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13.300 CCSA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605—2025 代替GB/T21605—2008 化学品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Chemicals—Testmethodofacuteinhalationtoxicity 2025-08-29发布 2025-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1605—2008《化学品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与GB/T21605—2008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一章(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评价受试物可否经呼吸道吸收(见第4章); ———增加了试验前受试物资料收集及分析、传统LC50法和浓度-时间法的试验原则(见第5章); ———增加了暴露条件监测(见6.6),删除了静式染毒法(见2008年版的5.3.1),将动式染毒法更改 为传统LC50法和浓度-时间法(见6.7,2008年版的5.3.2),增加了临床观察、体重监测、病理学 检查(见6.8); ———更改了“试验数据与报告”(见第7章,2008年版的5.5、第6章、第7章); ———增加了“浓度-时间法”(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福建宁佳 竣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莉莉、曾丽海、张意、谢植伟、郑杰蔚、李斌、陈宵、肖经纬、鱼涛、章华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1605—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21605—2025 化学品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化学品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化学品的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4925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急性吸入毒性 acuteinhalationtoxicity 实验动物在短时间内(指24h或24h之内)一次连续吸入一定浓度的受试物(气体、蒸气、气溶胶 或颗粒状物)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 3.2 吸入剂量 inhaleddose 实验动物单位体重所吸入受试物的量。 3.3 半数致死浓度 medianlethalconcentration;LC50 在规定的时间内,经呼吸道一次连续吸入受试物后,引起实验动物总体中半数死亡的毒物的统计学 浓度。 注: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受试物的质量(mg/m3或mg/L)或体积分数(如10-6/10-9等)来表示。 3.4 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 massmedianaerodynamicdiameter;MMAD 由空气动力学直径大小不一的颗粒组成的气溶胶样品中,小于或等于某一空气动力学直径的颗粒 占气溶胶样品总质量或总重量50%时的气溶胶颗粒空气动力学直径。 3.5 几何标准差 geometricstandarddeviation;GSD 用以描述气溶胶颗粒粒径范围的无量纲数。 注:几何标准差越小,含相似大小的颗粒比例越高,亦即气溶胶颗粒的均一性越好,离散度越低。将几何标准差小 于或等于2的气溶胶样品称为单相分散气溶胶。 3.6 剂量-反应关系 dose-responserelationship 剂量与特定效应的发生率间的关系。 1GB/T21605—2025 3.7 最小致死浓度 minimallethalconcentration;LC01 一组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浓度。 3.8 绝对致死浓度 absolutelethalconcentration;LC100 引起一组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 4 试验目的 评价可吸入受试物,如气体、挥发性物质、气溶胶或颗粒物可否经呼吸道吸收及其急性毒性,用于受 试物危险性评估,并可按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对受试物进行毒性分类,同时还可为 该物质急性毒性强度及亚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和特殊毒性试验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5 试验基本原则 5.1 试验前收集受试物所有相关的可用信息。如已有相关试验数据,则不再开展新的试验,以尽量减 少动物的使用。受试物的有用信息包括受试物的特性(如纯度),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体外或体内毒性 试验结果;预期用途和人体暴露的可能性;结构类似物的构效关系数据和毒理学数据等。 5.2 综合所有数据评估受试物是否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如受试物导致严重疼痛和/或痛苦,分析是否 可以免除进一步的试验。 5.3 本文件提供两种试验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传统的LC50法,将动物暴露于一个限定浓度(限度试验) 或按梯度设置的一系列浓度,暴露时间为4h。第二种方法是浓度-时间法(C×t),将动物暴露于一个 (限定浓度)或多个浓度的多种暴露时间。染毒结束后,将动物移出染毒柜,观察染毒期间及终止染毒后 实验动物中毒体征与严重程度。在试验中死亡的动物和观察期结束后处死的动物,及时作大体解剖和 病理学检查。濒死、疼痛剧烈或表现严重且持久痛苦迹象的动物予以安乐死,并等同于在试验中死亡的 动物。 6 试验方法 6.1 动物选择 使用健康成年的动物和实验室常用品系。首选大鼠,如需选用其他品系需说明理由。 6.2 动物准备 在试验开始时,动物为8周龄~12周龄,体重差异不超过同性别平均体重的±20%。雌性动物是 未妊娠和未生产的。动物随机分组,并具有唯一性标识。开始试验前动物至少在实验设施内适应和检 疫观察5d。 6.3 饲养条件 实验动物的饲养条件按照GB14925要求,动物房的室温控制在23℃±3℃,相对湿度30%~ 70%。试验前后每个浓度组动物按性别和浓度分笼饲养,每笼动物数以不干扰动物个体活动及观察反 应为宜。当动物通过口鼻部暴露染毒时,需适应染毒装置一段时间。口鼻暴露装置不能对动物造成不 适当的压力,如体温变化和/或呼吸频率的改变等。如有数据表明不引起以上改变,则不需要适应。全 身暴露于气溶胶的动物在染毒期间单笼饲养,以避免动物从同伴的毛发误食受试物气溶胶。喂饲常规 2GB/T21605—2025 动物饲料,自由饮水(暴露期间除外)。采用人工照明,光照周期为昼12h~14h,夜12h~10h。 6.4 受试物准备 6.4.1 受试物的形态可以是气体、蒸气、气溶胶或它们的混合物,主要取决于受试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选定的浓度,以及在处理和使用受试物时最可能存在的物理形态。吸湿性和化学反应性受试物应在干 燥空气条件下进行试验。注意避免造成爆炸的浓度。 6.4.2 染毒时,受试物应在空气中保持一定浓度,必要时加入适当的赋形剂(首选水)。赋形剂本身无 毒性,不与受试物发生反应,也不影响受试物吸收。 6.4.3 需经过机械处理才能达到所需粒径分布的受试物,在处理过程中不能分解或改变受试物成分。 如机械处理改变了受试物的组成,应该通过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同时需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避 免受试物受到污染。 6.4.4 试验前,如无受试物相关信息,应对受试物进行理化分析,包括其纯度,已识别的污染物和杂质 的特性和浓度。试验中应使用同一批次受试物。受试物样本在能保持其纯度、同质性、稳定性的条件下 保存。 6.5 对照组动物设置原则 当使用除水以外的赋形剂时,如果没有其吸入毒性试验的历史数据,需设置赋形剂对照组。如果已 有毒性试验显示在测试浓度下赋形剂是无毒的,则不设赋形剂对照组。 6.6 暴露条件监测 6.6.1 染毒装置 根据受试物的物理特性和试验目的选择染毒装置。首选经口鼻部暴露,特别是在测试液体、固体气 溶胶或可凝结成为气溶胶的蒸气时。如采用全身暴露方式染毒,需在试验报告中说明。采用全身暴露 时,要保证染毒柜中气流的稳定性,实验动物的总体积不超过染毒柜容积的5%。 6.6.2 染毒柜气流 连续监测染毒柜中气流,暴露期间至少每小时记录一次。 O2浓度不低于19%,CO2浓度不高于1%。如无法达到该标准,需说明理由,并监测O2和CO2的 浓度。 6.6.3 染毒柜温度和相对湿度 染毒柜内温度保持在23℃±3℃。无论是经口鼻部暴露还是全身暴露,每小时记录一次动物呼吸 区域的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70%的范围内,无法实现时需说明理由。 6.6.4 受试物理论浓度 计算并记录染毒柜中受试物的理论浓度。理论浓度是送入染毒柜中受试物的总量除以通过的空气 总体积。理论浓度不用于描述动物的暴露情况,但是比较理论浓度与实际浓度可以得出试验系统的生 成效率,从而发现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6.5 受试物实际浓度 6.6.5.1 实际浓度是指染毒柜中动物呼吸区域受试物的浓度。实际浓度可以通过特定方法(例如直接 采样、吸附或化学反应方法、后续表征分析)或非特定方法(如重量分析法)获得。重量分析法仅限于有 3GB/T21605—2025 适当的预试验数据支持,且成分单一的粉末气溶胶或低挥发性的液体气溶胶。如有数据证

.pdf文档 GB-T 21605-2025 化学品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1605-2025 化学品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第 1 页 GB-T 21605-2025 化学品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第 2 页 GB-T 21605-2025 化学品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8: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