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59. 100. 20 Q51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403—2014 石墨化增碳剂 Graphitizedrecarburizer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440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汨罗市鑫祥碳素制品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黎应和、刘洪波、陈惠、孙伟、仇金辉、张进莺、郑景须。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YB/T44032014 石墨化增碳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墨化增碳剂的粒度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运输及质 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焦为原料,经高温石墨化处理制备的供钢铁冶炼及铸造行业增碳用的石墨化增 碳剂,也适用于生产炭石墨材料的对碳含量和硫含量要求较高的原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29炭素材料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3521--2008石墨化学分析方法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719炭素材料及其制品的包装、标志、储存、运输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4526 炭素材料全硫含量测定方法 GB/T 24527 炭素材料内在水分的测定 YB/T5189 炭素材料挥发分的测定 3粒度规格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粒度可分为0~1mm、0.5mm~5mm、0.5mm~10mm、1mm~5mm和5mm~ 10mm等五个规格,也可由用户直接提出粒度规格要求。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产品呈灰黑色颗粒状,粒度较大时可见蜂窝状气孔。要求不得有目视可见的杂物。 4.2理化指标 4.2.1产品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低于本规定理化指标的产品,不进行分级,由供需双方协商。 表1理化指标 单位为% 灰分 挥发分 水分 硫 氮 固定碳 等级 ≤ 0. 15 0. 15 0. 2 0, 01 0. 002 特级 99. 7 0. 02 0. 015 级 99.5 0, 20 0.30 0. 3 - 99. 0 0, 50 0. 50 0. 5 0. 03 0.020 二级 三级 98. 5 0. 50 0.5 0. 05 0.030 1. 00 注:所有指标均为质量分数,除水分外其他均为干基。 1 YB/T4403-2014 4.2.2产品粒度含应占粒度规格范围的90%以上。也可根据用户对粒度含量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 5试验方法 5.1外观质量测定 于自然光条件下目视观察。 5.2粒度含量测定 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01g,用GB/T6003.1规定的标准试验筛筛分3min,然后对筛余物料进行 称量,计算粒度含量。 粒度含量按式(1)计算: P = (1- )×100% (1) 式中: P一一产品粒度含量,单位为百分含量(%);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1"筛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 5.3固定碳含量测定 按GB/T3521—2008中4.4条的规定进行。 5.4灰分含量测定 按GB/T1429的规定进行。 5.5挥发分含量测定 按YB/T5189的规定进行。 5.6水分含量测定 按GB/T24527的规定进行。 5.7硫含量测定 按GB/T24526的规定进行。 5.8含量测定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产品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用户有权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进行验收。 6.2试样的采取 袋装产品按系统取样方法取样。即把一批产品中的每个袋按一定顺序排列,按1一n的顺序平均分 成10个组(n为每批产品中的袋数,当n为非10的整数倍时,按大致相同的袋数分成10个组)。在每组 中随机选取一袋进行取样,每袋中的取样量相同。将所取样品合并混匀,作为该批产品的检测试样。 当一批产品中的袋数不足10时,应从每个袋中取样。取样时,将取样钎插入包装袋中部位置抽取试 样,插人深度不小于袋深的三分之一。每批产品取样量不得小于1kg。 6.3试样的制备 将所取样品倒在一个有足够强度和适当大小的正方形塑料薄膜或者牢固柔软的纸或布上,用翻滚法 反复混合均匀(翻滚15次以上)。用四分法缩取500g左右的试样两份,一份作分析试验用,一份留作备 样。 6.4小包装产品每100t为一批,一次交货不足100t的按一批计算;大包装产品每250t为一批,一次交 货不足250t的按一批计算。每批产品均应进行理化指标分析检验。 2 YB/T 44032014 6.5所检项目若有一项或几项不合格时,应从同一批样中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验仍不合 格者,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产品。 6.6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执行。 7包装、标志、购存、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7.1包装 7.1.1产品按包装形式分为小包装和大包装,小包装净含量分别为5kg、10kg、20kg、25kg、30kg;大包装 净含量为1000kg。 7.1.2包装袋要求牢固、整洁、防水。小包装产品外包装为编织袋或纸袋,内衬防水覆膜;大包装产品为 塑衬吨包编织袋。 7.1.3本规定以外的包装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7.1.4产品净含量允许差见表2。 表2净含量允许差 单位为千克 分类 项目 允许差 5 ±0. 10 10 ±0, 20 小包装 20 ±0. 40 25 ±0. 50 30 ±0, 60 大包装 1000 ±10. 0 7.2标志 大包装和小包装产品都应在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粒度、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或批号、产 品标准号、标识认可编号和防湿标志等内容。 7.3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和污染。 7.4运输 装车前必须对车槽彻底清理,货物要求捆扎牢固,苦好防雨篷布。 7.5质量证明书 按GB/T8719的规定执行。 YB/T4403—20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A.1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氮分析仪或氧氮分析仪测定石墨化增碳剂试样中的氮含量。 A.2原理 通过加料机构将试样置于石墨中,在氮气流中经脉冲电加热至2700℃以上的高温。试样中的 氮以氮气的形式逸出,并被载气(氮气)送入热导检测池。通过氮气和氮气在高精度热导检测器不同桥臂 上带走的热量的不同而给出与氮浓度相关的响应信号,仪器微处理器将响应信号转化为氮的百分含量输 出。 A.3试剂与材料 氮气,纯度99.999%。 A.4仪器与设备 A4.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A4.2烘箱:带有鼓风装置,并能保持温度在110℃土5℃范围内。 A4.3氮分析仪或氧氮分析仪或同等性能的氮含量测试仪器。 A,5试样的制备 A5.1将取得的石墨化增碳剂用研钵研磨至全部通过0.075mm的标准筛网,制取的样品量不得少于 2g. A.5.2过筛后的试样,在烘箱中于110℃士5℃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A.6分析步骤 A.6.1开启测试仪,预热30min。 A.6.2用有证标准物质校准仪器。 A6.3称取0.1g~0.2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石墨埚内。 A.6.4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定,一般重复测定两次,同时应做空白试验。 A.7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A.7.1读取仪器自动显示的数据。 A.7.2测量结果取其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数。修约按GB/T8170的 规定进行。 A.7.3同一实验室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20%。 A.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信息: a)试样名称及编号; 4 YB/T4403—2014 依据的标准; b) c) 试验结果; d) 试验中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与标准的任何偏差; e) f) 试验单位; 试验人员; g) h) 试验日期。

.pdf文档 YB-T 4403-2014 石墨化增碳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B-T 4403-2014 石墨化增碳剂 第 1 页 YB-T 4403-2014 石墨化增碳剂 第 2 页 YB-T 4403-2014 石墨化增碳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13 02:31:4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