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3.020.30 CCSJ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137—2025 代替GB/T12137—2015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Methodsforleakagetestofgascylinders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原理 2 ……………………………………………………………………………………………………… 5 试验条件 2 ………………………………………………………………………………………………… 6 试验介质 2 ………………………………………………………………………………………………… 7 仪器设备 3 ………………………………………………………………………………………………… 8 受试瓶 4 …………………………………………………………………………………………………… 9 试验方法 4 ………………………………………………………………………………………………… 10 试验后处理 11 …………………………………………………………………………………………… 11 试验记录 11 ……………………………………………………………………………………………… 12 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12 …………………………………………………………………………………… 附录A(规范性) 氢氦泄漏率转换方法 13 ………………………………………………………………… 附录B(资料性) 氦氮混合气制备的压力配比法 16 ……………………………………………………… ⅠGB/T12137—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2137—2015《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与GB/T12137—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5年版的第1章); b) 增加了“受试瓶”等部分术语及其定义(见3.1、3.4~3.11); c) 增加了“原理”(见第4章); d) 更改了“试验条件”(见第5章,2015年版的6.2); e) 更改了“试验介质”的规定,增加了氦质谱检漏法试验介质的要求(见第6章,2015年版的6.1); f) 更改了“仪器设备”的规定,增加了氦质谱检漏法仪器设备的要求(见第7章,2015年版的4.1、 4.2、4.3); g) 更改了“受试瓶”的规定,(见第8章,2015年版的第5章); h) 更改了“试验方法选用”的规定(见9.1,2015年版的6.1); i) 增加了浸水法、涂液法“试验步骤”和试验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见9.2、9.3); j) 增加了氦质谱检漏法(见9.4); k) 增加了“试验后处理”(见第10章); l) 更改了试验记录的规定(见第11章,2015年版的第7章); m) 增加了“试验中注意事项”(见第12章); n) 增加了氢氦泄漏率转换方法(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大信真空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 司、浙江大学、北京科泰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北京天海氢能装备有限公 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佛吉亚斯林达安全科技(沈阳)有限公司、沈阳欧施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司、江苏中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锦敦气体装备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行涛、姜国勇、王瑶、杨明高、宋薛思、刘培启、张传胜、齐虎斌、王豪、赵亮、 张国、岳增柱、骆辉、吉增香、杨树军、蔡立柱、潘健飞、陶思伟、高永政、魏杰、马夏康。 本文件于1989年首次发布,2002年第一次修订,2015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ⅢGB/T12137—2025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原理、试验条件、试验介质、仪器设备、受试瓶、试验方法试验后 处理和试验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不大于70MPa(表压)气瓶的气密性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2604.7 无损检测 术语 泄漏检测 GB/T13005 气瓶术语 GB/T13979 质谱检漏仪 GB/T15823 无损检测 氦泄漏检测方法 GB/T18443.2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真空度测量 NB/T47013.8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8部分:泄漏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GB/T13005和GB/T12604.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受试瓶 testingcylinder 待被测试或正在被测试的气瓶。 3.2 浸水法 water-immersiontest 将充有规定压力气体的受试瓶浸入水槽中,以检查其气密性的试验方法。 注:浸水法适用于受试瓶整体的气密性试验。 3.3 涂液法 soapbubbletest 在充有规定压力气体的受试瓶的待查部位上涂以检验液,以检查该处气密性的试验方法。 注:涂液法适用于受试瓶与瓶阀螺纹连接处、瓶阀阀杆处、瓶阀出气口、安全泄放装置或气瓶焊接接头等部位的气 密性试验。 3.4 氦质谱检漏法 leakdetectionbyheliummassspectrum 利用氦质谱检漏仪对充有规定压力气体的受试瓶泄漏的微量示踪氦气进行检漏的方法。 3.5 加压累积法 pressureaccumulationtest 将充有规定压力气体的受试瓶置于已知体积的检测舱内,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氦质谱检漏仪对受试 1GB/T12137—2025 瓶泄漏的微量示踪氦气进行检漏的方法。 3.6 真空舱法vacuumchambertest 将充有规定压力气体的受试瓶置于已知体积的检测舱内,在系统处于真空状态下,并达到稳定时间 后,利用氦质谱检漏仪对受试瓶泄漏的微量示踪氦气进行检漏的方法。 3.7 吸枪法 sniffingtest 用含有示踪氦气的气体对受试瓶加压,并通过吸枪探头测量微量示踪氦气的检漏方法。 3.8 校准压力表 calibratedpressuregauge 用于校验工作压力表示值是否准确的压力测量仪表。 3.9 工作压力表 workingpressuregauge 用于显示和记录受试瓶压力的压力测量仪表。 注:工作压力表包括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或可输出压力信号的数字式压力表)。 3.10 毛细管型标准漏孔 capillarystandardleak 带有不小于0.1MPa独立氦气罐并使示踪氦气透过局部拉细管子的漏孔。 注:毛细管型标准漏孔的氦气泄漏率范围为1×10-6Pa·m3/s~1×10-4Pa·m3/s。 3.11 渗透型标准漏孔 permeationstandardleak 经过熔制并已校准的玻璃或石英的渗透型漏孔。 注:渗透型标准漏孔的氦气泄漏率范围为1×10-9Pa·m3/s~1×10-7Pa·m3/s。 4 原理 以规定的气体为加压介质,匀速缓慢增大受试瓶内的压力至其气密性试验压力,并保压规定时 间,通过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定受试瓶在气密性试验压力下泄漏情况。 5 试验条件 5.1 试验环境温度应大于5℃,且不大于受试瓶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 5.2 根据不同气瓶的试验要求,应将受试瓶匀速缓慢增压至气密性试验压力。 6 试验介质 6.1 采用浸水法、涂液法时,试验介质应符合如下规定: a) 试验介质采用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与受试瓶及盛装气体性质相容的、对人体无毒、无 腐蚀性的不可燃气体; b) 对盛装不燃、无毒、无腐蚀性气体的受试瓶可直接选用所盛装气体作为试验介质; c) 对已盛装过可燃气体的受试瓶,瓶内可燃气体体积浓度小于0.4%的,可采用空气作为试验介 质,否则,采用氮气或惰性气体作为试验介质; d) 对已盛装过毒性、腐蚀性介质的受试瓶,试验介质采用氮气或惰性气体; 2GB/T12137—2025

.pdf文档 GB-T 12137-2025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12137-2025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第 1 页 GB-T 12137-2025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第 2 页 GB-T 12137-2025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0:4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