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10 E 11 SY 备案号:2976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386-2010 代替SY/T5386—2000 裂缝性油(气)藏探明储量计算细则 The regulations of proved reserves estimation for fractured oil and gas reservoir 2010一08一27发布 2010-12一15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386—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裂缝性油(气)藏描述 4 储量计算工作要求 容积法储量计算 动态法储量计算 数值模拟法储量计算 概率法储量计算 10 经济可采、剩余经济可采与次经济可采储量计算 13 11 储量评价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裂缝性油(气)藏描述 1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储量计算公式中参数名称、符号、计量单位及取值位数 20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东部地区储量起算标准 23 参考文献 24 SY/T5386—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5386一2000《石油探明储量计算细则裂缝性油气藏部分》,与SY/T5386- 2000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规范性引用文件由原来的10个引用标准减少为5个,并对前2个进行了更新(见第2章, 2000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 -SY/T5386一2000中“裂缝性油(气)藏储量计算工作要求”一并放人“基础资料录取要 求”之中,并做了较大修改(见5.1,2000年版的第3章); “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类型的划分”更名为“裂缝性油(气)藏描述”(见第4章,2000年 版的第4章); 删去了“裂缝性油(气)藏的分类”、“储量分级及各级地质储量的申报条件”、“评价钻探阶 段和开发初期采收率的估算方法”、“开发中、后期动态法计算油气可采储量的方法”、“储量 报告编写要求”共5章的全部内容,删去了“特殊油气储量”一节及附录C和附录D(见 2000年版的第5章、第6章、第9章、第10章、第12章、11.3、附录C和附录D); 将第7章的大部分条款及内容进行了修改、补充及完善(见第7章,2000年版的第7章); 新增了“动态法储量计算”、“数值模拟法储量计算”、“概率法储量计算”及“经济可采、剩 余经济可采与次经济可采储量计算”4章内容,增加了“东部地区储量起算标准”(见第7 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和附录C)。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储量评审办公室。 本标准起草人:张伦友、王永祥、毕海滨、胡晓春、王靖云、黄嘉鑫、唐大海。 本标准代替了SY/T5386—2000。 SY/T5386一2000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5386—1991。 Ⅱ SY/T5386-2010 裂缝性油(气)藏探明储量计算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裂缝性油(气)藏探明储量计算的工作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裂缝性油(气)藏的储量计算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492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DZ/T0217—2005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SY/T5367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6098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6580-2004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裂缝性油(气)藏fracturedoilandgasreservoir 以缝、洞为主要渗流通道的裂缝性储集层构成的油藏、气藏和凝析气藏。主要有碳酸盐岩、变质 岩、火成岩、泥质岩以及其他低渗透碎屑岩等岩类。 3.2 储集空间reservoirspace 裂缝性储集层中能够储集油、气、水的空隙,主要分为孔、洞、缝。孔、洞以孔洞直径大小分为 洞穴、孔洞、大孔隙、中孔隙、小孔隙和微孔隙,缝以裂缝开度大小分为巨缝、特大缝、大缝、小 缝、微缝和超微缝。 3.3 储集类型reservoirtype 裂缝性储集层储集空间组合特征的分类,一般采用孔隙、裂缝、孔洞三角图分类方法划分储集类 型。裂缝性储集层主要有孔洞缝复合型、裂缝型、裂缝一孔隙(或孔洞)型、孔隙(或孔洞)一裂缝 型、裂缝一溶洞型、溶洞一裂缝型等主要储集类型。 3. 4 缝洞系统fractureandcavitysystem 裂缝性储集层中,由微裂缝及以上级别的有效缝与其相连通的洞穴、孔洞所组成的缝洞网络储集 系统,也包括仅由洞穴、孔洞组成的孔洞系统,也可称裂缝系统。 1 SY/T5386-2010 3. 5 基质孔隙系统matrixporoussystem 裂缝性储集层中,由超微缝或孔隙喉道以及所连通的各级有效孔隙所组成的超微缝孔隙网络储集 系统,也可称基质孔隙。 3.6 稳定产量stabilizedproduction 系统试采井的单井稳定日产量。若无稳定日产量,试油井可用试油稳定产量折算(不大于原始地 层压力20%)压差下的产量代替;试气井可用试气稳定产量折算(不大于原始地层压力10%)压差 下的产量代替,或者用天然气无阻流量的1/5~1/4折算产量代替。 3.7 储量起算标准产量commercialproduction 进行探明储量计算的经济条件,可根据当地、当年销售平均价和实际经营成本及税费等进行测算 确定。 4裂缝性油(气)藏描述 关于裂缝性油(气)藏的描述,详见附录A。 5储量计算工作要求 5.1 基础资料录取要求 5.1.1基础资料录取 5.1.1.1基础资料应包括地震、钻井、测井、测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 5.1.1.2油(气)藏开发前和投人开发后,应录取不同开发阶段的地层温度、关井压力及不稳定试 并等动态监测资料。 5.1.2测井资料录取 5.1.2.1岩性一孔隙度测井系列可选择录取井径、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或自然伽马能谱、岩性密度、 补偿中子、补偿声波、长源距声波或阵列声波等测井资料。 5.1.2.2电阻率测并系列可选择录取双侧向、微球形聚焦、高分辨率地层倾角等测井资料。 5.1.2.3成像及特殊测井系列可选择录取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井周声波成像、核磁、偶极子声波成 像等测井资料。 5.1.3岩心观察描述 5.1.3.1岩心的宏观描述:应包括含油气产状的观察;裂缝发育状况的分类统计(裂缝开度、密度、 延伸长度、方位及倾角,裂缝组系划分、力学性质等);有效缝条数及孔洞面孔率的统计。 5.1.3.2岩心的微观描述:主要包括铸体薄片、荧光薄片、电镜扫描、CT、核磁等分析方法,分析 测定小型缝洞、微裂缝及基质孔隙的面孔率以及基质和缝洞的含油气情况。 5.1.3.3其他分析:开展定向取心及核磁共振等分析工作。 5.2储量计算应具备的条件 5.2.1针对探明未开发储量,要求单井稳定产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单井稳定产量达到储量起算标 SY/T5386—2010 准产量的井,简称达标井)。可根据当地、当年销售平均价、实际经营成本、开发井建设投资及税费 等,按式(1)或式(2)测算。 a)油井储量起算产量的计算公式: (I,+PT×C)×104 (1) b)气储量起算产量的计算公式: (I,+PT×C)×103 (2) 若为凝析气藏,Ae则为当量气产量,价格及成本均相应按当量气测算。 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单位,见表B.1及SY/T6580--2004的规定。 5.2.2针对探明已开发储量,储量起算标准产量可根据当地、当年销售平均价、实际经营成本及税 费等,按式(1)或式(2)简化测算时,可不考虑开发井建设投资I.及投资回收期。 5.2.3对于边缘井,或经济数据和稳定产量难于获取,储量起算标准可以参考东部地区(参见附录 C)或类比本地区相似油(气)藏达标井产量确定。 5.2.4可以建立本地区单井试油产量与稳定产量关系、储量起算标准产量与埋藏深度关系,用以确 定满足储量起算标准的试油下限日产量。 5.2.5勘探开发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应符合表1中的要求。 表1探明储量计算的勘探开发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要求 类 别 基本条件 已完成二维地震,测网不大于1.0km×1.0km,或有三维地震满覆盖。大型、简单层 地震 状油(气)藏可适当放宽 1.已完成评价井钻探,能控制含油(气)边界或油(气)水界面,满足编制开发方案或 概念设计的要求; 钻井 2.小型以上油(气)藏的油气层段应有岩心资料,中型以上油(气)藏的油气层段至少 有一个完整的取心剖面,岩心收获率应能满足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定的需求; 3.大型以上油(气)田的主力油(气)层,应有合格的油基泥浆或密闭取心资料 进行了岩性一孔隙度测井、电阻率测并、成像及特殊项目等测井,能有效地划分渗透 测井 层、裂缝段或其他特殊岩层,能满足解释储量计算参数的需要 勘探开 1.所有预探井及评价井已完井测试,关键部位井已进行了油(气)层分层测试;取全、 发程度 取准流体性质、地层温度和压力资料; 测试 2.中型以上油(气)藏,已获得有效厚度下限层单层试油资料; 3.油(气)藏进行了试采或系统试井,取得了压力不稳定试井资料及油(气)井产能 资料 1.仓取得孔隙度、渗透率、毛管压力、相渗透率和饱和度等岩心(包括全直径样品)分 析资料; 2.取得了流体分析及合格的高压物性分析资料; 分析 3.中型以上油藏进行了确定采收

.pdf文档 SY-T 5386-2010 裂缝性油 气 藏探明储量计算细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5386-2010 裂缝性油 气 藏探明储量计算细则 第 1 页 SY-T 5386-2010 裂缝性油 气 藏探明储量计算细则 第 2 页 SY-T 5386-2010 裂缝性油 气 藏探明储量计算细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10:47: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