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0917--2010 代替SN/T0917·2000,SN/T0737---1997,SN/T0911—-2000 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 Method for the orgamoleptic examination on guality of tea for import and export 2010-05-27发布 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家质量监督验城检疫总局 数码防伪 SN/T 0917--2010 前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质感官审评评分方法》、SN/T0911-2000《进出11茶叶感官审评室条件》。 本标准整合了SN/T0917---2000、S.V/T0737--1997和SN/T0911---2000,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审评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增加了评茶用水的要求; 增加了黄茶、黑茶、袋泡茶、调味茶审评用具和操作方法; 增加了茶叶标准样和贸易成交样的定义; 一增加了其他茶类的评分方法; -增加了评茶杯碗的图片; 删除了抽样和原理; 修订了压制茶的定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连文钦、蔡知凌、陈荔银、江玲平、毕立新、陈迪、刘秀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0917—2000; -SN/T 0737--1997; -SN/T0911--2000。 SN/T 0917---2010 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 1范围 操作方法和评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茶叶中的基本茶类(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和再加工茶类(花 茶、压制茶、袋泡茶、调味茶)的品质感官审评。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月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茶叶品质感官项目 organoleptic examinatidm on quality of tea 由色、香、味、形等构成的茶叶外形和内质。 3.2 压制茶 compressed tea 在制茶过程中使用机械压制成型的沱茶、紧茶、饼茶、砖茶、圆茶等形状的茶叶。压制茶根据所采用 的原料可分为压制黑茶、压制红茶、压制绿茶、压制乌龙茶、压制白茶等。 3. 3 袋泡茶 bagtea 将茶叶或粉碎加工后的茶叶经包装机包入对滤纸、尼龙网袋或无纺织布袋的一种方便冲泡的小包 装茶叶。 3. 4 调味茶(加香茶) spicedtea 以茶叶为基础,经过添加少量的干水果粒等食晶或喷洒少量的食用香精,强化特殊风味和口感的茶 叶再加工产品。 3.5 茶叶标准样 standardsampleof tea 根据各类茶叶品质规格等级的要求制定的各类茶叶统-的实物标准样茶。是茶叶外形、内质、等级 等品质审评的参比物。茶叶标准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一定的时间限制,并有相应的茶叶外形、内质、 等级的质量指标文字描述。 1 SN/T 0917---2010 3. 6 茶叶贸易成交样 purchasesampleforteatrade 在茶叶国际贸易中,经买卖双方确认、作为成交计价和交货验收的实物依据 3.7 评台dry-teaexaminingtable 供审评茶叶外形用的平台。高85cm90cm宽60cm,长短视审评室及具体需要而定,放置茶叶 罐、茶样盘、天平等器具。要求台面光沾·无杂异味.通常漆成黑色。 3.8 湿评台 tea tasting table 供审评茶叶内质用的平台。高85cm90cm,宽60cm,长120cm,上置审评杯碗、汤匙、定时器等 器具。要求台面不渗水、沸水溢于台面不留斑痕,无杂异味,通常漆成白色或以不锈钢材料制作。 4审评室条件 4.1室外环境 茶叶感官审评室应设立在地势干燥,北向空旷无遮挡无放射光,周围无异气污染的安静场所。 4.2室内环境 4.2.1 基本要求 室内要求干燥、整洁、明亮,空气清新.无异味 4.2.2 噪声 噪声不超过45dB。 4.2.3 室内温度、相对湿度 室内温度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保持在70%士5%。 4.2.4 面积 面积最小不得小于15m²。 4.2.5色调 天花板、墙壁、地面由白色至浅灰色,相当于蒙赛尔中性7.0~8.5。 4.2.6 采光 4.2.6.1 自然光 利用北面自然光。前方无遮挡物、放射光:开窗面积大·使用无色透明玻璃,并保持清洁。 有条件的,可采用北向斗式采光窗,采光窗高2双,斜度30°,半壁涂以无反射光的黑色涂料;顶部 镶以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向外倾斜3°5°。 4.2.6.2人造光 当自然光线昏暗时,应使用人造昼光标准光源。安装在于评台上方,与台面距离1.0m~1.2m, 干评台工作面照度不低于10001x.湿评台工作面照度不低于7501x。光线均匀、柔和、无投影。 2 SN/T 0917-2010 5审评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5.1基本条件 身体健康,并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感常器官(指视觉、膜觉、味觉、触觉)正常,并具有良好的敏 5.1.1 感性。个人卫生习惯良好,无明显体味。 5,1.2有定的审评实践经验,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 5.1.3 审评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5.2要求 为保证评茶质量,要求审评员无不良嘴,曙酒、喷烟习惯。审评前1h内不抽烟,不吃油腻和率 辣食品,不涂抹有芳香气味的化妆品。在市评过程中,应经常用清水漱日,以消除口腔杂味及茶味。持 续评茶2h以上,应稍事休息,以恢复感官获劳。身体不适时不能参加审评检验。 6审评 6.1 感官审评的原理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程序,根据检验人员正需视觉、嘎觉、味觉、触觉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 6.2基本茶类审评 6.2.1 红、绿、白、黄茶,黑茶(散茶) 6.2. 1.1 评茶用具 6.2.1.1.1 评茶杯、碗(见图1):纯门瓷烧制,含杯碗厚度、大小和色泽应一致。 评茶杯:高65mm,外径66mm,内径62mm,容量150ml,具盖,盖上有--小孔,在杯柄对面 a) 一侧的杯口上缘有-星锯齿形或月牙形的小缺厂; b)) 评茶碗:高55mm,上外径95mm内径89mm,容量200mL。 图1红、绿、白、黄、黑茶评茶杯碗 3 SN/T 0917--2010 6.2.1.1.2评茶盘:无毒无味、不带静电的白色胶合板或塑料板,长、宽各230mm,边高30mm,盘的 角有缺口。 6.2.1.1.3叶底盘:黑色方形小木盘或白色撸瓷盘:黑色方形小木盘供审评红、绿、黄、黑茶类使用,白 色糖瓷盘供审评乌龙茶使用。叶底盘色调应-教: 6.2.1.1.4网匙:铜丝网制或不锈钢网制.底圆形 6.2.1.1.5唾茶桶。 6.2.1.1.6其他用具包括: a) 天平:感量0.1g; b) 计时钟或沙时计; c) 茶匙; d) 茶盏; e) 电水壶。 6.2.1.2 评茶用水 符合GB5749的要求。 6.2.1.3 操作方法 6.2,1.3.1 外形审评 根据不同茶类,用分样器或四分法从平均样品中分取试样约100g~180g,置于评茶盘中,将评茶 盘运转数次后检视茶叶外形 6.2.1.3.2 内质审评 称取3g已在评茶盘中混均的试样.置于评茶杯中,注满沸水,注水时开始计时,加盖浸泡5min 后,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依次审评其汤色、香气和滋味(必要时可冲泡二次,或双杯审评)。最后将杯中 的茶渣移入叶底盘中,检视其叶底。 6.2.1.4 审评内容 6.2.1.4.1 概述 品质审评因子主要包括外形(条索、净度、整碎、色泽)和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八项因子。对 照标准样或成交样茶,按照下列规定评比茶叶的外形、内质各项因子。并分别用GB/T14487中规定的 评茶术语表达。 6.2.1.4.2 工夫红茶 外形:评比条索、整碎、色泽、净度等 内质:评比香气、滋味、叶底(嫩度和色泽)等,汤色作为参考因子。 6.2.1.4.3 红碎茶 外形:评比重实程度、勾度、色泽和净度等。辜尖碎茶加评含毫量。 内质:评比滋味、香气、汤色及叶底嫩度、色泽等。其中以滋味的浓、强、鲜为主。 注:红碎茶可加乳审评。 6.2.1.4.4绿茶 品质审评因子与6.2.1.4.2相同, 4 SN/T 0917--2010 蒸青绿茶的审评要考虑其传统的“三绿品质”。主要审评其外形色泽和特殊的香气及滋味的鲜 爽度。 6.2.1.4.5白茶 外形:评比叶态、嫩度、色泽和净度等。 内质:评比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 外形中叶态、色泽和嫩度是白茶的重点审评因子。 6.2.1.4.6黄茶 外形:评比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四项因子。 内质:评比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四项因子,注重香气纯度、滋味的醇甜度。 6.2.1.4.7 黑茶(散茶) 外形:评比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四项因了,侧重条索和色泽两项因子。 内质:评比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四项因子,以香气、滋味为主,注意滋味的醇和陈香程度。 6.2.2 乌龙茶(青茶) 6.2.2.1 评茶用具 6.2.2. 1.1 评茶杯、碗(见图2):纯白瓷烧制,各杯、碗厚度、大小和色泽应一致。 a) 评茶杯:呈倒钟形,高52mm,上口内径80mm,底径45mm,容量1

.pdf文档 SN-T 0917-2010 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0917-2010 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 第 1 页 SN-T 0917-2010 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 第 2 页 SN-T 0917-2010 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06:53: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