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5.020 E 13 SY 备案号:33515—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841—2011 代替SY/T5841—2005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Drilling tech-economic indexe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2011一11一01实施 2011一07一28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841—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钻机时间分类 3时效分类 4技术经济指标评价项目 5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钻机时间和钻井时效分析 SY/T5841—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SY/T5841一2005《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本标准与SY/T5841- 200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调整了钻井时间分类: 1)调整了作业时效分类,由进尺作业时间、辅助作业时间、特种作业时间调整为进尺作业 时间、辅助作业时间、测井作业时间和固井作业时间。 将辅助作业时间重新进行了分类,将起下钻作业时间分别划入进尺作业时间、测井作业 时间、固井作业时间、辅助作业时间; 3) 异常作业时间改为非生产时间; 4) 将钻前时间改为搬安时间; 5) 增加了事故时间。 增加了自然停工时间; -取消了安全类评价指标,将其中的时率类指标、钻井进尺损失率指标划人效率类指标; 一取消了人身伤害类指标,取消了钻井人均增加值; 增加了行程钻速计算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监督管理中心、中国石化集团 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文华、宋周成、乐法国、秦宏德、段永贤、苏勤 本标准代替SY/T5841—2005。 SY/T5841—200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5841—1993, SY/T6056—1994。 II SY/T5841—2011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钻井的时间分类、取值、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陆地石油及天然气钻井技术统计、分析和评价。海洋钻井和地质勘查亦可参照 执行。 2钻机时间分类 2.1钻机动用时间 2.1.1建井时间 从第一车设备进人井场至完井的时间,亦称建井周期。不包括中途测试时间、原钻机试油时间、 自然停工时间及其他与钻井工作无关的时间。可分为以下三阶段: 从第一车设备进人井场到该井第一次开钻的时间为搬安时间;重上钻机侧钻和老井加深从第 一车设备进人井场至对原井筒开始任一作业的时间为搬安时间。包括夜间停工时间、设备调 试时间和整改时间。 从第一次开钻日期至完钻日期的时间为钻井时间,亦称钻井周期。重上钻机侧钻和老井加深 为对原井筒开始任一作业至完钻日期的时间。 完钻日期至完井日期的时间为完井时间。 2.1.2其他作业时间 钻机从事测试、井下作业、试采、投产、储层改造等作业的时间。 2.1.3自然停工时间 钻机从事各种作业期间发生的自然因素引起的停工时间、队伍整训时间及其他与作业无关的 时间。 2.1.4解体及运输时间 开始拆卸钻机至第一车设备运输至新井场的时间。 2.1.5动复员时间 钻机开始装车到运输至新作业区域的时间为动员时间,从作业区域开始装车运输至待命区域的时 间为复员时间。 2.2钻机待命时间 钻机完成合同结束复员后的停待时间。 SY/T5841—2011 3时效分类 3.1生产时间 按正常钻井、完井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的各种作业所需的时间,包括进尺作业时间、固井作业时 间、测井作业时间和辅助作业时间。各时间段划分如下: 进尺作业时间包括钻进时间、起下钻时间、扩划眼时间、接钻具时间、换钻头时间、循环钻 井液时间。 测井作业时间包括通井、循环钻井液、电缆测井、传输测井、并壁取心及必要的辅助时间。 固井作业时间包括通井时间、下套管、循环、注水泥、候凝、安装井口装置、钻水泥塞、套 管试压、固井质量检测所占用的时间。 辅助作业时间包括进尺工作时间、测井作业时间、固井作业时间外的与钻井有关的辅助作业 时间主要有准备工作时间、检查保养及更换易损件、换钻具、测斜及其他辅助等工作的 时间。 3.2非生产时间 影响钻井、完井工作正常进行的时间,包括复杂时间、故障时间、事故时间、修理时间、钻井停 待时间。各时间段划分如下: a) 复杂时间包括: ·处理跳钻、整钻、井下键槽、井壁垮塌、起下钻遇阻卡等的损失时间; ·处理溢流、井漏、钻井液受污染的损失时间; ·处理井下跨塌、套管串泄漏或变形等复杂时间; ·处理导管下沉、圆井窜漏、井架基础下沉的损失时间。 b) 故障时间包括: ·处理卡钻损失的时间; ·处理钻具、井下工具损坏损失的时间; ·处理钻具断落、滑脱损失的时间; ·处理井下落物故障损失的时间; ·处理固井故障损失的时间; ·处理测井故障损失的时间; ·处理顿钻、顶天车等损失的时间。 事故时间包括: ·处理人员伤亡损失的时间; ·处理重大设备损坏损失的时间; ·处理重大社会影响事件损失的时间。 d) 修理时间包括: ·修理钻机系统运转失灵损失的时间; ·修理作业所需工具损失的时间。 e) 钻井停待时间包括: ·技术措施不及时损失的时间; ·生产物资缺乏损失的时间; ·劳动力缺乏损失的时间。 2 SY/T5841—2011 钻机时间和钻井时效分析参见附录A。 技术经济指标评价项目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作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率指标和效益指标。主要评价项目见表1。 表1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评价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备注 一 工作量指标 1 开钻井口数 N, 口 2 完钻井口数 Na 口 3 完成井口数 N 口 4 交井口数 N 口 5 N. 工程报废井口数 口 9 钻井进尺 F m 7 工程报废进尺 F. m 8 钻机动用台数 Q 台 9 钻机台月 Tm 台月 10 钻井台月 Tam 台月 11 钻机台年 T 台年 12 钻井台年 Ta 台年 13 完成井平均井深 H. m 三 质量指标 Pwa % 14 井身质量合格率 Po % 15 固井质量合格率 Pda % 16 钻井工程质量合格率 Per % 17 取心收获率 三 效率指标 18 机械钻速 Up m/h 19 行程钻速 m/h 20 钻头平均进尺 Fiu m/只 21 钻机月速度 Um m/台月 22 m/台月 钻井月速度 23 钻机年速度 m/台年 24 钻井年速度 m/台年 25 完钻井平均钻井时间 Mam d/口 26 完成井平均完井时间 Moa d/口 27 钻成井平均建井时间 M. d/口 3 SY/T5841—2011 表1(续) 序号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备注 28 钻机利用率 P, % 29 钻井进尺损失率 Pur % 30 时率 K % 四 效益指标 31 钻机台月耗油量 Qomm t/台月 32 钻机台月消耗费用 Cp 元/台月 33 平均每米进尺费用 Cm 元/m 34 钻井人均产值 E 元/人 5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5.1工作量指标 5.1.1开钻井口数 统计单位报告期内第一次开钻的井口数。 5.1.2完钻钻井口数 统计单位报告期内完钻的井口数。 5.1.3完成井口数 统计单位报告期内完成井口数。 5.1.4交井口数 完成了该井设计的全部工序,钻机主体设备移出转盘面,并办完移交手续的井口数 5.1.5工程报废井口数 由于钻井工程故障原因报废的井口数。 5.1.6钻井进尺 统计单位报告期内钻井进尺之和。 5.1.7工程报废进尺 统计单位报告期内由于钻井工程故障等原因而造成的报废进尺之和。 5.1.8钻机动用台数 用统计单位报告期内钻机动用时间之和除以统计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4

.pdf文档 SY-T 5841-2011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5841-2011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 1 页 SY-T 5841-2011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 2 页 SY-T 5841-2011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11:20: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