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5-010 SY E 07 备案号:38010—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751-—2012 代替SY/T57512002 石油地质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 Codes for names and colors of rocks in the petroleum geology 2012-11一09发布 2013一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751--2012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岩石名称分类命名原则和分类方法 3 岩石名称编码方法 4 5 岩石颜色分类原则及编码方法 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表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20 岩石名称编码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新老版岩石名称和颜色代码对照表 33 参考文献 42 SY/T5751—2012 前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标准中的岩石名称采用了1982年版的《石油地质勘探标准图例》中的岩石名称,但进行了补充。 本标准代替SY/T5751-2002《石油地质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与SY/T5751--2002相比,主 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岩石的基本岩类: 补充和完善了主碎屑(矿物)、次碎屑(矿物)或填隙物、结构构造; 对原编码方法增加了扩展编码,以充分表达出不同岩石名称反映的岩石特征; 修改岩石颜色部分,采用了RGB色彩模式,该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 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 样岩石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 系统之; 岩石的分类命名与SY/T5368《岩石薄片鉴定》、SY/T5615一2004《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 规范及图式》等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文字表述更加科学和规范。 本标准由石油信息与计算机应用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可为、刘杰、杨峰平、舒萍、张全、于爱丽、纪学雁、王洪礼。 本标准代替SY/T5751--2002。 SY/T5751一2002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5751—1995; SY5312.12-1987; -SY5312.13—1987。 Ⅱ SY/T5751-2012 石油地质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岩石名称及岩石颜色的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石油工业信息系统中标识岩石名称及颜色,现场岩石命名和颜色确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68岩石薄片鉴定 SY/T5785石油工业信息分类与编码导则 岩石名称分类命名原则和分类方法 3.13 分类命名原则 3.1.1 岩石的分类和命名按SY/T5368中的规定确定,同时参考了GB/T17412岩石分类和命名 方案。 3.1.2 本标准侧重于石油地质应用中的岩石分类和命名。 3.1.3 岩石分类涉及因素很多,本标准主要依据:岩石的成因,碎屑(矿物)的组(成)分和形态 特征,主、次碎屑(矿物)的组合关系,碎屑(或颗粒、晶粒)的粒度分级(粒级),填隙物的成分 和含量,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等属性。 3.2 分类方法 对岩石采用线面结合的分类法,力图反映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组合关系。 3.2.1 根据岩石的主要属性,进行面分类,五个面是: 基本岩类; 主碎屑(矿物); 粒级; 次碎屑(矿物)或填隙物; 结构构造。 每个面根据属性特征进行线分类,线面的组合而给出各种岩石名称。 3.2.2岩类划分如下。 3.2.2.1基本岩类划分:基本岩类是依据岩石的成因和碎屑(矿物)的形态特征、主次组合而划分 的岩石类别,分为大类、亚类和细类,大类、亚类和细类间一般为隶属关系。 3.2.2.2岩石大类: 沉积岩(包括沉积物); -岩浆岩; 1 SY/T5751—2012 一变质岩。 3.2.2.3沉积岩的亚类: 沉积物; 碎屑岩; 可燃有机岩; 碳酸盐岩; 蒸发岩; 化学岩; 变余岩。 3.2.2.4岩浆岩的亚类: 火山碎屑岩; 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一脉岩; 变余岩。 3.2.2.5变质岩的亚类: 动力变质岩; 接触变质岩; 一自变质岩; 一区域变质岩。 3.2.2.7本标准为简化分类和编码,可辨认原岩的轻变质岩,分别放在沉积岩和岩浆岩两大类中, 亚类分别称为变余岩。细类分别为:变质沉积岩(岩浆岩)、角岩化沉积岩(岩浆岩)、青盘岩化沉积 岩(岩浆岩)、蚀变沉积岩(岩浆岩)、碎裂沉积岩(岩浆岩)。 3.2.3主碎屑(矿物)分类:A.1列出的细类岩石,有些只是主碎屑(矿物)的总称,有些只反映 一种主碎屑(矿物)组(成)分或形态特征,可按其碎屑组分、矿物成分、成因和形态特征等对岩石 进一步分类。例如,砂岩按其碎屑矿物组分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等;灰岩按 其颗粒组分分为颤粒灰岩、球粒灰岩和藻团块灰岩等;凝灰岩按成因和形态特征分为凝灰岩、熔结凝 灰岩和沉凝灰岩,又按其碎屑组分分为岩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玻屑凝灰岩和复屑凝灰岩等。变余 岩按原岩再分类,本次只列出部分岩石,见A.2。 3.2.4粒度分级(粒级):本标准采用SY/T5368的粒级规定对岩石中各种碎屑、颗粒、晶粒的粒 度进行分级,为编码需要涵盖面更广。分为三类:晶粒类、碎屑(或颗粒)类和黏土(或泥屑)类。 各类再分级,既有粗分,又有细分,还有复合,例如,粗分有砂级,细分有巨砂、粗砂、中砂、细 砂、复合有中一细砂等,见A.3。 3.2.5次碎屑(矿物)或填隙物分类:岩石中除主碎屑(矿物)成分外,还有各种的次碎屑(矿物) 和填隙物成分,可按其成因、成分和不同的含量级别(量级),对岩石进行分类。次碎屑(矿物)或 填隙物按其成因和成分分为:陆源碎屑、有机质、碳酸盐、蒸发盐、化学矿物、火山喷发物、其他特 征矿物。其不同含量级别命名规则为:10%25%命名为“含”;25%50%命名为“质”;特殊矿物 不受含量限制,可不带“含”、“质”。例如,含砾砂岩,砾是次碎屑组分,其含量为10%25%;砂 质泥岩,砂是次碎屑组分,其含量为25%~50%;亮晶颗粒石灰岩,亮晶是填隙物;海绿石长石砂 岩,海绿石是特征矿物,见A.4。 2 SY/T5751—2012 3.2.6结构构造分类:除以上属性中的结构构造外,还可按另一些结构或构造对岩石进行分类,主 要在碳酸盐岩和岩浆岩分类中应用,见A.5。 4岩石名称编码方法 4.1代码结构 4.1.1岩石名称编码按照SY/T5785的规定,采用有含义层次码。 4.1.2岩石名称有五个面,用五层代码表示,其排序是:基本岩类、主碎屑(矿物)、粒级、次碎屑 (矿物)或填隙物、结构构造。各层为二至七位码,采用一至十九位不等长码,某个面未分类用“0” 补齐,岩石名称编码中不包含末位术分类面。代码结构见图1。 × X ××××××× ××××× ××× 结构构造 次碎屑(矿物)或填隙物 粒级 主碎屑(矿物) 基本岩类 图1代码结构 4.2编码方法 4.2.1第一层编码。 4.2.1.1第一层表示基本岩类,为三位码,具体编码见A.1。 4.2.1.2第一位码表示基本岩类中的大类,采用大类岩石名称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声母表示。 ,,,,, 4.2.1.3第二位码表示岩石大类中的亚类,采用亚类岩石名称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声母表示。 ,,,,“,, 岩”,“S”表示岩浆岩中“酸性岩”。 4.2.1.4第三位码表示岩石亚类中的细类,采用英文字母顺序码表示。如“A”表示碎屑岩中“砾 ,,“,,“ 4.2.2第二层表示细类岩石的主碎屑(矿物)分类,为二位码,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具体编码 见A.2。 4.2.3第三层表示细类岩石的粒级,为二位码,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具体编码见A.3。 4.2.4第四层编码。 4.2.4.1第四层表示细类岩石的次碎屑(矿物)或填隙物分类,为三至七位码,采用阿拉伯数字和 字母表示,对于二个次碎屑(矿物)或填隙物编码,第二个次碎屑编码为C×××(C为次碎屑扩展 位,×××为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码),如“含泥含镁”编码为109C511,具体编码见A.4。 4.2.4.2第一位码表示次碎屑(矿物)或填隙物的成因和成分分类。 4.2.4.3第二三位码表示该类中各种次碎屑(矿物)或填隙物。 4.2.5第五层表示结构构造,为二至五位码,采用阿拉伯数字和字母表示,对于两个结构构造编码, 第二个结构构造编码为G××(G为结构构造扩展位,××为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码),如“间粒间 3 SY/T5751—2012 隐”编码为75G76,具体编码见A.5。 5岩石颜色分类原则及编码方法 5.1岩石颜色分类原则 5.1.1根据RGB颜色系统管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 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 5.1.2RGB使用模式:在RGB模式下,每种RGR成分都可使用从0(黑色)到255(白色)的 值。例如,亮红色使用R值255、G值0和B值0。当所有三种成分值相等时,产生灰色阴影。当所 有成分的值均为255时,结果是纯白色;当该值为0时,结果是纯黑色。 5.2岩石颜色编码方法 岩石颜色表示方法,岩石颜色采用(RED,GREEN,BLUE)方式表示。 -RED:指定颜色中的红色分量强度,有效值在0

.pdf文档 SY-T 5751-2012 石油地质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5751-2012 石油地质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 第 1 页 SY-T 5751-2012 石油地质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 第 2 页 SY-T 5751-2012 石油地质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11:11: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