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55.040 CCSA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787—2025 代替GB/T19787—2005 包装材料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Packagingmaterials—Heat-shrinkablepolyolefinefilms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9787—2005《包装材料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与GB/T19787—2005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5年版的第1章); ———删除了产品规格(见2005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分类(见第4章); ———更改了宽度偏差的技术要求(见5.2.1,2005年版的4.1); ———增加了公称厚度8μm≤e<12μm、30μm≤e≤52μm的聚烯烃热收缩薄膜相关要求(见 5.2.2、5.3和表3); ———删除了产品等级(见2005年版的4.2、4.3); ———更改了物理机械性能要求(见5.3,2005年版的4.4); ———增加了光泽度项目(见5.3); ———更改了直角撕裂负荷为耐撕裂力(见5.3,2005年版的4.4); ———更改了动摩擦系数(薄膜对薄膜)(见5.3,2005年版的4.4); ———删除了卫生性能(见2005年版的4.5); ———更改了厚度偏差的试验方法(见6.4,2005年版的5.3); ———更改了热收缩率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温度(见6.8,2005年版的5.8)。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黎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长塑实业 有限公司、山东汇和塑业有限公司、广州标际包装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宿迁市金 田塑业有限公司、义乌市万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浙江九腾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湛江包装材料企业有限 公司、湖北黄冈中大高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亚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山东永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道恩周氏(青岛)复合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 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丽曼包装印务有限公司、北京春风药业有 限公司、江苏宇狮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京博聚烯烃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金杭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 盈瑞聚合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润特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学军、张智力、周婉茹、赵阳、高勇、詹越强、周毛毛、邵德花、陈曦、徐子超、 赵锦超、尤信用、王磊、付金贝、金治平、陈志斌、霍彦君、赵军练、李双利、郝文静、王冠中、冯清正、李枭、 黄荣、刘金鹏、李慧、岳蕾、朱雷、李晓明、黄旭生、肖丽伟、郑伟、秦友文、尚惠华、袁文博、王思轩、邵峥、 吴国沄。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5年首次发布为GB/T19787—200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19787—2025 包装材料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聚烯烃热收缩薄膜(以下简称薄膜)的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并给出了产品分类。 本文件适用于以聚乙烯、聚丙烯等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管膜法多层共挤挤出冷却制得膜胚,再经 双向同步拉伸等制成的具有热收缩功能的薄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040.3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18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67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 GB/T6673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GB/T8807 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GB/T10006 塑料 薄膜和薄片 摩擦系数的测定 GB/T16578.2 塑料 薄膜和薄片 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埃莱门多夫(Elmendor)法 QB/T2358 塑料薄膜包装袋 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分类 按工艺分为普通型和交联型。 ———普通型是指管膜法同步双向拉伸工艺生产的聚烯烃热收缩膜。 ———交联型是指管膜法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基础上,经过电子辐照而使分子链形成交联结构的聚烯 烃热收缩膜。 5 要求 5.1 外观 产品外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GB/T19787—2025 表1 外观要求 项目 要求 皱纹 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皱纹 折皱、颗粒、暴筋、气泡 不准许 膜卷端面划痕 不准许 杂质、污迹 不准许 膜卷端面不整齐度 ≤5.0mm 5.2 尺寸偏差 5.2.1 宽度偏差 出厂时不准许负偏差,其他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 5.2.2 厚度偏差 厚度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厚度偏差 公称厚度(e) μm极限偏差 %平均偏差 % 8≤e<20 ±18 ±10 20≤e≤52 ±15 ±8 5.3 物理机械性能 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物理机械性能要求 项目公称厚度(e) μm 8≤e<1212≤e<1616≤e<2020≤e<2525≤e<3030≤e≤52 拉伸强度/MPa≥纵向 105 105 100 95 90 85 横向 100 100 95 90 85 80 断裂伸长率 (纵、横向)/% ≥80 80 80 80 85 85 耐撕裂力 (纵、横向)/mN ≥30 45 60 70 90 100 热收缩率(纵、横向)/% ≥普通型 55 55 50 48 45 45 交联型 65 65 65 65 65 65 2GB/T19787—2025 表3 物理机械性能要求(续) 项目公称厚度(e) μm 8≤e<1212≤e<1616≤e<2020≤e<2525≤e<3030≤e≤52 热合强度 (纵、横向)/N/15mm≥普通型 9 9 9 9 9 9 交联型 10 10 10 10 10 10 雾度a/% ≤ 3.0 4.5 5.0 6.0 7.0 8.0 动摩擦系数(薄膜对薄膜) ≤ 0.50 0.50 0.50 0.45 0.45 0.45 光泽度b/% ≥ 75 75 75 70 60 50 a仅适用于透明薄膜。 b仅适用于对光泽度有要求的薄膜。 6 试验方法 6.1 取样方法 取样的膜卷包装应完好无损。在膜卷上去掉表面3层,按表4规定的取样层数在膜卷上沿膜卷的 宽度切割取样,进行外观、尺寸、物理机械性能检测。 表4 取样层数 公称厚度(e) μm8≤e<20 20≤e≤52 取样层数/层 15 10 6.2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在GB/T2918规定的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10)%的环境中进行样品状态调节,时间 不小于4h并在此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6.3 外观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检验。膜卷端面不整齐度使用精度为0.5mm的钢直尺对整个膜卷突出部分进 行测量。 6.4 厚度偏差 按表4规定的取样层数,去掉面、底两层,用中间层的膜按表5规定的叠加层数对薄膜纵向进行叠 加测厚。 3GB/T19787—2025 表5 测厚层数 公称厚度(e) μm8≤e<20 20≤e≤52 叠加层数/层 10 5 按GB/T6672的规定进行,测量仪器的精度不低于1μm,厚度平均偏差及厚度极限偏差按公 式(1)、公式(2)、公式(3)计算: Δd=L1-S×k S×k×100% …………………………(1) Δdm=L2-S×k S×k×100% …………………………(2) Δdn=L3-S×k S×k×100% …………………………(3) 式中: Δd———厚度平均偏差,以百分数表示(%); Δdm———厚度最大偏差,以百分数表示(%); Δdn———厚度最小偏差,以百分数表示(%); L1———多层叠加后的平均厚度,单位为微米(μm); L2———多层叠加后的最大厚度值,单位为微米(μm); L3———多层叠加后的最小厚度值,单位为微米(μm); S———公称厚度,单位为微米(μm); k———叠加层数。 6.5 宽度偏差 按GB/T6673的规定进行。 6.6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 按GB/T1040.3的规定进行。采用长条型试样5片,试样长150mm,宽15mm±0.1mm,夹具间 距为100mm,拉伸速度为250mm/min±50mm/min。 6.7 耐撕裂力 按GB/T16578.2的规定裁取5条矩形试样进行试验,结果取5条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保留整数。 6.8 热收缩率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6.9 热合强度 将纵横向一致的样品进行热合,热封条件由供需双方商定。按QB/T2358规定进行热合强度试 验,拉伸速度为250mm/min±50mm/min,试验结果以5条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受检样品

.pdf文档 GB-T 19787-2025 包装材料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19787-2025 包装材料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第 1 页 GB-T 19787-2025 包装材料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第 2 页 GB-T 19787-2025 包装材料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7: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