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7.140.70
CCSH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264—2025
代替GB/T11264—2012,GB/T11265—1989,GB/T11266—1989
热 轧 轻 轨
Hot-rolledlightrails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1264—2012《热轧轻轨》、GB/T11265—1989《轻轨用接头夹板》、GB/T11266—
1989《轻轨用垫板》。本文件以GB/T11264—2012为主,整合了GB/T11265—1989和GB/T11266—1989
的内容,与GB/T11264—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钢材的冶炼方法(见5.1,2012年版的5.2);
———更改了热轧轻轨、轻轨用垫板及轻轨用接头夹板的牌号(见6.1,2012年版的5.1);
———删除了不同型号热轧轻轨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的不同要求(2012年版的表9和表10);
———更改了热轧轻轨长度允许偏差(见表7,2012年版的表6)及端部弯曲度的要求(见6.4.1.4.1,
2012年版的表7);
———增加了轻轨用垫板“承轨面平整度”的尺寸检测要求(见表9);
———更改了热轧轻轨、轻轨用垫板及轻轨用接头夹板的化学成分试验方法(见7.4,2012年版的
表11);
———增加了轻轨用垫板及轻轨用接头夹板的组批规则(见8.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河北永洋特钢集团有限公司、鞍山紫竹轻型特钢
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燕、吴云哲、谢建军、吴家君、徐昊驰、平玉、韩晓丽、洪泽、刘宝石、王玉婕。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1264,1989年首次发布,2012年第一次修订;
———GB/T11265,1989年首次发布;
———GB/T11266,1989年首次发布。
ⅠGB/T11264—2025
热 轧 轻 轨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热轧轻轨及轻轨用垫板和接头夹板的订货内容、制造工艺、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
规则及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矿业、林业等轨道用途的热轧轻轨(以下简称“轻轨”),轻轨用热轧垫板(以下简称“垫
板”)和轻轨用热轧接头夹板(以下简称“接头夹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3.5 钢铁 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1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
GB/T223.5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54 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23.59 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3 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高碘酸钠(钾)分光光度法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 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975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2006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YB/T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订货内容
按本文件订货的合同至少包含下列技术内容:
a) 本文件编号;
b) 产品名称(轻轨、垫板和接头夹板);
1GB/T11264—2025
c) 牌号;
d) 型号;
e) 交货长度;
f) 重量;
g) 其他要求。
5 制造工艺
5.1 冶炼方法
钢应采用氧气转炉或电炉冶炼,轻轨用钢应进行炉外精炼。
5.2 交货状态
轻轨、垫板、接头夹板均以热轧状态交货。
6 技术要求
6.1 牌号及化学成分
6.1.1 轻轨
6.1.1.1 轻轨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牌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50Q 0.40~0.60 0.15~0.35 ≥0.40 ≤0.040 ≤0.040
55Q 0.50~0.60 0.15~0.35 0.60~0.90 ≤0.040 ≤0.040
6.1.1.2 Cr、Ni、Cu为残余元素时,Cu≤0.25%,Cr≤0.25%,Ni≤0.30%。当供方能保证符合规定
时,可免除这些元素的化学分析。
6.1.2 垫板
垫板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符合GB/T700—2006中对Q235B、Q275B的规定。
6.1.3 接头夹板
接头夹板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符合GB/T700—2006中对Q235B、Q275B的规定。
6.1.4 其他
上述三种产品,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其他牌号的钢材。
6.2 力学和工艺性能
6.2.1 轻轨
轻轨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2GB/T11264—2025
表2
牌号 抗拉强度Rm/MPa 布氏硬度HBW
50Q ≥569 —
55Q ≥685 ≥197
6.2.2 垫板
垫板应做45°(内角135°)冷弯试验,不应出现裂纹或断裂。
6.2.3 接头夹板
接头夹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牌号 抗拉强度Rm/MPa 断后伸长率A/%
Q235B 370~500 ≥26
Q275B 410~540 ≥22
6.3 表面质量
6.3.1 轻轨
6.3.1.1 轻轨断面不应有缩孔残余和分层。
6.3.1.2 轻轨表面不应有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夹渣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允许有深度不超过
0.75mm的局部划痕、凹坑。在安装接头夹板区域外的轨腰及其相邻上下两斜面上,允许有高度不大于
2mm的凸出部分;与接头夹板接触面内的凸出部分应予清除。
6.3.1.3 轻轨表面局部缺陷允许清理,清理深度从实际尺寸算起不应超过1.5mm。
6.3.1.4 螺栓孔表面应平整,不应有裂纹,毛刺高度不应大于2mm。
6.3.2 垫板
6.3.2.1 垫板表面不应有深度超过1mm的结疤、夹杂、折叠和裂纹;与轻轨接触的表面不应有突出物
与凸起等缺陷。毛刺、突出物及小凸起等缺陷应予清除。
6.3.2.2 垫板允许有因剪切造成的局部变形,垫板的端面应与纵轴垂直,端面不应有分层和缩孔残余。
6.3.3 接头夹板
6.3.3.1 接头夹板端面不应有分层和缩孔残余。
6.3.3.2 接头夹板表面不应有裂纹、折叠、气泡和结疤。允许有深度不超过0.5mm的局部划痕和
凹坑。
6.3.3.3 接头夹板两端应与其长度方向成直角切割,切口及钻孔处的毛刺应予清除。
6.4 型号、尺寸、长度、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6.4.1 轻轨
6.4.1.1 轻轨型号
轻轨的型号为9kg/m、12kg/m、15kg/m、18kg/m、22kg/m、24kg/m及30kg/m。
3GB/T11264—2025
6.4.1.2 轻轨截面、螺孔尺寸及允许偏差
6.4.1.2.1 轻轨截面、螺孔图示及标注符号如图1、图2所示。
单位为毫米
标引符号说明:
X———轻轨中和轴;
Y———轻轨纵向对称轴;
A———轻轨高度,简称“轨高”;
B———轻轨底面宽度,简称“底宽”;
C———轻轨上部宽度,简称“头宽”;
D———轻轨上部高度,简称“头高”;
E———轻轨腰部高度,简称“腰高”;
F———轻轨底部高度,简称“底高”;
t———轻轨腰部中心厚度,简称“腰厚”;
c———轻轨底部至中和轴的高度;
e———轻轨中和轴至顶部的高度。
图1 轻轨截面示意图
4GB/T11264—2025
GB-T 11264-2025 热轧轻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0: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