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60 YC X85 备案号:44823—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YC/T491—2014 复烤产品包装 内衬聚乙烯薄膜袋 Package of redried products--Inner liner bag of polyethylene film 2014-03-24发布 2014-04-15实施 国家烟草专卖局 发布 YC/T 491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烟用材料分标委(SAC/TC144/SC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天昌国际烟草有限公司、 广东韶关烟叶复烤有限公司、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蚌埠蓝天塑料 包装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德功、陈宸、汪海生、陈连芳、吴晓梅、钮玉林、杜阅光、罗海燕、李波、周业孝、 高顺利、张建。 1 YC/T491—2014 复烤产品包装内衬聚乙烯薄膜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烤产品包装用内衬聚乙烯薄膜袋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抽样、测定方法、检验规 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烤烟叶叶片、烟梗、碎片、碎末(成品)包装用内衬聚乙烯薄膜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QB/T235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内衬聚乙烯薄膜袋innerlinerbagofpolyethylenefilm 由聚乙烯吹塑薄膜制成的,置于瓦楞纸箱或麻袋内用于包装复烤产品的袋子。 4技术要求 4.1J 原料要求 内衬聚乙烯薄膜袋应使用全新聚乙烯料生产,禁止使用回收料;其添加剂应符合GB9685的规定。 4.2外观与异味 内衬聚乙烯薄膜袋应无异味;整袋应无色透明、无杂质、无污迹;不应存在气泡、缩孔、裂纹等影响使 用的缺陷。 4.3物理指标 内衬聚乙烯薄膜袋的物理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1 YC/T491—2014 表1物理指标 指标 单位 要求 长度、宽度、高度偏差(纸箱用内衬袋) % ≤3.0 外形尺寸偏差 长度、宽度偏差(麻袋用内村袋) % ≤2.0 标称值 0.030~0.080 mm 厚度 极限偏差 mm 010'0> 平均偏差率 % 热合强度 N/15 mm ≥8.0 拉伸强度 MPa ≥14.0 断裂标称应变 % ≥280 4.4卫生指标 内衬聚乙烯薄膜袋的卫生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卫生指标 指 标 要求 蒸发残/(mg/L) 4%乙酸,60℃,2h 65%乙醇,20℃,2h ≤30 正乙烷,20℃,2h 09> 高锰酸钾消耗量/mg/L) 水,60℃,2h ≤10 重金属(以Pb计)/(mg/L) 4%乙酸,60℃,2h ≤1 5抽样 5.1检验批 以一次交货的同一批次、同一规格、同一工艺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最大批量为10000条。 5.2交收检验的抽样 抽样方案由供需双方根据质量控制要求确定。 5.3型式检验的抽样 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3个包装单元,从每个包装单元中随机抽取5条内衬聚乙烯薄膜袋,3份共 15条,然后将3份样品分别包装并编号送实验室,作为测定技术指标的实验室样品,其中,1份作为测定 样品,另外两份作为复检样品备用。 各类指标试料的制备按照第6章的规定进行。 2 YC/T491—2014 6测定方法 6.1测定条件 除外观与异味、卫生指标外,其他项目应按GB/T2918的规定在温度(23土2)℃下平衡至少4h,并 在此条件下进行测定。 6.2外观与异味检验 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目测,并闻其气味。检验在抽样时进行。 6.3物理指标检验 6.3.1外形尺寸的测定 将1个样品袋摊平,袋子长、宽、高部位用分度值为1mm的钢板尺测量,在所需测量部位的两个端 面内侧各测3次,取与标称值偏差最大的值为测量结果。 尺寸偏差以测量结果与标称值之差的绝对值和标称值的比值表示,精确至0.1%。 6.3.2厚度及厚度极限偏差、厚度平均偏差率的测定 按GB/T6672的规定进行,厚度测量仪的精度为1μm或更高。 分别从3个样品袋的侧面(或底面)裁取1条宽约15mm、长约300mm的试料,按等分长度的方法 各测10个点,以30个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所测厚度值,精确至0.001mm。 厚度极限偏差以所测30个值与标称值之差的绝对值最大值表示,按式(1)进行计算,结果精确至 0.001mm △S=| Smx(或 Smin)-S。I ·(1) 式中: AS A 厚度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mm); Smax一一实测厚度的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 Smin一一实测厚度的最小值,单位为毫米(mm); S。一厚度标称值,单位为毫米(mm)。 厚度平均偏差率以所测厚度值与标称值之差的绝对值和标称值的百分比表示,按式(2)进行计算, 结果精确至1%。 ......(2) S. 式中: A.S 5-一厚度平均偏差率,用%表示; 3——平均厚度,单位为毫米(mm); S。-厚度标称值,单位为毫米(mm)。 6.3.3热合强度的测定 按QB/T2358进行,试验速度为(300士20)mm/min,夹具间距为50mm。 从至少3个样品袋的热合部位裁取10条宽(15士0.1)mm,展开长(100士0.1)mm的试料进行测 试,热合部位不断而试料断时,热合强度以试料断裂时载荷计。以10个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精 确至0.1N/15mm 3 YC/T491—2014 6.3.4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的测定 按GB/T1040.3的规定进行。试样为2型,宽为15mm,长为150mm,夹具间距为100mm,试验 速度(空载)为(500士50)mm/min。 从3个样品袋不同部位(纸箱用袋应包含底面部位)裁取横向和纵向试料各5条,进行测试,分别得 出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以30个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分别精确至0.1MPa和1%。 6.4卫生指标检验 按GB/T5009.60的规定进行。 7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产品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7.1.2 交收检验的检验项目及判定复检规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7.1.3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4章的内容。 7.1.4 有下列情况之-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按年度进行一次检验; d)j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使用过程中,若出现交收检验项目以外的质量问题,或因质量问题供需双方出现争议时; 国家或行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合同规定时。 g) 7.2 判定、复检规则 7.2.1总则 在进行合格判定时,有效数字应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 7.2.2单项判定 若某项测定结果符合第4章规定时,则判该项指标合格。 7.2.3复检规则 除外观与异味指标外,其他指标中若某项测定结果不符合第4章规定时,应从备用复检样品中取 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则判该项指标不合格。若复检结果合格,应从另外 份备用复检样品中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二次复检,最终以二次复检结果为准。 7.2.4批判定 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产品不符合4.1、4.2的任一项规定; 一卫生指标中任一项不合格; 长度偏差、宽度偏差、高度偏差、厚度标称值、厚度极限偏差、厚度平均偏差率、热合强度、拉伸 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不合格。 4 YC/T 4912014 8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8.1包装 外包装一般采用塑料袋或塑料编织袋,每包装单元产品数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应以方便运输、 不损伤产品为原则。 8.2 标志 每包装单元内应附有合格证,合格证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 执行标准、检验员章等,每批产品应有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单。 8.3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外包装完好,防止碰撞挤压及日晒雨淋,不应与挥发性溶剂和腐蚀性物品混 运,装卸时应小心轻放。 8.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内,堆码整齐,距热源不少于1m;不应与有毒、有异味、 易燃等物品同贮一处。贮存期限从生产之日起不超过1年。 5

.pdf文档 YC-T 491-2014 复烤产品包装 内衬聚乙烯薄膜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C-T 491-2014 复烤产品包装 内衬聚乙烯薄膜袋 第 1 页 YC-T 491-2014 复烤产品包装 内衬聚乙烯薄膜袋 第 2 页 YC-T 491-2014 复烤产品包装 内衬聚乙烯薄膜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13 03:46: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