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1.100.10 YS Q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965—2014 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Determinator for the reactivity to carbon dioxide of prebaked anode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luminium 2015-04-01实施 2014-10-14发布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YS/T 96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炯、冯绍杰、仓向辉、于易如、高守磊、陈洪。 1 YS/T965—2014 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88 3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0066.1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10066.4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 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YS/T63.12—2006 第12部分:预焙阳极CO反应性的测定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质量损 失法 3设备原理 设备原理采用YS/T63.12一2006的规定。 4技术要求 4.1仪器组成 4.1.1主要部分 仪器由测试部分、升降部分、电气控制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1 YS/T 965—2014 说明: 测试部分; 2 -升降部分; 3- 电气控制部分。 图1炭块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组成示意图 4.1.2 测试部分 4.1.2.1 组成 测试部分由加热炉、进气管、预热管、料盘、热电偶、炉盖组成,如图2所示。 说明: 1 一加热炉; 2- 一进气管; -预热管; 料盘; 4- 5- 热电偶; 6- 炉盖。 图2炭块二氧化碳反应性测试部分结构示意图 2 YS/T 9652014 4.1.2.2加热炉 4.1.2.2.1用来给试样加热,底部应采用封闭结构,只留进气孔。 4.1.2.2.2发热元件应易于更换。 4.1.2.2.3最高加热温度≥1000℃;工作区高度≥120mm;直径≥140mm;炉膛尺寸为170mm× 400mm。 4.1.2.2.5炉膛内胆:由GH600、0Cr25Ni20或具有同等耐热性及耐氧化性的材料制成,对炉丝起保护 作用,同时对试验部分起封闭作用。为保证发热效率和减少热量滞后,发热元件与炉腔之间的距离应小 于4mm。 4.1.2.3进气管 由石英、耐高温陶瓷或耐热钢制成。 4.1.2.4预热管 用陶瓷制成,对通人炉膛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预热。 4.1.2.5料盘 用来放置样品和收集产生的灰尘,由GH600、0Cr25Ni20或具有同等耐热性及耐氧化性的材料制 成,料盘为直径(156土1)mm的盘状,中间隔开,可以一次放两件样品,沿高22mm。 4.1.2.6热电偶 热电偶采用N型,工作量程为0℃~1000℃,I级精度,或具有同等测温精度的其他型号热电偶。 应使用检定合格的热电偶。 4.1.2.7炉盖 用来封闭炉膛,并固定料盘、热电偶。在醒目处标不易脱落的高温警告标志。为保证炉膛保温效 果,炉盖应设计自适应机构,使炉盖下降到炉体上后能够完全接触。 4.1.3升降部分 升降部分主要由气缸或电机与直线导轨构成。应能匀速平稳地将炉盖及料盘由上至下放人加热炉 的恒温区中间;取样时,应能匀速平稳地将试样架由下至上取出。 4.1.4电气控制部分 4.1.4.1电气控制部分技术要求 电气控制部分应安装在封闭的箱体内制成控制柜,控制柜通过导线与外部连接。技术要求如下: a) 控制方式:可采用自动或手动控制; b)操作控制方式:采用触摸屏或机械按键; c) 宜选用耐高温电缆,所有电缆应标有明显线号; d)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α。 4.1.4.2控温元件 温控器:控制加热炉温度,精度0.1级。 3 YS/T965—2014 4.1.4.3控制面板显示功能 实时显示测温点温度和试验步骤。 4.1.4.4安全保护 4.1.4.5气动控制 4.1.4.5.1减压阀及压力表:准确度等级不大于1.5级,量程为0MPa~1MPa。安装前应送到相关部 门检定,合格后再安装。工作时,应调节二氧化碳气压到0.2MPa,并能在试验过程中稳定在(0.2土 0.02)MPa. 4.1.4.5.2气体流量计:流量计工作压力不小于0.2MPa,准确度等级不低于4%,量程不低于250L/h。 安装前应送到相关部门检定,合格后再安装。在试验过程中稳定在(200士6)L/h 4.2测定仪能耗指标 4.2.1试验用电单耗 设备在单次试验的整个试验周期内所消耗的电能。试验用电单耗d,≤13kW·h。 4.2.2炉体表面温升 加热炉在960℃的热稳定状态时,炉体外表而指定范围内任意点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炉体表 面温升≤80℃。 4.2.3升温时间 在额定电压下,经过充分干燥,从冷态加热到960℃的时间。升温时间≤90min。 4.2.4空炉损耗功率比 空炉损耗功率和额定功率的比值,要求≤27%。 4.3仪器工作环境条件 不能在有强烈震动的场合(如带有大型电机、振动成型机或风机的厂房、有大型运输车的公路旁等) 进行试验。 5检测方法 5.1工作区温场 5.1.1工作区位置选择原则:试验时试样位于工作区中央。 5.1.2测量温度为550℃和960℃。 5.1.3加热炉工作区的温度均匀度、稳定度的测量和计算按GB/T10066.4的有关规定执行。5点测温 点分别位于工作区垂直中心上的上、中、下3点以及对角线右上角和左下角,测温点位置如图3所示。 4 YS/T965—2014 单位为旁米 $140 控温点 图3测温点位置示意图 5.1.4控温偏差用5.1.3中控温点C上所测得的温度按式(1)计算: 0x=0-0 ·(1 ) 式中: pe—--控温偏差,单位为摄氏度(℃); 。一一控温偶测得的温度读数修正后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6,一一试验温度(550℃和960℃),单位为摄氏度(℃)。 5.1.5测试报告格式参见附录A。 5.2热电偶安装位置 将装有试样的料盘悬挂于挂钩上,测量热电偶测温端距试样上表面的距离。要求测温端距试样上 表面为(10士0.5)mm。 5.3二氧化碳压力及流量 将测定仪与合格的二氧化碳气源连接,将压力表显示值调整为0.2MPa,流量计显示值调整为 200L/h。观察5min,压力波动需不大于士0.02MPa,流量波动需不大于土6L/h。 5.4测定仪能耗指标 5.4.1测试工况 测试应在仪器处于正常试验工况下进行。 5.4.2测试时间 检测测试时间为一个试验周期。

.pdf文档 YS-T 965-2014 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S-T 965-2014 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第 1 页 YS-T 965-2014 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第 2 页 YS-T 965-2014 铝用预焙阳极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仪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13 04:28: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