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2694—2010 牛胎儿毛滴虫检验方法 Protocol of detection for Tritrichomonas fetus in bovine 2010-11-01 发布 201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2694—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有关章节,参照了加拿大动物疾病研究所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立怀、王建华、陈本龙、霍蕾、侯艳梅 I SN/T2694—2010 牛胎儿毛滴虫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胎儿毛滴虫的病原鉴定和PCR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牛、牛精液中胎儿毛滴虫的检疫。也适用于牛场胎儿毛滴虫病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概述 胎儿毛滴虫(Tritrichomonasfetus)引起牛生殖道毛滴虫病,造成奶牛流产和不育。牛是胎儿毛滴 虫的自然宿主,猪、马、獐也可能是它的自然宿主。在肉牛群中,或在人工授精技术尚未广泛应用的地 方,该病仍然十分严重。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二类病。该病原体有三个血清型,分别是贝尔 检查传播。 4设备与器材 4.1采样管和吸球,采样管为中空的塑料长管,采样端钝,另一端可与吸球相连 4.2剪刀、记号笔、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吸水纸、桶、消毒液。 4.3生物安全柜。 4.4培养箱。 4.5普通生物显微镜。 4.6台式离心机。 4.7基因扩增仪。 4.8水浴锅。 4.9涡旋振荡器。 4.10冰箱。 4.11琼脂糖凝胶电泳仪。 4.12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5培养基及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 5.1胎儿毛滴虫运输培养基(TFTM)(见附录A.1)。 5.2胎儿毛滴虫培养基:Diamond培养基(见附录A.2)。 5.3吉姆萨染液(见附录A.3)。 1 SN/T 2694—2010 5.4裂解液(见附录A.4)。 5.5酚/三氯甲烷/异戊醇25:24:1。 5.63mol/L乙酸钠(见附录A.5)。 5.7TE缓冲液。 5.8阳性对照:由指定单位供应。 6样品采集 6.1公牛的阴茎包皮清洗液的采集 公牛用六柱栏保定,用绳子固定采样侧的后肢,剪短阴筒外面的阴毛,用清水洗净公牛的尿道口,并 用纸擦干。将采样管的采样端插入阴筒内,将另一端的吸球压扁,用10mL预热至35℃左右的生理盐 水反复冲洗,吸取冲洗液。取出采样管,迅速将冲洗液注入无菌15mL离心管中。将采样管放入消毒 液中。冲洗液静置15min~20min,用一次性吸管吸取底部液体1mL,分别注入两瓶TFTM中, 0.5mL/瓶。18℃~37℃条件下,尽快送至实验室。 6.2母牛的生殖道清洗液、阴道粘液的采集 母牛六柱栏保定,用清水洗净牛的外阴部,将采样管的采样端插人阴道内,用10mL预热至35℃ 左右的生理盐水冲洗,将另一端的吸球压扁并来回抽动,吸取阴道粘液。取出采样管,迅速将冲洗液注 部液体1mL,分别注入两瓶TFTM中,0.5mL/瓶。18℃~37℃条件下,尽快送至实验室。 6.3流产的胎儿样品采集 无菌采取胎儿的胃内容物1mL,0.5mL/瓶,分别注入两瓶TFTM中,18℃~37℃条件下,尽快 送至实验室。 6.4精液的采集 人工采集的新鲜或冷冻精液,取1mL置2瓶TFTM中,0.5mL/瓶。尽快送至实验室 7虫体的培养与镜检 1滴2滴沉淀物至载玻片上,不盖盖玻片,10×镜下观察。 7.2如未发现虫体,另取2滴~3滴沉淀物接种到含10mLDiamond培养基的试管中。接种时,应将 沉淀物接种在培养液的上层近液面处。37℃培养7d。 7.3分别在第2、4、5、7天从管底部取一滴检查。检查方法同7.1。 7.4发现虫体后,推荐用吉姆萨染液染色后观察。将待检样品取一滴,置于载玻片一端,用另一片载玻 片推成薄膜,室温下干燥,用甲醇固定2min,将载玻片浸人含吉姆萨染色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min。 取出后,吸干多余染液,在40×倍物镜下观察。 8虫体的鉴定 8.1形态学鉴定 胎儿毛滴虫是一种有鞭毛、呈梨状的真核原生动物。具有三根前鞭毛、一根后鞭毛和波动膜,体长 约8um~18um、宽4um~9um,呈活泼的蛇形运动。虫体前半部有核,有1个不易观察到的胞质体 2 SN/T 2694—2010 和副基体。有鞭毛4根,3根向前游离与体长相等;1根向后沿波动膜延伸,出虫体后成游离鞭毛。波动 膜有3个~6个弯曲。虫体中央有一条纵走的轴柱,起始于虫体前端,沿体中线向后延伸,其末端突出 于体后端。虫前端与波动膜相对的一侧有半月状胞口(参见附录B)。 8.2PCR鉴定 8.2.1引物序列 胎儿毛滴虫扩增引物序列见表1。 表1胎儿毛滴虫扩增引物序列 靶基因名称 序列号 引物序列 扩增片段大小/bp TFR3 5"-CGGGTCTTCCTATATGAGACAGAACC-3 5.8SrRNA基因 347 TFR4 5'-CCTGCCGTTGGATCAGTTTCGTTAA-3* 8.2.2虫体DNA的制备 取可疑虫体样品500uL,3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将沉淀用100μLPBS重新悬浮。加 100μL细胞裂解液,在涡旋振荡器上振荡10s混匀,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用等体积的 25:24:1的酚/三氯甲烷/异戊醇抽提样本。取上层水相到新离心管中。加等量冰冻异丙醇和0.1倍 体积的3mmol/L乙酸钠,置一20℃2h或过夜,沉淀DNA。12000r/min4℃离心10min,倒掉上清 10μLTE,备用。 取标准虫体作阳性对照。 也可采用等效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虫体DNA。 8.2.3PCR扩增 采用50μL反应体系。引物TFR3、TFR4终浓度为1.0μmol/L,10×PCR缓冲液5μL,dNTPs终 浓度为200umol/L,氯化镁终浓度为1.5mmol/L,热启动Taq聚合酶2U,模板(虫体DNA)5uL,无 菌去离子水补足体积至50uL。 循环参数:95℃10mm;94℃30s,67℃30s,72℃90s,40个循环;然后72℃延伸15min。 8.2.4结果观察 用1.5%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有无347bp大小的特异性条 带。如有必要应进行测序。序列参见附录C。 9PCR检测方法 送达实验室的样品,不经虫体培养,直接用PCR方法检测。操作程序同8.2。 10结果判定 10.1在连续7d培养观察中,任何一次镜检中发现病原,判定样品胎儿毛滴虫检测阳性。 10.2用PCR直接检测样品,若阳性对照成立,从样品检测结果为阳性,判定胎儿毛滴虫PCR检测阳 性,否则判定胎儿毛滴虫PCR检测阴性。 10.3如至第7天镜检仍未发现病原,PCR检测为阴性,判定样品胎儿毛滴虫检测阴性。 3 SN/T2694—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培养基和试剂 A.1胎儿毛滴虫运输培养基(TFTM) 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29.8 g 蒸馏水 1 000 mL 115℃高压后,冷却至56℃加入: 灭能牛血清 100 mL 青霉素 100000U 链霉素 1g 真菌抑制剂 2 mL 将培养基混匀后分装到10mL的灭菌试管中,每管5mL,置冰箱中冷藏,应2周内使用。 A.2 改良Diamond培养基 2 g 胰蛋白 酵母提取物 1g 0.5 g 麦芽糖 0.1 g 盐酸半胱氨酸 抗坏血酸 0.02 g 0.08 g 磷酸氢二钾 0.08 g 磷酸二氢钾 蒸馏水 90 mL 清(56℃加热30min)10mL。 青霉素G粉 100000U 0.1 g 硫酸链霉素 每管10mL分装。4℃保存备用。 A.3吉姆萨染液 吉姆萨色素 0.6 g 甘油 50 mL 甲醇 50 mL 将吉姆萨染料加人甘油中,于55℃~60℃下加热1.5h~2h后,再加甲醇50mL数天后过滤,即 为原液。使用时,将其稀释20倍作为工作液。 A.4细胞裂解液 100 mmol/L Tris-HCl pH8. 0 4 SN/T 2694—2010 25 mmol/L EDTA pH8. 0 0. 5 % SDS 0.1 mg/mL 蛋白酶K 3mol/L乙酸钠 A.5 冰乙酸调节pH值至5.2,加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00mL。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5

.pdf文档 SN-T 2694-2010 牛胎儿毛滴虫检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2694-2010 牛胎儿毛滴虫检验方法 第 1 页 SN-T 2694-2010 牛胎儿毛滴虫检验方法 第 2 页 SN-T 2694-2010 牛胎儿毛滴虫检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08:04: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