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3103-2012 化学品危险性初筛分类程序 Screening procedures for the hazards of chemicals 2012-05-07发布 2012-11-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3103—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与标准手册》附录六的致性程度为修改 采用。 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与标准手册》附录六内容相比,主要技术差异 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增加了前言部分; —增加了“3.7氧平衡”的定义; 一删除了参考文献的内容。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人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伟、陈相、陈丹超、王海婷、李政军、羊军、耿惠宙、朱洪坤、马明。 I SN/T3103—2012 化学品危险性初筛分类程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危险性初筛分类程序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在提交运输前应进行的初筛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和均勾、稳定的化学品混合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UNRecommendations on theTransportof Dan- gerous Goods Model Regulations)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与标准手册(UN-RecommendationsontheTransportof Dangerous Goods Manual of Tests and Criteria) 3术语和定义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爆炸品explosive 固体或液体物质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 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 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 2 易燃固体 flammablesolid 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 体,但不包括已列人爆炸品的物品。 3. 3 易于自燃的物质 spontaneouslycombustible 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质。 3. 4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contactwateremitflammablegases 遇水作用易变成自燃物质或放出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物质。 3.5 氧化性物质oxidizer 本身未必燃烧,通常因释放氧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3. 6 有机过氧化物organicperoxide 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振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1 SN/T3103—2012 3.7 氧平衡oxygenbalance 一种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燃料和氧的比。它是根据化合物的实验式或分子式,以碳完全转化成二氧 化碳和氢转化为水所需的氧的分子数来计算的。 4分类 4.1危险货物分类 4.1.1按危险货物具体的危险性或最主要的危险性分成9个类别。有些类别再分成项别。类别和项 别的号码顺序并不是危险程度的顺序。 4.1.2 第1类:爆炸品包括: -1.1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项:有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项: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进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 的物质和物品; —1.4项: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一1.5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4.1.3第2类:气体包括: -2.1项:易燃气体; —--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 2.3项毒性气体。 4.1.4第3类:易燃液体 4.1.5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包括: 一4.1项: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及退敏爆炸品; 一4.2项:易于自燃的物质; -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4.1.6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包括: —5.1项:氧化性物质; 一5.2项:有机过氧化物。 4.1.7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包括: -6.1项:毒性物质; 6.2项:感染性物质。 4.1.8 第7类:放射性物质。 4.1.9 第8类:腐蚀性物质。 4.1.10 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5危险性初筛分类程序 5.1爆炸性质的物质的初筛分类程序 5.1.1初筛分类程序可用于被怀疑具有爆炸性质的新物质。考虑4.1项自反应物质或5.2项有机过 氧化物的爆炸性质时,可参见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与标准手册》第二部分和附录 2 SN/T3103—2012 第5.1节。它不适用于为产生实际爆炸或烟火效果而制造的物质。 5.1.2爆炸性质与分子内存在的某些原子团有关,这些原子团会起反应使温度或压力非常迅速地升 高。初筛分类程序的目的是确定是否存在这些活性原子团和迅速释放能量的潜力。若初筛分类程序确 定物质具有爆炸性,那么应适用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与标准手册》第一部分第 10.3节的第1类认可程序。 注:如果有机物质的分解热少于800J/g,则不需要进行试验系列1类型(a)传播爆炸试验,也不需要进行试验系列 2类型(a)爆炸冲击敏感度试验。 5.1.3在下列情况下,不需要应用第1类爆炸品的认可程序: a)分子里没有与爆炸性相关的原子团。 表1举例列出了可能显示爆炸性的原子团: 表1有机物质中显示爆炸性的原子团举例 结构特征 例子 C-C不饱和 乙炔;乙炔化物:1,2-二烯类 C-金属;N-金属 格利雅试剂;有机锂化物 相邻氮原子 叠氮化物;脂族偶氮化物;重氮盐类:肼类;磺酰肼类 相邻氧原子 过氧化物;臭氧化物 N-O 羟胺类:硝酸盐;硝基化物;亚硝基化物;N-氧化物;1,2-恶唑类 N-卤原子 氯胺类;氟胺类 O-卤原子 氯酸盐;过氮酸盐;亚碘酰化物 b) 物质中含有具有爆炸性的含氧原子团,而计算出的氧平衡少于一200。 氧平衡是针对如下化学反应而计算的: C,H,O+[r+(y/4)-(/2)JO2rCO2+(y/2)H,O 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2+% 氧平衡=-1600× (1) M 式中: 化合物C.H,O中的碳原子的数目; r 化合物C,HO.中的氢原子的数目; 化合物C.H,O,中的氧原子的数目; M-化合物C,H,O.的分子量; c)有机物质或有机物质的均匀混合物含有具有爆炸性的原子团但分解热低于500J/g,放热分解 起始温度低于500℃(此温度限制是为了防止将程序适用于不具有爆炸性但在500℃以上时 会慢慢分解释放出超过500J/g热量的众多有机物质)。 可以用适当的量热方法测定分解热,例如差示扫描量热法或绝热量热法来估计。在使用这种方法 时,如有下列情况对结果的解释应特别小心: ·对混合物进行取样和试验; ·试样容器的材料可能影响结果; 吸热紧接着放热; . 成分的蒸发会降低放热性(通常应当使用密封的试样容器); 3 SN/T31032012 ·存在空气可能重大地影响测量的分解能; 。成分和产品的比热差别很大; 。使用快速加热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时,加热率通常应为2K/min至5K/min)。 如果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外推的开始温度界定为在波峰上升边斜率最大点所划的切线与外推基 线的交点。 d)对于5.1项无机氧化性物质与有机物质的混合物,无机氧化性物质的浓度; 。按质量低于15%,如果划入I类包装(高度危险)或Ⅱ类包装包装(中等危险); 。按质量低于30%,如果划入Ⅲ类包装(低度危险)。 5.1.4当物质是含有任何已知爆炸品的混合物时,应适用第1类认可程序。 5.2 易燃固体(第4类)物质的初筛分类程序 5.2.1自反应物质(4.1项) 在下列条件下,不必适用自反应物质的分类程序,具体程序见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与标准手册》第20.4节: a)分子中没有与爆炸性或自反应性有关的原子团;表1和表2举例列出了这样的原子团。 表2 有机物质中显示自反应特性的原子团举例 结构特征 例子 相互作用的原子团 氨基腈类;齿苯胺类;氧化酸的有机盐类 S=0 磺酰卤类磺酰氰类;磺酰肼类 P-0 亚磷酸盐 绷紧的环 环氧化物;氮闪啶类 不饱和 链烯类;氰酸盐 b)对于单一的有机物或有机物的均匀混合物.估计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大于75℃,或者分解热小 于300J/g。起始温度和分解热可以角适当的量热方法来估计(参见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 输的建议书试验与标准钜册》20.3.3.3条款)。 5.2.2易于自燃的物质(4.2项) 5.2.2.1如果生产或运输过程中的经验表明物质在正常温度下接触空气不会自发着火[已知该物质在 室温下长时期(在许多天里)保持稳定],那么不必适用发火固体和液体的分类程序, 适用自热物质的分类程序。例如:格鲁沃烘箱试验(GrewerOventest),见

.pdf文档 SN-T 3103-2012 化学品危险性初筛分类程序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3103-2012 化学品危险性初筛分类程序 第 1 页 SN-T 3103-2012 化学品危险性初筛分类程序 第 2 页 SN-T 3103-2012 化学品危险性初筛分类程序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09:15:0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