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2995—2011 总甘油测定标准试验方法 气相色谱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free and total glycerin in B-100 biodiesel methyl esters by gas chromatography 2011-09-09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2995—2011 言 前 本标准根据GB/T1.1一2009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等同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6584-08《B-100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中游离甘 油和总甘油测定标准试验方法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峰、李丹、谭智毅、叶庆赞、吴序锋、郑建国。 I SN/T2995—2011 B-100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中游离甘油和 总甘油测定标准试验方法 气相色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B-100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中游离甘油和总甘油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B-100 夜甲酯中的游离甘油和总甘油的含量。 本标准测定范围为:游离甘油为0.005%~0.05%(质量分数):总甘油为0.05%~0.5%(质量分 数)。本标准不适用于从月桂油(如椰子油和棕榈仁油)中得到的植物油脂肪酸甲酯。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生物柴油biodiesel 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衍生化得到长链脂肪酸甲酯组成的燃料 2.2 甘油酯bondedglycerin 由甘油单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分子 组成的甘油酯。 2.3 总甘油totalglycerin 游离甘油和甘油酯的总量。 3方法提要 用N-甲基-N-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MSTFA)对样品进行硅烷化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采用两种内标物和四种标准物质进行校正。甘油单酯、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分别用单油酸甘油酯、二油 酸甘油酯和三油酸甘油酯的线性校准曲线计算。对于单甘油酯、二甘油酯和三甘油酯采用平均换算因 子来计算样品中的甘油酯含量。 4仪器设备 4.1 色谱系统一气相色谱法的术语和相互关系 4.1.1气相色谱(GC) 系统具备表1所示的操作条件。 1 SN/T2995—2011 表1操作条件 进样口 冷柱头进样口 进样量 1 μL 柱升温程序 初始温度 50 ℃ 保持1min 速率1 15℃/min至180℃ 速率2 7℃/min至230℃ 速率3 30℃/min至380℃ 保持10min 检测器 类型 FID 温度 380℃ 载气 类型 氢气或氨气 50 ℃ 3 mL/min 注: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用仪器,因此不可能给出色谱分析的普遍参数。采用表内参数已被证明对测试是合 适的。 4.1.2 色谱柱 5%苯基二甲基聚硅氧烷交联键合柱。温度上限至少为400℃。柱长10m或15m,内径0.32mm, 膜厚0.1μm或等同或更好者。建议在进样口和分析柱之间安装一根(2~5)m长、0.53mm内径的保 留间隙,这样可以使用自动进样器,且可延长柱子的使用寿命。 4.2电子数据采集系统 4.2.1推荐采用具有可提供色谱数据的实时绘图和数显积分仪或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或电子积分仪 计算峰面积和保留时间。 4.2.2仪器设备必须具有多级内标校正计算功能,并能够计算每组数据的相关系数(r²),用内标法进 行数据处理。 5试剂和材料 5.1试剂纯度:本测试均采用分析纯试剂。其他级别的试剂在查明具有足够纯度、不影响检测准确性 的情况下允许使用。 5.2正庚烷。 5.3N-甲基-N-(硅三甲基)三氟乙酰胺(MSTFA)。 5.4吡啶。 5.5载气:高纯度氢气、氨气或氮气。 推荐采用分子筛或其他合适的吸附剂除去水分、氧气和烃类,采 用合适的压力以保证稳定的载气流速。 5.6微升注射器:100μL和250μL。 2 SN/T2995—2011 5.7 螺旋盖样品瓶:带有聚四氟乙烯(PTFE)瓶盖垫片,10mL。 6 仪器设备的准备 按照制造商或供应商的说明书安装仪器并老化柱子。将柱子出口连接到FID检测器入口,对系统 进行检漏。若发现漏气,拧紧或更换装置后重新检漏。 7 标准贮备液和标准工作溶液 7.1标准贮备液的配制 按表2所示配制标准溶液。将标准品直接称至容量瓶中(精确到0.1mg),用吡啶定容。配好的标 准贮备液在冰箱中保存。 表2 贮备液 化合物 CAS号 质量/mg 容量瓶规格/mL 甘油 56-81-5 25 50 9-十八烯酸(z)-2,3-二羟基丙酯(单油酸甘油酯) 111-03-5 50 10 1,3-二(9-十八烯酸)甘油酯(二油酸甘油酯) 2465-32-9 50 10 (z)-9-十八烯酸-1,2,3-丙三基酯(三油酸甘油酯) 122-32-7 50 10 (S)-(-)-1,2,4-丁三醇(内标物1) 42890-76-6 25 25 三奚酸甘油酯(内标物2) 621-71-6 80 10 7. 2 2标准工作溶液 用微量注射器分别移取一定量的标准贮备液于10mL样品瓶中,配制表3所示的5个浓度的混合 标准工作溶液。向每个标准工作溶液中加入100μL的MSTFA,盖上瓶盖摇匀,在室温下静置 15min~20min。最后向每个样品瓶中加入约8mL正庚烷,摇匀。 表3 标准溶液 单位为微升 标准溶液序号 1 2 3 4 5 甘油储备液 10 30 50 70 100 单油酸甘油酯储备液 20 50 100 150 200 二油酸甘油酯储备液 10 20 70 100 *0 三油酸甘油酯储备液 10 20 40 70 100 丁三醇储备液 100 100 100 100 100 三癸酸甘油酯储备液 100 100 100 100 100 7.3 色谱分析 若采用自动进样器,取-一定量的标准工作溶液至玻璃样品瓶中并密封,进行分析。 7. 4 标准化 标准工作溶液的测定与样品的分析条件相同。在冷柱头进样口注人1uL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后进 3 SN/T2995—2011 行分析,得到色谱图和峰积分报告。按照式(1)和式(2)计算每种物质的响应值之比(rsp)和质量之比 (amt,). rsp,=(A/A,) (1) 式中: rsp 物质的响应值之比; A 标准物质的峰面积; A, 内标的峰面积。 amt,=(W,/W,) -(2) 式中: amt 物质的质量之比; W. 标准物质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W. 内标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绘制每种标准物质的校正曲线,以响应值之比对质量之比作曲 7.5按照式(3)计算每种标准物质的相关系数 值应大于或等于0.99。若线性达不到上述要求, 重新校正或检查仪器的参数设置和硬件配置 ·(3) 式中: ..(4) ..(5) 式中: 标准物质的相关系数; 一质量比数据; 所有质量比数据的平均 Y一一对应的响应值之比数据: 一所有响应值之比数据 y 的平 7.6校正因子 每种标准物质的校正因子按式(6)进行计算: 会-[(]+ ...(6) 式中: A, 标准物质的峰面积: A 内标物的峰面积; Wx 标准物质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W. 内标物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ax 校正曲线方程的斜率; bx 校正曲线方程的截距。 8 样品分析步骤 8.1按表1中的参数设置仪器操作条件。称取样品约100mg(精确到0.1mg)至10mL样品瓶中,分 20min。样品瓶中加人约8mL正庚烷,摇匀。 4 SN/T2995—2011 8.2在冷柱头进样口注入1L经衍生化反应后的样液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图和峰积分报告。 8.3色谱峰的定性确证:通过与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对照进行确证。通过相对保留时间来确证其他 峰,如表4所示。根据碳数(CN)不同,单甘油酯、二甘油酯、三甘油酯得到分离。 表4 相对保留时间 化合物 采用的内标物 相对保留时间 甘油 1 0.85 (S)-(-)-12,4-丁三醇(内标物1) 1.00 2 0.76 2 0.83~0.86 1.00 2 1.05~1.09 2 1.16~1.31 寸间(RRT)分别为0.76,0.83~ 单甘油酯的计算。 置不同的缘故,峰与峰之间不能 为二甘油酯。三甘油酯同样按 碳数分离,用RRT为1.16~1.31的峰(CN为52,54 进行计算。 9计算和报告 9.1对色谱峰进行确证后,计算甘油、油单酯、甘油 二酯和甘油三脂的峰面积。用校正曲线进行计 算,如下: 游离甘油质量分数的计算 G-(W)[()-6) ..(7) W 式中: G 样品中游离甘油的质量分 A. 甘油的峰面积; Aial 内标物1的峰面积; Wal 内标物1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W 样品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ag 校正曲线方程的斜率: be 校正曲线方程的截距。 b) 各种甘油酯质量分数的计算: Gl;= ..(8) 式中: Gl 样品中各种甘油酯的质量百分数,%; Agll 各种甘油酯的峰面积; 5
SN-T 2996-2011 挥发性有机液体馏程的测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09:01: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