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5-010 SY E 11 备案号:33507—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519--2011 代替SY/T5519—1996 盆地评价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basin evaluation 2011-11-01实施 2011-07-28发布 发布 国家能源局 SY/T5519—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主要地质任务 评价原则和要求 4 评价内容 5 评价步骤 6 评价的基础资料 评价方法 8 盆地评价成果 SY/T5519—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5519—1996《盆地评价技术规范》。本标准与SY/T5519—1996相比,主要变 化如下: 对SY/T5519一1996的第3章地质任务进行了修订; 完善了第4章评价原则和要求的内容; 增加了第5章评价内容; -将SY/T5519一1996的第5章评价中的勘探步骤修订为本标准第6章评价步骤; 补充了盆地评价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旭辉、刘翠荣、张渝昌、高长林、许怀先、李国会。 本标准代替了SY/T5519--1996。 SY/T5519—199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5519—1992。 IⅡI SY/T5519—2011 盆地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盆地评价的地质任务、评价原则和要求、评价内容、评价步骤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石油天然气勘探时对盆地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867-1993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编码 SY/T6021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规范 3主要地质任务 3.1地质任务概述 盆地评价的主要地质任务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优选出具有含油气远景的盆地;通过盆地 分析和模拟等方法,阐明盆地油气形成和富集的基本规律,优选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并进行盆地 油气远景资源量的估算。 3.2区域地质评价阶段 运用地面地质调查、非地震物化探、地震概查与普查等区域勘探评价技术,优选出具有含油气远 景的盆地(或坳陷,或凹陷),估算盆地资源量,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和可行性论证后,对优选的盆 地按照勘探步骤提出计划和部署意见。 3.3盆地评价阶段 主要运用盆地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综合评价方法,优选有利油气聚集区带。并随勘探程度提高、资 料增多,不断滚动评价盆地、区带以及资源量及其分布,提出区带勘探计划和部署意见。 4评价原则和要求 4.1评价原则 4.1.1在油气勘探过程中盆地评价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评价原则。 4.1.2各种定性和定量盆地评价方法是盆地评价的基本方法,应贯穿盆地评价的全过程。 4.1.3在同一盆地内不同勘探程度的地区和层系,要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开展盆地评价。 4.1.4盆地定量评价的置信度、盆地资源的定量评估方法与勘探程度有密切关系,不同方法评估某 一盆地的资源量不宜彼此比较,而用同一方法评估不同盆地的资源量应确认勘探程度相当才能进行 1 SY/T5519—2011 比较。 4.2评价要求 4.2.1盆地建模 从盆地形成机制的地质调查人手,通过对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逐步详尽地建立 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的沉降结构及其充填沉积体系分布和成岩演化过程,进而建立盆地油气形成和分布 预测模式,指导油气勘探部署。 4.2.2盆地滚动评价 盆地评价必须结合勘探程度的变化反复进行评价与再评价,并不断接受勘探实践检验,经勘探实 践有所发现后应及时反馈信息,进行盆地再评价,并调整勘探部署方案。 4.2.3盆地评价资料信息储备 随勘探进展和盆地资料增加,盆地勘探模式也不断在变化和改进,应建立系统的盆地资料信息 储备。 5评价内容 5.1[ 区域地质评价阶段应评价的内容 5.1.1基底性质、时代、埋藏深度及起伏状况。 5.1.2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周边的地质情况、岩浆活动情况。 5.1.33 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盆地构造演化史、埋藏史。 5.1.43 盆地地层时代、厚度、岩性、岩相及其分布情况,建立盆地地层综合序列。 5.1.5 沉积凹陷的分布、生油岩的层位、岩性、厚度、生油气能力。 5.1.6储层和盖层的岩性、物性、厚度、沉积条件、分布和组合情况。 5.1.7 地面和地下油气显示,油、气、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5.1.83 盆地油气资源量与含油气远景的盆地(陷、凹陷)优选。 5.2盆地评价阶段应评价的内容 5.2.1 各构造区带的地质构造形态和断层性质、分布、封堵性及其演化。 5.2.2地层层序格架、各地层的岩性横向变化。 5.2.3有效烃源岩、储集岩和区域盖层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5.2.4盆地埋藏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运移聚集史分析。 5.2.5可能的圈闭的类型、要素和分布。 5.2.6油气成藏组合分析。 5.2.7有利勘探区带优选。 5.2.8 盆地、区带油气资源量计算及勘探前景分析。 6评价步骤 6.1在大地构造尺度上对盆地的构造位置、成因类型以及发育演化模式进行描述,在多个盆地中进 行地质对比(类比)评价分析,优选石油地质条件最有利的盆地进行详细研究。 2 SY/T5519—2011 6.2在盆地尺度上对盆地基本结构、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和含油气性进行全面评价,掌握盆地基底 和沉积盖层的基本特点,建立地质概念模型,预测评价盆地含油气性的基本规律。 6.3从含油气性的角度对盆地内二级构造单元进行划分、对比和评价研究,建立盆地及其内部构造 单元含油气性的基本模式,优选最有利的生烃坳陷或凹陷,估算油气资源量。 6.4编制综合评价成果图件,给出综合评价报告,提出下一步勘探评价的基本目标和总体勘探部署 方案。 6.5评价中的勘探步骤按SY/T6021规定的勘探步骤依次进行。特殊情况下,亦可结合实际有选择 取舍。 7评价的基础资料 7.1区域地质评价阶段资料 区域地质评价阶段资料包括: a)有关盆地自然地理资料。 b) 遥感图像地质解释成果。 c) 区域地质测量、矿产地质调查资料。 (P 水文地质调查资料。 油气苗显示调查资料。 f) 重力、磁力、电法、地震等物探及化探资料。 g) 各类钻探地质资料。 h) 地层古生物研究资料。 i) 各类实验分析资料。 j) 盆地附近及国内外可引用的其他有关资料。 7.2盆地评价阶段资料 盆地评价阶段资料包括: a)穿越盆地并能构成一定网络的地震解释剖面图或全区不同层位的构造图以及地层等厚图。 b) 探井录井剖面和测井资料、分层的地层厚度、暗色泥岩厚度和其他各种岩性厚度、各层砂 泥岩百分含量和各层沉积相分布图。 按国际标准进行地层层序和分区对比及生物地层分层。 d)各个构造运动期、各时期局部构造、断层以及沉积间断时间、剥蚀厚度和不整合面分布等 有关资料。 各层烃源岩等厚图、有机相分布图。 f) 各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及热演化实验分析资料。 未成熟一低成熟不同类型烃源岩温压实验模拟油气产率曲线。 h) 烃源(油气源岩与油气)对比分析资料。 煤系地层中煤岩含碳量、煤气发生率、密度等资料。 j) 各层储集岩等厚图、沉积相分布图。 k) 实测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密度等物性资料。 致密储集体裂隙孔洞、发育和分布资料。 m) 区域盖层分布及保存条件(毛细压力、突破压力、孔渗等)分析化验资料。 油、气、水流体物理化学性质资料。 o) 各项温度资料:地表温度、实测井温、各类岩石和流体的热导率、单位体积热容量、大地热 3

.pdf文档 SY-T 5519-2011 盆地评价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5519-2011 盆地评价技术规范 第 1 页 SY-T 5519-2011 盆地评价技术规范 第 2 页 SY-T 5519-2011 盆地评价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10:52: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