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0177—2011 代替SN0177—1992 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 芽孢杆菌计数方法 Method for enumeration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in food for export 2011-09-09 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017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N0177一1992《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SN0177一199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变更为推荐性标准; 一检测方法部分参考了ISO7937:2004《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 产气荚膜梭状芽抱杆菌计 数菌落计数技术》内容,在标准中增加乳糖-亚硫酸盐试验作为确证试验,减除了含卵黄的 TSC琼脂和PY培养基的使用; 补充了商品化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鸣、韩伟、谢小珏、王赢、陈立 SN/T 0177—2011 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 芽孢杆菌计数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的计数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N/T1538.1培养基制备指南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 SN/T1538.2培养基制备指南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 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细菌菌落生长呈现黑色特点(亚硫酸盐降解为硫化物而形成黑色沉淀 物,并使菌落呈现黑色),分解乳糖产酸产气,48h内能液化明胶的细菌。 4设备和材料 4.1无菌吸管:1.0mL和10.0mL,分刻度分别为0.1mL和1.0mL。 4.2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4.3均质器及均质袋(或均质杯)。 4.4恒温培养箱或厌氧培养箱:37℃土0.5℃。 4.5恒温水浴锅:46℃土0.5℃。 4.6厌氧发生装置。 4.7放大镜和(或)菌落计数器。 4.8光学显微镜10×~100×。 4.9冰箱:2℃~8℃。 4.10天平:感量0.1g。 4.11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compactl。 1)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产品的商品名。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品 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的产品。 1 SN/T 0177—2011 5培养基和试剂 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分析实验室用水。 5.1亚硫酸盐-环丝氨酸琼脂(SC):见A.1。 5.2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见A.2。 5.3乳糖亚硫酸盐培养基(LS):见A.3。 5.4缓冲动力-硝酸盐培养基:见A.4。 5.5亚硝酸盐检测试剂:见A.5。 5.6锌粉。 5.7乳糖-明胶培养基:见A.6。 5.8蛋白陈水:见A.7。 VITEK2ANI生化鉴定卡2)。 6 检验程序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程序见图1。 检样 25g(或25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择2个到3个适宜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取1mL接种SC琼脂 计数黑色菌落 动力-硝酸盐试验 LS培养基 VITEK compact 乳糖一明胶试验 计算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数 报告 图1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检验程序 2) 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产品的商品名。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品 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的产品。 2 SN/T 0177—2011 7操作步骤 7.1样品的稀释 7.1.1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g(mL)放人无菌均质器或均质袋中,加人225mL蛋白陈水,均质,制 成1:10样品匀液。 7.1.2吸取1:10样品匀液1mL,加人到9mL蛋白陈水中,混合均匀,制成1:100样品匀液。必要 时,按此法将样品作进一步的10倍递增稀释。 7.2接种与培养 品匀液加人到两个无菌平皿内。 7.2.2将10mL~15mL维持在44℃~47℃的SC琼脂倾注平皿,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待培养 基凝固后,再覆盖上10mLSC琼脂,待其完全凝固。 7.2.3翻转平板,放人厌氧罐或其他适宜容器中,厌氧环境下37℃士0.5℃下培养20h士2h。培养 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平板颜色过黑。 7.3平板计数 7.3.1选取菌落数<150CFU的平板,计数每个平板上的黑色菌落数,记录稀释倍数。 7.3.2每个平板挑取5个典型或可疑菌落(小于5个时应全部挑选)进行确证。 7.4乳糖-亚硫酸盐试验确证 7.4.1接种 将SC琼脂上的典型或可疑菌落接种到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厌氧环境下37℃士0.5℃下培 养18h24h。以无菌吸管移取硫乙醇酸盐培养物5滴加入到乳糖-亚硫酸盐(LS)培养基中。46℃水 浴中需氧条件下培养18h~24h。 7.4.2观察 观察倒管内有否气泡产生及试管底部是否变黑(亚硫酸铁沉淀),若倒管中四分之一以上充满气体 并且有黑色沉淀物则可判定为阳性。当倒管中产生的气体不足四分之一时,立即以无菌吸管从先前的 LS培养基中吸取5滴加到另一LS培养基试管中,46℃水浴培养18h~24h,再次观察结果。 7.4.3判读 在SC培养基中形成黑色菌落,同时LS培养基中反应阳性的细菌,可确认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 菌,除此之外应视为阴性。 7.5动力-硝酸盐试验和乳糖-明胶液化试验确证 7.5.1纯化 将SC琼脂上的典型或可疑菌落接种到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厌氧条件下37℃土0.5℃培养 0.5℃培养18h~24h,获得纯培养菌落。如有必要,可重复上述步骤,以获得完全分离的,典型的黑色 菌落。 3 SN/T 0177—2011 7.5.2接种 将挑取的纯菌落分别穿刺接种缓冲动力-硝酸盐培养基和乳糖-明胶培养基,厌氧条件下37℃土 0.5℃培养24h。 7.5.3动力-硝酸盐试验观察 在透射光下检查缓冲动力-硝酸盐培养基试管中细菌沿穿刺线生长情况,有动力的菌株沿着穿刺线 呈扩散生长;没有动力的菌株,仅沿穿刺线生长。分别加0.5mL试剂甲与0.2mL试剂乙于缓冲动力 硝酸盐培养基中以检查亚硝酸盐的存在。出现橙红色者,表明有菌株将硝酸盐还原成了亚硝酸盐。若 15min内未出现颜色变化,则添加少许金属锌粉,放置10min。如果加锌粉后出现橙红色,表明菌株不 能还原硝酸盐。若出现微弱的亚硝酸盐反应(如:浅粉色)则应排除,因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反应 比较剧烈而且迅猛。 7.5.4乳糖-明胶试验观察 发现产气和培养基变黄色,表明乳糖发酵并产酸。将试管置5℃冷却1h,检查明胶液化情况。若 培养基仍为固态,则需37℃土0.5℃再培养24h,再次检查明胶是否液化。 7.5.5判读 在SC琼脂上形成黑色菌落,无动力的,通常会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分解乳糖产酸产气,48h 内能液化明胶的细菌,确认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7.6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确证 如选择VITEKcompact,可从SC平板上挑选可疑菌落,用生理盐水制成浊度适当的菌悬液,使用 VITEK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7.7判定 任何符合7.4.3或者7.5.5的判读确证或者经7.6的鉴定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菌落,确认 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8结果报告 样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计数,基于被证实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菌落的百分数。 例如:10-4稀释的平板中,平均有85个菌落,由2个平板上选取的10个菌落中,有8个被证实为产 气荚膜梭菌,那么每克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数,即为85×(8/10)X10000=680000CFU。 根据计算结果报告检样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数/g(mL)。 4 SN/T 0177—20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培养基和试剂3 A.1亚硫酸盐-环丝氨酸(SC)琼脂 A.1.1基础培养基 15.0 g 胰蛋白 酵母膏 5.0 g 5.0 g 大豆陈 1.0 g 焦亚硫酸钠(Na2SzO) 1.0g 柠檬酸铁铵 琼脂 9.0 g~18.0 g A.1.2D-环丝氨酸溶液 溶解4gD-环丝氨酸于100mL水中,过滤除菌。存放于3℃士2℃,4周内用完。 A.1.3制备 将基础培养基各成分加热溶解在1000mL水中,调节pH使灭菌后室温下pH7.6士0.2,分装到适 宜容量的烧瓶中,121℃高压灭菌15min。倒平血前,将100mL基础培养基冷却到44℃~47℃,加过 滤除菌的D-环丝氨酸溶液1mL。 当SC琼脂培养基平板被用来作纯化菌落时(动力-硝酸盐试验和乳糖-明胶试验)时,可直接取 15mL冷却到44℃~47℃的基础培养基倾注平板 存放于5℃±3℃,可保存2星期。 A.2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 15.0 g 胰酪陈 0.5 g L-胱氨酸 5.5 g D-葡萄糖 酵母膏 5.0 g 氯化钠 2.5 g 0.5 g 硫乙醇酸钠(或硫乙醇酸) 刃天青 0.00

.pdf文档 SN-T 0177-2011 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计数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0177-2011 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计数方法 第 1 页 SN-T 0177-2011 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计数方法 第 2 页 SN-T 0177-2011 出口食品中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计数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2 06:42: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