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1.100.10 YS Q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63.23—2012/IS012989.2:2004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3部分: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 的测定‧热重法 Carbonaceous material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luminium- Part 23 :Baked anodesDetermination of the reactivity to air- Thermogravimetric method (ISO12989.2:2004,IDT)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 行业标准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3部分: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 的测定热重法 YS/T63.23—2012/ISO12989.2:200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gb168.cn 服务热线:010-68522006 2012年12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2-242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YS/T63.23—2012/ISO12989.2:2004 前言 YS/T63《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共有26部分: 第1部分:阴极糊试样焙烧方法、焙烧失重的测定及生坏试样表观密度的测定; 第2部分:阴极炭块和预焙阳极 室温电阻率的测定; 第3部分:热导率的测定比较法; 第4部分: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第5部分:有压下底部炭块钠膨胀率的测定; 第6部分:开气孔率的测定液体静力学法: 第7部分:表观密度的测定尺寸法; 第8部分:二甲苯中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第9部分:真密度的测定氢比重计法; 第10部分:空气渗透率的测定; 第11部分:空气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 第12部分: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 第13部分:杨氏模量的测定 静测法; 第14部分:抗折强度的测定 三点法; 第15部分:耐压强度的测定; 第16部分:微量元素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第17部分:挥发分的测定; 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 第19部分:灰分含量的测定; 第20部分:硫分的测定; 第21部分:阴极糊焙烧膨胀/收缩性的测定; 第22部分:焙烧程度的测定等效温度法; 第23部分: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热重法: 第24部分: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的测定热重法; 第25部分:无压下底部炭块钠膨胀率的测定; 第26部分:耐火材料抗冰晶石渗透能力的测定。 本部分为第2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为非仲裁方法。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2989.2:2004《铝生产用炭素材料预焙阳极和侧部炭块 空气 反应性的测定第2部分热重法》。本部分对ISO12989.2:2004进行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12989.2:2004的目录、前言、引言和参考文献; 标准名称按照本系列标准的要求进行了修改: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晨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华、张树朝、仓向辉、曹慧君、于益如。 I YS/T63.23—2012/IS012989.2:2004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3部分: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 的测定热重法 1范围 YS/T63的本部分规定了热重法(TGA)测定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热重法(TGA)测定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由于加热条件、样品尺寸、原料、测定质量 损失和后续反应速率的多样性,可用的装置也很多。本部分规定了样品尺寸、反应温度、反应面气流速 度以及反应时间,使得不同设备测定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脱落速率 air dusting rate ad : 测试过程中,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从炭块上掉落的灰尘量、 2. 2 结束阶段空气反应性finalairreactivityα,: 炭块在反应室中暴露于空气气氛下最后30min内,质量损失与试样原始表面积的比值。 注:单位为毫克每平方厘米每小时(mg/(cm²·h))。 2. 3 初始阶段空气反应性 initial air reactivity a : 炭块在反应室中暴露于空气气氛下最初30min内,质量损失与试样原始表面积的比值。 注:单位为毫克每平方厘米每小时(mg/(cm²·h))。 2. 4 total air reactivity ar 空气总反应性 炭块在反应室中暴露于空气气氛下总时间180min内,质量损失(包括扬灰量)与试样原始表面积 的比值。 注:单位为毫克每平方厘米每小时(mg/(cm²·h))。 3方法原理 在圆柱形炭块表面通过给定流速的空气气流、在等温条件和指定时间内反应,来测定脱落速率,初 始阶段、结束阶段和总的空气反应性。由连续监测样品质量损失来测定连续反应性。脱落速率由收集 和在测量反应过程中炭块上掉落的炭颗粒来确定。 4试验装置 4.1 空气反应性设备:装置应尽可能简单。反应速率测定要求在等温条件进行,反应过程应不受仪器 1 YS/T63.23—2012/ISO12989.2:2004 设备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比如气流扩散方式,气体温度,暴露面积等等)。一种典型的适用装 置见图1。 4.2炉子和控制器:在样品放置的100mm中心反应区域内,温差需控制在土2℃以内。典型装置如 图1,该装置采用了一个3区加热器和与之配套的控制部件来实现此要求,加热器也可采用其他类型, 如长螺形加热器或长线形加热器也适合。控制热电偶是接地型的,应置于反应室内,并接近测试样品表 面,用于补偿在空气反应性测试中放热反应带来的影响。控制热电偶应置于距离样品侧面4mm士 1mm和与反应室中心垂直距离5mm以内的地方,炉子应具有足够大的反应室 4.3反应室:包含一个内径足够容纳样品和样品悬挂装置且不影响气流通过样品的竖管,其材质应耐 受空气反应的温度。推荐内径为100mm土25mm。反应室底部应具有一个可拆分的灰尘收集杯,能 收集反应过程中掉落的脱落物,最常用的反应室材料为石英和镍铬铁耐热合金。 4.4样品悬挂装置:测试时,该装置应能持续夹持样品,且可重复使用,在测试过程中自身质量不变,且 不阻碍气流通过样品,以及不干扰样品灰尘的产生。典型样品夹持装置如图2所示。 4.5气体预热管:气体预热管应延伸至反应室第一个加热区,在气体进人反应室前对气体进行预热,管 子长度和直径可以不同,只要气体出管时温度达到反应室的温度即可。出气口应朝下。 天平:最大量程200g,能连续称量样品和样品悬挂装置的质量,精确至10mg。 4.63 4.7气体流量表:测量气体流至反应室的流速,气流应保持恒定速度。 4.8针型阀:用于微调气流。 4.9减压阀:压缩气体经减压阀减压至接近大气压后,通过针型阀进人流量计。 单位为毫米 15 14 410 12 11 6 068 7 8° 400 440 说明: 1——天平; 样品; 11——空气; 6 2——出气口(口径10mm); 7——控制热电偶; 12——氮气; 3——3区加热炉; 8——预热管; 13——减压阀; 4—连接线; 9——灰尘收集杯; 14——针型阀; 5—反应室; 进气口; 15— 一流量计。 图1典型空气反应性装置 2 YS/T63.23—2012/IS012989.2:2004 4.10热电偶:热电偶用于校准反应室加热区的温度,可另选一个热电偶用于检测此温度 4.11卡尺:精确至0.02mm。 动化等。 单位为毫米 $50±1 50±1 $10 说明: 1—悬挂线; 2—-样品支持线; 柱体样品; 3 定位球。 图2 典型样品悬挂装置 5试剂 使用分析纯试剂,除非另有说明。 5.1氮气:99.95%。 5. 2 2空气:含水率小于0.1%。 6制样 6.1将试样加工成直径50mm土1.0mm,高50mm士1.0mm的圆柱体。大多数悬挂装置要求炭块 样品上有一个垂直于圆柱体端面并沿其中心线有直径约3mm的洞。制好的样品表面应光滑、无明显 3

.pdf文档 YS-T 63.23-201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3部分 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 热重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S-T 63.23-201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3部分 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 热重法 第 1 页 YS-T 63.23-201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3部分 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 热重法 第 2 页 YS-T 63.23-201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3部分 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 热重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21:58: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