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3229—2012 食品消毒剂和防腐剂杀菌效果评价方法 Evaluation of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disinfection and antisepsis in food 2012-10-23发布 2013-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 行业标准 食品消毒剂和防腐剂杀菌效果评价方法 SN/T3229—2012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总编室:(010)64275323 网址www.spc.net.cn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1.5 字数40千字 2013年3月第一版 2013年3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600 书号:155066·2-24732 SN/T 322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英辉、房保海、祝素珍、马维兴、张健、张吉、唐静、李正义、赵丽青、贾俊涛、 刘云国、雷质文。 I SN/T3229—2012 食品消毒剂和防腐剂杀菌效果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硬水中形成均一的、物理性状稳定溶液的化学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的杀菌效果试 验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的化学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杀菌效果的评价,也可供工业、家庭和公共场所所使 用化学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杀菌效果的评价时参考。 本标准不适用于医用和除手之外的活体组织消毒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杀菌效果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660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保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化学消毒剂和(或)防腐剂产品 product(forchemicaldisinfectionand/orantisepsis) 用于化学消毒或防腐的化学试剂。 3. 2 杀菌剂bactericide 在一定浓度下能够杀死细菌繁殖体的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 3.3 杀菌能力bacteridialactivity 在本文件规定的条件下,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能够使参考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和小肠肠球菌的活菌数量下降至少10°的能力。 3. 4 清洁条件cleanconditions 3.5 非清洁条件dirtyconditions 典型的表面条件为已知或可能含有有机或无机物。 4总则 4.1 根据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用硬水稀释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按照测试方法的要 1 SN/T 3229—2012 求,模拟清洁条件(0.3g/L牛血清白蛋白)或非清洁条件(3g/L牛血清白蛋白),在给定的测试条件下 (20℃,5min,选择4种参考菌株),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应能使活菌数量至少下降10°。 4.2采用以下4种试验菌株评价杀菌能力: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小肠肠球菌。 4.3建议实际使用时采用试验中确定的被测试产品的杀菌浓度。 4.4.考虑到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使用,应按5.5.1给出的要求,测定其他特定条件下 (如:时间、温度、其他菌株和干扰物质)的杀菌能力。 5试验方法 5.1材料和试剂 5.1.1试验菌株 使用以下4种菌株进行杀菌能力的评价: 铜绿假单胞菌 ATCC15442" 大肠埃希氏菌 ATCC10536;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6538; 小肠肠球菌 ATCC10541 如果有特殊应用,还可增选其他菌株,例如: 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3311; 短乳杆菌 DSM6235; 阴沟肠杆菌 DSM 6234. 其他培养物菌株号的相关信息参见附录A。 如果使用其他菌株,应在最适培养条件下温度、时间和好氧)培养,并在报告中注明。 如果选择的其他菌株不是上述菌株,应对接种的适宜浓度进行验证。如果使用的其他菌株没有在 保藏机构经过分类鉴定,应对其鉴定特征进行描述。此外,其他菌株应在测试实验室或国家保藏机构保 藏5年。 5.1.2培养基和试剂 5.1.2.1概述 试剂应为分析纯或满足微生物学要求。 注:为提高重现性,推荐使用商业性脱水培养基用于培养基的制备,并严格逆循制造商的使用说明。 5.1.2.2.水 水应为新制备的蒸馏水而不是去离子水,不含有毒或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 采用高压灭菌法对水进行消毒。 5.1.2.3胰蛋白陈大豆琼脂(TSA) 见 B.1。 1)ATCC15422,ATCC10536,ATCC6538和ATCC8043是由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提供的菌株编号。给出 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荫株名称的认可。如果其他的等效菌株具有相同的效果, 则可使用这些等效荫株。 2 SN/T3229—2012 5.1.2.4稀释液 见B.2。 5.1.2.5中和剂 对中和剂进行验证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中和剂应灭菌。适用于某些产品的中和剂信息参见附 录 D。 5.1.2.6淋洗液(用于膜过滤) 淋洗液应无菌,与过滤膜有相容性,在附录C所给出的试验条件下,淋洗液可通过滤膜。适用于某 些产品的淋洗液信息参见附录E。 5.1.2.7 用于稀释消毒剂和防腐剂的硬水 见B.3。 5.1.2.8干扰物质 5.1.2.8.1总则 应详细描述干扰物质的离子组成(pH,钙或镁的硬度)和化学组成(矿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清 洁剂等)。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条件选择干扰物质。干扰物质应保证无菌,并制备成试验浓度的 10倍浓缩液。干扰物质的组成、制备和灭菌方法应在试验报告中加以描述。 5.1.2.8.2干扰物质的组成 见B.4。 5.2设备和器具 5.2.1概述 采用以下方法对试验用玻璃器具和仪器设备进行灭菌无菌产品除外: a) 高压灭菌,121℃灭菌至少15min; b) 干热灭菌,180℃灭菌至少30min,170℃灭菌至少1h,160℃灭菌至少2h。 5.2.2常用2"和特殊的器具和设备 5.2.2.1 灭菌设备 灭菌器:湿热灭菌,温度可达到121℃并维持至少15min; a) 干燥箱:干热灭菌,温度可达到180℃。 5.2.2.2水浴锅:20℃±1℃,45℃±1℃和其他试验温度士1℃。 5.2.2.3培养箱:36℃±1℃或37℃±1℃。 5.2.2.4pH计:25℃时的测量精度为0.1pH。 5.2.2.5秒表。 5.2.2.6 旋涡混合器。 5.2.2.7 膜过滤器(如果使用):应和试验的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有相容性,过滤瓶容积至少为50mL, 2)可采用一次性器具代替可重复使用的玻璃器具。 3 SN/T3229—2012 滤膜的最适直径为47mm~50mm,孔径为0.45um。真空装置可以提供稳定的流速。为了使微生物 在膜上均匀分布并防止过滤时间过长,可设定采用100mL淋洗液,淋洗20s~40s。 5.2.2.8容器:具有合适容积的试管或三角瓶。 5.2.2.9刻度移液管:规格为10mL,1mL和0.1mL。 5.2.2.10培养Ⅲ:90mm~100mm。 5.2.2.11玻璃珠:直径3mm~4mm。 5.2.2.12容量瓶。 5.2.2.13机械摇床。 5.3细菌菌悬液和试验溶液的制备 5.3.1 细菌菌悬液 5.3.1.1试验菌株的储备菌株 储备菌株的保存遵照SN/T2660的有关要求进行。 5.3.1.2试验菌株的工作菌株 制备工作菌株(见5.1.1)。将储备菌株(见5.3.1.1)划线TSA斜面,培养18h~24h制备次代培 养物,采用同样的方法从次代培养物制备第2代次代培养物,以及制备第3代次代培养物。由于时间原 因无法准备第2代次代培养物时,可使用已在培养箱内培养48h的次代培养物,进行传代培养。在此 情况下,可进一步进行24h的传代培养。不要制备和使用第4代次代培养物。对于其他菌株,应记录 并在报告中说明培养和制备菌悬液的任何方法偏离。 注:第2代和第3代次代培养物为工作菌株。 5.3.1.3试验用菌悬液 在100mL的三角瓶中加人10mL稀释液(见5.1.2.4)和5g的玻璃珠。转移1环工作菌株(见 5.3.1.2)至稀释液中。将接种环浸入稀释液并在瓶壁上研磨,使细胞转移至稀释液中。用机械摇床振 摇3min。从三角瓶中吸取悬浮液至试管中,用稀释液将细胞浓度稀释到1.5×10°CFU/ml.~ 5×108CFU/mL,并计数细胞数量。将菌悬液放于20℃土1℃的水浴中,2h内使用。将试验用菌恐 液稀释至10-6和10-7,进行计数。混合均勾后,每个稀释度取1.0mL至培养皿中,加入熔化后冷却至 45℃士1℃的TSA12mL~15mL。每个稀释度采用两个培养皿作平行样。 5.3.1.4试验用菌悬液的计数 将培养皿放在36℃士1℃(或37℃士1℃)培养24h,弃去无法计数的平板后,计数平板上的菌落 数量。将培养皿继续培养24h,重新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量,对那些成片生长的平板不予重新计数。 每个平板确定最高的菌落数量V。,根据5.5.1.1给出的方法计算试验用菌悬液(N)的细胞数量(CFU/ mL)。 5.3.2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试验溶液 5.3.2.1使用硬水制备消毒剂和防腐剂产品的试验溶

.pdf文档 SN-T 3229-2012 食品消毒剂和防腐剂杀菌效果评价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3229-2012 食品消毒剂和防腐剂杀菌效果评价方法 第 1 页 SN-T 3229-2012 食品消毒剂和防腐剂杀菌效果评价方法 第 2 页 SN-T 3229-2012 食品消毒剂和防腐剂杀菌效果评价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09:28:5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