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5.200 CCSJ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354—2025 代替GB/T11354—2005 钢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Determinationofnitridinghardnessdepthandmetallographicexaminationforsteel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符号和缩略语 2 …………………………………………………………………………………………… 5 渗氮层深度测定 2 ………………………………………………………………………………………… 6 渗氮层金相组织检验 5 …………………………………………………………………………………… 7 试验报告 13 ………………………………………………………………………………………………… 附录A(规范性) 插值法测定渗氮硬化层深度 14 ………………………………………………………… 参考文献 15 …………………………………………………………………………………………………… ⅠGB/T11354—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1354—2005《钢铁零件 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与GB/T11354— 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5年版的第1章); b) 增加了“渗氮硬化层深度”和“化合物层厚度”术语和定义(见3.1、3.2); c) 增加了符号和缩略语(见第4章); d) 增加了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原理、试验设备的规定(见5.1.1、5.1.2); e) 更改了试样、测定方法和结果的规定(见5.1.3、5.1.4、5.1.5,2005年版的第5章、6.1); f) 删除了测量步骤和结果、金相法和仲裁的规定(见2005年版6.2、6.3、6.4); g) 增加了对化合物层厚度的测定方法(见5.2); h) 更改了原始组织级别说明,并删除了“细针状索氏体”[见图6a)~e),2005年版的表1]; i) 删除了金相组织检验中关于原始组织、渗氮层脆性、渗氮层疏松、氮化物级别评定中重要零件 的规定(见2005年版的4.2、7.4、8.2、9.2); j) 删除了渗氮层脆性重复测定1次的规定(见2005年版的7.3); k) 更改了试验报告中的内容(见第7章,2005年版的第10章); l) 增加了插值法测定渗氮硬化层深度(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 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丰东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江苏金色 工业炉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丰东热工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巨跃齿轮有限公司、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 司、高斯贝尔热系统江苏有限公司、浙江求精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赛飞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南方宇航高精传动有限公司、上海中研仪器制 造有限公司、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重庆晶焱鑫聚奎科技有限公司、昆山三民涂赖表面处理技术有限 公司、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如皋市宏茂重型锻压有限公司、江苏神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 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常州新区河海热处理工程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跃明、李俏、周志强、李美艳、王慧、曹凤角、赵芸、史有森、王瑞霄、陈卫东、 李丹、史天振、孙军、邹朝辉、王昌飞、赖云亭、周焕辉、周卫宁、齐玲、尉贺宝、张书玉、陈安东、王建才、 丁翔、周青春、张宏麟、彭元飞、殷和平、李平平、张甜、曹宁、张灵、马明亮、秦立学。 本文件于1988年首次发布,2005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ⅢGB/T11354—2025 钢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件渗氮及氮碳共渗渗层深度的测定方法和渗氮前及渗氮后金相组织的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钢件气体渗氮、离子渗氮、氮碳共渗处理后的渗氮硬化层深度和化合物层厚度的测 定,以及渗氮层脆性、疏松、脉状氮化物和渗氮前组织的检验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340.1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4340.2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7232 金属热处理 术语 GB/T18449.1 金属材料 努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8449.2 金属材料 努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34895 热处理金相检验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72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渗氮硬化层深度 nitridinghardnessdepth;NHD 从渗氮层表面至比心部高出50HV界限硬度处的垂直距离。 注:心部硬度是3倍硬化层深度处5个以上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按四舍五入取10HV的整数倍。 3.2 化合物层厚度 compoundlayerthickness;CLT 化学热处理时渗入元素与基体中金属元素形成的表面化合物层厚度。 3.3 原始组织 priormetallographicstructure;originalstructure 钢件在渗氮处理前的显微组织。 3.4 渗氮层脆性 brittlenessofnitridedlayer 在一定的试验力作用下,渗氮件表面维氏硬度压痕边角碎裂的程度。 3.5 渗氮层疏松 porosityofnitridedlayer 渗氮件表面化合物层内微孔的疏密程度。 1GB/T11354—2025 3.6 脉状氮化物 nervationandwavelikenitride 渗氮件扩散层中与表面平行走向的脉浪状氮化物。 4 符号和缩略语 表1给出的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表1 符号和缩略语 符号和缩略语 单位 说明 di mm 从工件表面到每个硬度压痕中心的距离 Δd mm 两相邻压痕中心的距离 NHD mm 渗氮硬化层深度(nitridinghardnessdepth) CLT mm 化合物层厚度(compoundlayerthickness) HL HV 界限硬度 5 渗氮层深度测定 5.1 渗氮硬化层深度 5.1.1 原理 从垂直于试样表面的横截面上的硬度梯度曲线确定硬化层深度。 用图解法从与距表面距离的硬度分布曲线上得出硬化层深度。 5.1.2 试验设备 采用维氏硬度进行试验,硬度计按GB/T4340.2的规定进行检验与校准。 经相关方约定,也可采用努氏硬度试验,并按GB/T18449.2的规定对硬度计进行检验与校准。 5.1.3 试样 5.1.3.1 除特殊约定外,应在符合以下条件的工件的横截面上测定硬化层深度。 a) 测试的横截面应垂直于零件的纵向轴线,如无纵向轴线,经相关方协议可在垂直于零件某一位 置表面的横截面上测试。 b) 当渗氮层深度与压痕尺寸不适合时,经协商可采用台阶试样(见图1)或楔形试样(见图2),并 采用较低试验力进行硬度测试。台阶试样从工件表面到基体每个台阶高度为0.05mm或 0.10mm,并需要精密研磨。台阶试样用于硬化层深度已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其测定方法按照 附录A的规定。 2GB/T11354—2025

.pdf文档 GB-T 11354-2025 钢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11354-2025 钢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第 1 页 GB-T 11354-2025 钢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第 2 页 GB-T 11354-2025 钢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0: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