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85.100 QB 分类号:Y91 备案号:37940-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060-2012 代替QB/T1060-1998 柔软度测定仪 Softness tester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1060-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060一1998《柔软度测定仪》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060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根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13384等引用文件(见2,1998年版的2);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GB/T8942一2002《纸柔软度的测定》(见2,1998年版的2); 删除了对产品分类的规定(见1998年版的3); -对产品检验规则进行了修改,检验规则按检验分类、出厂检验、抽样检验和判定规则分条进 行描述(见5,1998年版的6)。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报春。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轻工业局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1060一1998《柔软度测定仪》。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060-1991; QB/T1060-1998。 QB/T1060-2012 柔软度测定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柔软度测定仪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纸巾纸、卫生纸等生活用纸及烟草薄片等材料进行柔软度试验的柔软度测定仪(以下 简称“柔软度仪”)。柔软度仪使用中的周期性校准亦应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8942--2002纸柔软度的测定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253 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GB/T16769 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3要求 3.1基本要求 柔软度仪应符合本标准,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3.2工作环境要求 柔软度仪正常工作的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a)室温10℃~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 b)工作台稳固,台面平整; c)工作环境应清洁、干燥,无震动和腐蚀性气体; d)工作电源电压为AC(220土22)V,频率为50Hz。 3.3技术要求 3.3.1基本参数 柔软度仪基本技术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柔软度仪基本技术参数 测头外形尺寸/mm 测头行程/mm 测头平均下降速度 试样台狭缝宽度/mm 长度 厚度 下端圆弧半径 总行程 压入深度 mm/s 240 2 1 12±0.5 8*5 5、6.35、10、20 1.2±0.2 3.3.2测力系统 3.3.2.1 柔软度仪试验力测量准确度,在测量上限值的20%~100%,按级别应符合表2规定。 QB/T1060-2012 表2准确度分级 允许值 柔软度/仪级别 示值变动性/% 零点相对误差/(%FN) 示值误差/% 分辨力/mN 0级 /±0.5 s0> ±0.1 1级 ± 1.0 ≤1.0 ±0.2 在测量上限值的20%以下,示值误差允许值为±2mN。 注:F为测量范围上限值。 3.3.2.2 软度仪试验力指示装置应能及时、准确地指示出施加在试样上的力值,试验力的峰值应能 准确地保持。 软度仪15min零点相对漂移、30min标定值相对漂移及鉴别力按级别应符合表3要求。 3.3.2.3 表3零点相对漂移、标定值相对漂移及鉴别力阈 柔软度仪级别 0 1 ±0.1 ± 0.2 零点相对漂移/(%FN) 标定值相对漂移% ±0.5 ±0.75 鉴别力阐/(%FN) 0.1 0.2 ; 3.3.3测量系统 3.3.3.1柔软度仪试样台狭缝宽度分为5mm、6.35mm、10mm、20mm四档,各档的宽度误差均不 应超过±0.05mm。 3.3.3.2试样台狭缝两边应平行,平行度误差不应超过0.05mm。 3.3.3.3两试样台板组成狭缝的两垂直平面的上部直边刃口应用装成45°的油石倒棱,狭缝的倒棱程 度及合格判定见附录A。 3.3.3.4测头进入狭缝后,相对于狭缝两边的垂直面应对称,对称度误差不应超过0.05mm。 3.3.4机械系统 3.3.4.1 机械系统各部应连接可靠,相对位置稳定,测量臂运动应灵活。 3.3.4.2 测量臂运动平稳,运动过程中不应有颤动现象,空载运转示值不应超过10mN。 3.3.4.3 测量过程中传动系统不应有异常声响,整机的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50dB(A)。 3.3.5 测量控制系统 3.3.5.1 柔软度仪测量控制系统应准确地按规定程序控制工作过程。 3.3.5.2 测量控制系统电子线路应布局合理、排列整齐美观。操作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按键应排布有序、 便于操作, 各种字符应清晰醒目。 3.3.5.3 测量控制系统应具有可靠的超负荷保护功能。当负荷超过测量上限值的5%~15%时,应能立 即自动停机。当在测头上施加1400mN~1500mN的力时,测量臂整体应能被抬起。 3.3.5.4测量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回零功能,前次试验的显示值在下一次试验按动测试键后应能自动 清除并回零。 3.3.5.5测量控制系统设定的校准、复位、提取、删除和打印等操作功能应准确可靠。 3.3.6其他 柔软度仪的安全卫生、加工装配、外观、电气设备等应符合6B/14253规定。 2 QB/T1060-2012 4试验方法 4.1i 试验用标准器、量具、工具和检具 柔软度/仪检验(检定)时使用的标准器具和工量具应包括: a) 0/1级专用力磁码; 专用力值校验支架; b) c) 塞尺; d) 分辨力0.01's的电子秒表; e) 分度值0.02mm的三用游标卡尺; f) 分度值0.02mm的游标高度尺 g) 测头对中性检验专用量规,量规尺寸按GB/T8942一2002附录A中的图A.2规定; h) 级声级计; 其他通用工具、量具。 i) 4.2试验力测量准确度的检验 4.2.1 示值误差、示值变动性 示值误差、示值变动性的检验方法示意图见GB/T8942一2002附录A的图A.1。 调好仪器零点,将专用力值校验支架按GB/T8942一2002附录A的图A.1所示位置安装,将测头停在 最低位置,支架一端的挂钩挂在测头上端中部的小孔内,另一端的挂钩上依次悬挂100mN、200mN、 400mN、600mN、800mN和1000mN的专用力码,读取仪器示值。 每个检测点按进程重复进行3次试验,并按公式(1)、公式(2)计算示值误差和示值变动性: F-F (1) <100 F - Fim imin ×100 (2) F 式中: 示值误差,%; q b 示值变动性,%; F 力值校验码标称值,单位为毫牛(mN); 同一检测点3次测量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毫牛(mN); Fimt 同一检测点3次示值中的最大值,单位为毫牛(mN); 同一检测点3次未值中的最小值,单位为毫牛(mN) 4.2.2 零点相对误差 零点相对误差可在示值相对误差检验过程中进行,即先对仪器施以1000mN的试验力,然后缓慢卸 除试验力读取零点的残余示值。零点相对误差按(3)式计算。 X100 (3) Jo FN 式中: fo 零点相对误差,%; 卸除试验力后力显示器上的残余示值,单位为毫牛(mN) Fio FN 测量范围上限值。单位为毫牛(mN)。 3

.pdf文档 QB-T 1060-2012 柔软度测定仪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B-T 1060-2012 柔软度测定仪 第 1 页 QB-T 1060-2012 柔软度测定仪 第 2 页 QB-T 1060-2012 柔软度测定仪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06 19:54: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