
第0天试验前24h实验动物背部一侧去毛。将新配制的受试物0.5g(或0.5mL)涂布在背部
4cm2~6cm2的区域,以两层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以无刺激胶带封闭固定6h。对照组仅使用
溶剂。
第6天~第8天和第13天~第15天在背部同一区域相同方法分别再重复一次。
6.4.1.4 激发接触
第27天~第29天在染毒组和对照组动物另一侧背部皮肤脱毛。以最大无刺激浓度的受试物
0.5g(或0.5mL)贴敷于豚鼠背部去毛区(试验前24h去毛),然后用两层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以
无刺激胶带封闭固定6h后及时清洗。如激发接触结果可疑,该动物可以7d后重新激发,用最初的对
照组或新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6.4.1.5 观察与结果评价
激发接触结束,除去涂有受试物的敷贴物后24h和48h观察皮肤反应(激发区在除去贴片大约
21h可进行清洗和去毛,清除受试残留物可用水或选用不改变皮肤已有反应和不损伤皮肤的溶剂),用
盲法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对所有皮肤反应和异常,包括全身性反应、诱导和激发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均
进行观察和记录(为确定可疑反应,也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皮肤皱褶厚度等)。对局部皮肤反应
评分标准,应符合表1的要求。当受试物组动物出现皮肤反应积分不小于2时,判为该动物出现皮肤致
敏反应阳性,并计算致敏率,判定受试物的致敏强度的评分标准,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1 BT皮肤致敏反应试验评分标准
皮肤致敏反应的表现 评 分
红斑和焦痂形成
无反应 0
轻微的红斑(勉强可见) 1
明显红斑(分散存在或小块红斑) 2
中度-重度红斑 3
严重红斑(紫红色)至轻微焦痂形成 4
水肿形成
无水肿 0
轻微水肿(勉强可见) 1
中度水肿(皮肤隆起轮廓清楚) 2
严重水肿(皮肤隆起约1cm或以上) 3
最高积分 7
3GB/T21608—2025
表2 皮
GB-T 21608-2025 化学品 皮肤致敏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8: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