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 080 H 33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 186—2014 代替YB/T186—2001 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试验方法 Method of the test for melting temperature of continuous casting mold powder 2014-10-14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 18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YB/T186--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增加了6.1试样除碳。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志宏、黄梅、仇金辉、卢春生、习常锁、朱国灵。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B/T186—2001。 YB/T1862014 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839.1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 GB/T16839.2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软化温度softeningtemperature 试样熔化并降至原始高度3/4时的温度。 3. 2 半球温度meltingtemperature 试样高度降至原始高度2/4时的温度。 3.3 流动温度flowingtemperature 试样高度降至原始高度1/4时的温度。 4原理 采用熔化温度测试装置,将制好的试样放入炉内,按设定的升温速率加热到试样熔化塌下,记录显示 屏上的试样变化高度及对应的过程温度。 5设备 5.1电加热炉 电加热炉为卧式管式炉,应具有温度调节和控制功能。炉壳内装有保温材料及发热体,炉膛内径- 般为:20mm~60mm,恒温带长度不小于10mm(炉温1300℃时,温度偏差为士2℃)。炉膛内为大气气 氛,如图1所示。炉体一端装有可调节的成像镜片和刻度屏或其他成像、显示装置。 5.2炉体支架 炉体支架装有轨道,支架一端安装有可伸向炉内恒温区的托架(被测试样放置在其前端的氧化铝或 铂金垫片上)和平行光源(提供成像光源)。炉体或托架可水平方向往返滑动。 5.3测温装置 测温装置由热电偶、温度显示及记录仪表组成。 用双(或单)铂热电偶控制和测量炉温。控温热电偶头部须安装在炉膛恒温区,测温热电偶头部安 1 YB/T186—2014 镜头架 炉体 支架 试样 图1熔化温度试验装置 装在被测试样下方。 按照GB/T16839.1和GB/T16839.2的要求规范使用热电偶。 5.4升温、控温部分 装有程序控温系统。 5.5制样器 试样模具由3mm厚的三块同样大小的不锈钢片叠合而成,用螺丝固定,其中上面两片有若干个直径 为3mm,深3mm的小孔。压样采用带弹簧的不锈钢小棒。 6试样制备 6.1试样除碳 对方坏连铸保护渣或含有膨胀石墨的保护渣试样需预先在600℃~700℃马弗炉中灼烧至少2h除 碳。 6.2制样 取试样5g~10g,在玛瑙研钵中研磨,研磨后粉末粒度应全部通过0.074mm的试验筛。制样时用无 水酒精调和试样,放在制样器中压实,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对个别难以压实的试样可加入少许糊精并用水调和试样。 6.3试样尺寸 直径×高=3mm×3mm。 6.4试样数量 每组试样不少于3个。 7试验步骤 7.1熔化温度标定 采用分析纯硫酸钾(熔化温度1067℃),制成标定试样并测定其熔化温度,用所测值与标准值 (1067℃)对比,以其差值校正被测试样的温度。 7.2熔化温度的测定 7.2.1打开电源给电炉加热升温,注意升温速度不能过快。 7.2.2当炉温升至600℃时,将制好的试样放在炉内测点上方的垫片上,打开光源,调节成像镜片和刻 度屏位置,记录试样成像达清晰时的原始高度。 7.2.3以每分钟15℃士2℃的速率继续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记录试样下降至原始高度3/4、2/4、1/4 2 YB/T186—2014 时对应的温度。 7.2.4以上工作也可以由计算机程序完成。 7.2.5连续测定多个试样时,应在炉温降至600℃以下放人下一个试样。 8结果表示 8.1每种试样测定3次(重复7.2),取其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8.2若每种试样3次测定结果最高和最低数值之差>20℃时,则应按第6章重新制样,重复进行7.2 条。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委托单位; b) 试样名称、状态、处理、来源、编号、送样日期; c) 试验日期; (P 试验单位; e) 试验结果:熔化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流动温度); f) 试验人; g) 审核人。 3

.pdf文档 YB-T 186-2014 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B-T 186-2014 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试验方法 第 1 页 YB-T 186-2014 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试验方法 第 2 页 YB-T 186-2014 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13 01:08: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