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 020 SY E 12 备案号:29783—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0982010 代替SY/T6098—2000 中文/English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The estimated methods of natural gas recoverahle reserves 2010-08—27发布 2010一12一15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098-—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原则 3 天然气藏及油藏溶解气影响采收率因素分类 4 废弃条件确定 5 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6 16 经济可采储量计算. 20 可采储量评价及标定值选择 8 :2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计算公式中参数名称、符号、计量单位及取值位数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报告附表格式 2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SY/T6098-—2010 前言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SY/T6098--2000《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在本次修订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满足修订前后标准的延续性,仍基本保持了SY/T6098一2000 的结构,结合DZ/T0217一2005《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的要求,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补充、修 改和完善。 本标准与SY/T6098一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了“计算经济可采储量”; 补充、完善了3.1的内容,增加了经济可采储量的定义; 增加了3.4的内容。SY/T6098一2000中3.4变为本标准的3.5,并补充“应重新计算经济 可采储量” 一对公式(4)、公式(8)、公式(43)中的错误进行了修改,并删减了部分公式及中间过程; 一对5.2,5.3的表述方式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第7章的内容; 增加了附录B的内容。 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张伦友、黄嘉鑫、吴娟。 本标准代替了SY/T6098--2000。 SY/T6098--2000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6098—1994; SY/T62201996。 本标准以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出版。当英文和中文两种版本有歧义时,以中文版本为准。 本标准英文翻译单位: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 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翻译人:穆曙光、赵云翔、黄嘉鑫。 Ⅱ SY/T6098—201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技术可采储量与经济可采储量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可采用的方法和有关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气层气、溶解气在内的天然油气藏。凝析油含量中等及以下凝析气藏也可参考 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492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SY/T5367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6580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 DZ/T0217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3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原则 3.1根据GB/T19492和DZ/T0217,本标准所指的可采储量分为技术可采储量与经济可采储量。 其中: a) 技术可采储量为现行的技术条件和政府法规下,预期从已发现的油气藏中,最终可以采出的 天然气总量,也称最终可采储量。 b) 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当前已实施的或肯定要实施的技术条件下,按当前的经济条件(价格、 成本、新增投资等)估算的、可经济开采的天然气总量。 3.2统一按本标准提出的分类指标划分油气藏类型。 3.3技术可采储量应根据油气藏的开发阶段、开发方式、驱动类型等,选取合适的计算方法。对于 溶解气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或原油含水率大于50%的油藏,可采用统计关系曲线法,计算溶解气可采 储量。 3.4经济可采储量应根据油气藏的规模、储量类别及开发状况等,选取相适应的计算方法。 3.5当地质储量(复算、核算或扩边等)发生变更时,应重新计算技术可采储量与经济可采储量; 随着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或新资料的补充,需重新计算技术可采储量与经济可采储量。 4天然气藏及油藏溶解气影响采收率因素分类 4.1天然气藏影响采收率因素分类 按影响采收率主控因素分类,天然气藏可按衰竭式开发方式细分为气驱和水驱两种类型;可按储 渗条件分为常规气藏和低渗透气藏两类。在水驱气藏中,再细分为活跃水驱、次活跃水驱和不活跃水 1 SY/T6098-2010 驱三个亚类;在低渗透气藏中,再细分为低渗与特低渗两个亚类。主要分类指标包括地层水活跃程 度、水侵替换系数、采收率值范围和开采特征描述(见表1)。其中水侵替换系数(I)按下式计算: (1) R G,· Bg 注:本标准中量的符号及单位按SY/T6580规定执行,注释见附录A。 表1天然气藏影响采收率因素分类表 分类 地层水 水侵替换 废弃相对 采收率 开采特征描述 压力 指标 活跃程度 系数I 范围值ER 可动边、底水水体大,一般开采初期(R<0.2) Ia ≥0. 4 ≥0.5 0.4~0.6 部分气井开始大量出水或水淹,气藏稳产期短, (活跃) 水侵特征曲线呈直线上升 有较大的水体与气藏局部连通,能量相对较弱。 I I b ≥0.15~ >0. 25 0.6~0.8 一般开采中、后期才发生局部水审,致使部分气 水驱 (次活跃) <0. 4 井出水 多为封闭型,开采中后期偶有个别井出水,或气 I c >0~<0.15 ≥0. 05 0.7~0.9 藏根本不产水,水侵能量极弱,开采过程表现为 (不活跃) 弹性气驱特征 无边、底水存在,多为封闭型的多裂缝系统、断 IⅡ 0 ≥0. 05 0.7~0.9 块、砂体或异常压力气藏。整个开采过程中无水 气驱 侵影响,为弹性气驱特征 储层平均渗透率0.1mD<K≤1.0mD,裂缝不太 Ia 发育,横向连通较差,生产压差大,千米井深稳 >0. 5 0.3~0.5 (低渗) 定产量0.3×10*m/(d.km)<gg≤3×10*m/ 0~<0.1 (d·km),开采中水侵影响弱 低渗透 储层平均渗透率K<0.1mD,裂缝不发育,无措施下一 IⅡIb >0.7 <0.3 般无生产能力,千米井深稳定产量g≤0.3×10m/ (特低渗) (d·km),开采中水侵影响极弱 4.2油藏溶解气开采及驱动方式分类 按开采及驱动方式,油藏溶解气饱和程度可划分为饱和油藏和未饱和油藏两个亚类;按开发方式 划分为依靠天然能量开发和人工注水开发两大类(见表2)。 表2油藏溶解气开采及驱动方式分类表 开发方式 油藏类型 驱动类型 开采特征描述 可采储量计算 天然水驱保持压力,地层原油不发生脱气 未饱和油藏 a)天然水驱 见式(22) 现象 天然 无水侵能量,完全依靠溶解气弹性驱动, 无气顶 b)溶解气驱 见式(23) 能量 饱和 降压开发 油藏 c)气顶和溶解气综合 无水侵能量,依靠(气顶+溶解气)弹性 有气顶 见式(24) 驱动 驱动,降压开发 r>之前(早期)注水保持压力开发, a)弹性水驱 见式(22) 地层原油不发生脱气现象 未饱和油藏 r<p之后(中期)注水保持压力开发 见式(28) 人工 弹性水驱 早期降压溶解气弹性驱,中期注水保持压 注水 无气顶 c)溶解气驱+弹性水驱 见式(34) 饱和 力开发 油藏 d)气顶和溶解气综合驱 早期降压开发,依靠(气顶+溶解气)弹 有气顶 见式(35) 动+弹性水驱 性驱动,中期注水保持压力开发 2 SY/T6098—2010 5废弃条件确定 5.1废弃条件确定原则 技术可采储量计算的废弃条件,包括废弃压力和废弃产量两个因素,应按当地的实际操作条件核 定;若难以确定时,可按5.2和5.3的方法简单确定;经济可采储量计算的废弃条件仅含废弃产量 (或称经济极限产量),可由现金流量法或经济极限法确定,详见7.2和7.3。 5.2废弃产量确定方法 简易确定法为: a)对于纯气井,单井平均废弃产量:当D>2000m时,--般取0.1×10*m²/d;当D<≤2000m 时,一般取0.05×10*m²/d。 b)对于气、水同产井(指水气比WGR>1.0m²/10*m²),单井平均废弃产量一般可取0.05× 10m/(d·km)~0.5×10°m²/(d·km),水气比越高,取值越高。 c)对于油藏溶解气,以原油废弃产量确定溶解气的废弃产量,见SY/T5367。 5.3废弃压力确定方法(只适用于气层气) 废弃井口压力确定方法 5.3.1 当气藏产量递减到等于废弃产量时: a)自喷开采以井口流动压力等于输气压力为废弃井口压力、 b)增压(工艺)开采以井口流动压力等于增压机吸人口压力为废弃井口压力。 5.3.2废弃视地层压力确定方法 5.3.2.1公式计算法 步骤如下: a)采用垂直管流压力计算公式,计算单井的井底流动压力puwf。 采用下列方程之一,求每口井平均地层压力: b)头 (2) Ag = C(pR2 - pwf2)" Pr? - pwf? = aqg + bqe? (3) 2.71433×10-5KhT c)求取废弃地层压力: 1)对于单井系统:当qa=Qa时,Pa=pR 对于多井系统:按气藏中部(近似按气藏含气体积权衡的中性面选取)的折算压力,采 2) 用加权(等压图面积加权、单井控制面积加权或孔隙体积加权等)平均法,计算得到全 气藏的平均废弃地层压力(pa)。 d)由气藏的平均废弃地层压力除以平均偏差系数(Z。),即可求得废弃视地层压力。

.pdf文档 SY-T 6098-201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098-201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第 1 页 SY-T 6098-201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第 2 页 SY-T 6098-201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11:54: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