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2850—201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 protocol for viral 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VHs) 2011-07-01实施 2011-02-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2850—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病诊断手册2009版》第2.3.9章中病毒性出血 性败血症的方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人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隆英、张利峰、段宏安、史秀杰、徐哗、江育林。 SN/T2850—201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检疫技术规范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haemorrhagicsepticaemiavirus,VHSV)的检测,经 细胞分离到病毒后,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及测序等鉴定的检疫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的检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8088出人境动物检疫采样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F-2:蓝鳃太阳鱼细胞系 CPE(cytopathiceffect):细胞病变效应 DEPC:焦碳酸二乙酯 dNTP(deoxyribonucleosidetriphosphate):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 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乙二胺四乙酸 EPC:鲤鱼上皮瘤细胞系 FCS(fetalcalfserum):胎牛血清 HEPES: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 RTG-2:虹鳟鱼性腺细胞系 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Taq酶(TaqDNApolymerase):TaqDNA聚合酶 Tris[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三(甲基)氨基甲烷 VHSV(ViralHaemorrhagicSepticaemiavirus):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4仪器和设备 4.1超净工作台。 4.2生化培养箱。 4.3荧光倒置显微镜。 4.4冷冻离心机。 4.5一80℃超低温冰箱。 SN/T2850—2011 4.6 一20℃普通冰箱。 4.7 磁力搅拌器。 4.8 真空高压过滤器。 4.9 PCR仪。 4. 10 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4. 11 电泳仪。 4. 12 凝胶成像仪或紫外透射仪。 4. 13 酶标仪。 4.14 剪刀、镊子、离心管、PCR管和细胞培养器皿等耗材。 5试剂和材料 5.1万 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用于-RT-PCR时要用DEPC处理,除去RNA酶。 5.2VHSV参考株: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提供。 5.3抗VHSV的Ig(包被用):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单位提供, 5.4抗VHSV的抗血清和包被用Ig不是来源于同一种动物: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单位 提供。 5.5FITC(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标记的抗抗体:是抗5.4中所指动物的抗体。 5.6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抗体:是抗5.4中所指动物抗体。 5.7细胞生长液:含10%胎牛血清的-199-细胞培养液(含Earles.平衡盐的199培养基配制)(配制见 附录A)。 5.9无水乙醇,分析纯,使用前预冷到一20℃。 5.10反转录酶AMV:-20℃保存,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5.11 RNA酶抑制剂:一20℃保存,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5. 12 Taq酶:一20℃保存,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5.13DNAMarker2000。 5.14琼脂糖。 5.15引物: 正向引物F:5'-ATG-GAA-GGA-GGA-ATT-CGT-GAA-GCG-3 反向引物R:5'-GCG-GTG-AAG-TGC-TGC-AGT-TCC:C-3 该引物可以扩增VHS病毒日前已知的4个基因型所有毒株的N-基因的505个碱基片段(序列参 见附录B)。 5.16丙酮:分析纯。 5.170.05%吐温-80。 5.18pH8.5甘油生理盐水。 5.195%脱脂奶。 6采样 对有临床症状的鱼(参见附录C),如果是体长<4cm的鱼苗取整条鱼,4cm≤体长≤6cm的鱼苗 取内脏(包括肾);体长>6cm的鱼则取脑、肝、肾、脾牌。而对无症状的鱼的采样数量按GB18088的规定 采样。同样要取肾、脾和脑组织,成熟雌鱼还需取卵巢液。 2 SN/T2850—2011 7操作步骤 7.1细胞培养分离VHSV 7.1.1采用的细胞系 BF-2、RTG-2、EPC。BF-2细胞系对淡水分离到的VHSV是高度敏感的。建议同时采用包括BF-2 在内的两种细胞来培养分离病毒。 7.1.2样品处理 将样品置研钵中加入石英砂研磨,随后按1;10的比例将研磨好的组织样悬浮于含有 1000IU/mL青霉素和1000μg/mL链霉素的培养液中,于25℃下悬浮2h~4h或4℃下孵育过夜。 5000g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 7.1.3接种细胞单层 把已按1:10制备的组织匀浆上清液再作二次10倍稀释(用生长液或维持液稀释均可),即达到 1:100和1:1000组织上清稀释液接种到生长24-h内的长满细胞单层的96孔板。每个样品至少接 种2孔,每孔加0.1mL。试验中要有2孔阳性对照(接种VHSV参考株)和2孔空白对照(未接种病毒 的细胞)。后置于15℃~18℃培养。 每天用显微镜观察CPE,连续观察7_d。如果在7_d.内没有CPE出现,则还要用敏感细胞再盲传一 次。传代程序如下:将接种上述组织上清液的细胞培养物7-d-后冻融收集,5000g,4℃离心15min,离 心后取上清并作1:10和1:100稀释,接种到同种的长满单层的新鲜细胞中,再培养观察7d。 接种了被检匀浆上清稀释液的细胞板或者盲传后的细胞板中出现CPE,应立即取病毒悬液用下述 方法进行鉴定。如果仅有阳性对照出现CPE,样品经过接种细胞和盲传后均没有CPE出现,则结果判 为阴性。 如果阳性对照也未出现CPE则应换用新一批敏感细胞重新进行细胞分离培养。 7.2病毒鉴定 7.2.1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7.2.1.1在2cm²的塑料细胞培养板孔中或盖玻片上制备细胞单层,通常在22℃孵育24h即可达到 80%长满单层细胞。 7.2.1.2当准备好用作感染的细胞单层后,在传入细胞的当天或第2天,直接将10倍稀释的待鉴定的 病毒悬液接种到细胞培养孔。每个待鉴定的病毒分离物接种6孔。 7.2.1.3按7.2.1.2同样方法稀释并接种VHSV的2孔作阳性对照,其细胞培养液中病毒滴度要达 到5000PFU/mL10000PFU/mL。另2孔只加细胞培养液为阴性对照 7.2.1.4在15℃培养24h。 7.2.1.5孵育结束后,吸出细胞培养液,用0.01mol/LpH7.2的PBS漂洗1次,然后用冷的固定液 (见附录A)快速漂洗3次。 7.2.1.6每2cm²细胞单层用0.5mL固定液固定15min。 7.2.1.8用PBST(见附录A)清洗4次。 7.2.1.9用含0.05%吐温-80,0.01mol/LpH7.2的PBST把抗VHSV的抗血清按说明书稀释到工 3 SN/T2850—2011 作浓度。 7.2.1.10加人抗血清溶液,每2cm²孔加0.25mL。将加入抗血清的细胞单层在37℃湿盒内反应 1 h。 7.2.1.11用上述PBST缓冲液洗4次。 7.2.1.12用FITC标记的抗抗体稀释到工作浓度,每2cm²孔加0.25mL。在37℃下反应1h。该抗 抗体应是对应抗前面所用抗VHSV免疫球蛋白的。 7.2.1.13用PBST缓冲液漂洗4次。 显微镜观察。 7.2.1.15用10倍目镜和较大孔径的20倍~40倍物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应在阳性和阴性样品 中看得到预期的结果后才能进行其他样品的观察。阳性反应通常在细胞层上有特异的黄绿色荧光点; 阴性样品只有微弱的绿色背景。 7.2.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0.2mL。包被ELISA微量板。在4℃孵育过夜或者37℃反应1.5h2h。 7.2.2.2用含0.05%吐温-20的0.01mol/L的PBST冲洗4次。 7.2.2.3用5%脱脂奶(200μL/孔)封闭,37℃孵育1h。 7.2.2.4用上述PBST冲洗4次。 7.2.2.5加2%的无离子洗涤剂(TritonX-100或NonidetP-40)到待检的病毒悬液中做2倍或4倍系 列稀释。 7.2.2.6每孔加人100μL经2倍或4倍系列稀释的待检病毒,每个样品2孔。另将已知标准VHS病 毒(阳性对照)、正常组织样品(阴性对照)和细胞培养液(空白对照)也各加2孔。于37℃下和包被好的 抗VHSV抗体反应1h。 7.2.2.7用上述PBST洗4次。 7.2.2.8每孔加0.1mL用细胞培养液稀释到工

.pdf文档 SN-T 2850-201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检疫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2850-201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检疫技术规范 第 1 页 SN-T 2850-201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检疫技术规范 第 2 页 SN-T 2850-201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检疫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08:46: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