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7.040.99 H 24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 169—2014 代替YB/T169—2000 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方法 Metallographic test method of sorbite in high carbon steel wire rod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 16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B/T169一2000《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方法》。 与YB/T169—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增加了ICS标准文献分类法编号: 一增加了“术语与定义”(见3.1~3.6); 一修改并增加了“符号”的内容(见4); 一修改了“检测视场选择”,增加了“检测环的确定”,修改了“检测点位置确定”和“检测点位置示意 图”的表述方式(见6.1~6.3); 图像分析仪标样检测法的“原理”、“标样选取”、“待测样品与标样的磨抛与腐蚀”、“检测条件的标定”等内 容(见8.2.1~8.2.5); 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 一一删除了附录B里索氏体含量标准评级图中的5级评级图。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首钢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贻芳、王克杰、刘海英、刘萤、栾燕、鞠新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B/T 169—2000。 YB/T169—2014 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的相关术语与定义、符号、样品切取和制备、检测视场 选择、显微镜配置、检测方法、检测仲裁方法、结果表示及检测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含碳量大于0.65%的高碳钢盘条,其他盘条索氏体含量检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298金属的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1574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 YB/T081 治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碳钢盘条 highcarbonsteelwirerod 在连续控冷工艺条件下形成索氏体和珠光体组织且含碳量大于0.65%的盘条称为高碳钢盘条,又 称为斯太尔摩盘条。 3.2 索氏体sorbite 高碳钢盘条在控制冷却过程中形成的非平衡态珠光体类型组织。 注:也可按下述方式辅助识别:金相显微镜物镜(数值孔径不小于0.65)放大倍数为50倍,总放大倍数为500倍时不 可分辨出片层的珠光体类型组织。 3.3 珠光体pearlite 高碳钢盘条在控制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平衡态珠光体类型组织。 注:也可按下述方式辅助识别:金相显微镜物镜数值孔径不小于0.65)放大倍数为50倍,总放大倍数为500倍时可 分辨出片层的珠光体类型组织。 3.4 检测环detectingring R 在盘条横截面上,以盘条中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周上所有点的集合称为检测环。r的大小用盘 条半径R的倍数表示。 注:示例:Ro5表示半径=R2的检测环,简称为Ro.5检测环。 3.5 检测点 detectingpoint 01 Ro.5检测环上的任意一点。 工 YB/T1692014 3.6 检测视场 detectingfield 在金相显微镜下,物镜(数值孔径不小于0.65)为50倍,总放大倍数为500倍时的显微视场。 符号 4 下列符号、代号及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D 盘条直径 Ss——标样索氏体含量标准值 Sa一一标样索氏体含量检测值 Ro.5——Ro.5检测环 0——检测点 S1 第一个检测视场的索氏体含量 第二个检测视场的索氏体含量 S3 第三个检测视场的索氏体含量 待测样品的索氏体含量 Ti- 索氏体含量检测参数(i=1,2,3,,n) Ta- 标定检测条件,是Ta的集合,即Ta={Ta,Ti2,Ti3...,Timn) Gg— 图像分析仪标定灰度值 B- 金相显微镜视场亮度 SI- 阴影校正因子 样品切取和制备 样品应在盘条的横向切取,样品的切取和制备按GB/T 13298中的规定执行。 6 检测视场选择 6.1 检测环的确定 按照第5条规定切取和制备盘条的待测样品,在直径为D(半径为R)的盘条横截面上,选取以盘条 中心为圆心,以半径r=R/2 :或(D/4)的圆环作为该样品索氏体含量检测环,用Ro.5表示,称为Ro.5检测 环,如图1所示。 检测点01 盘条直径D Ro.s检测环 图1盘条横截面索氏体含量检测环和检测点位置示意图 6.2检测点的确定 将待测样品置于金相显微镜下,在Ro.5检测环上随机选取一点作为该样品索氏体含量的检测点,如 2 YB/T 169—2014 图1中O1点所示。 6.3检测视场选择 按照第6.2条规定确定检测点O,后,将金相显微镜切换到50倍物镜,在O,点的左右两侧连续 选取包括O,点在内的三个检测视场,作为待测样品索氏体含量检测视场,各检测视场的索氏体含 量为S,、S2 、S3。 7显微镜配置 在进行索氏体含量检测时,金相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为50倍,物镜数值孔径不小于0.65,检测视场 各处光强度应保证均匀一致。 8检测方法 8.1金相手工检测法 8.1.1原理 通过待测样品的金相组织照片,采用网格数点法、网格截线法或显微镜目镜刻度法等手工检测方法 检测并计算待测样品的索氏体含量。 8.1.2检测方法 将样品置于金相显微镜下,在检测点位置上,按照6.3的规定选取三个检测视场,按照GB/T15749 中的规定分别检测三个检测视场的索氏体含量S,、S2、S3,最后求出其算术平均值S,为待测样品 的索氏体含量值。 8.2图像分析仪标样检测法 8.2.1原理 将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在同一条件下制样,在同一检测设备和检测参数下检测。用金相显微镜显示 金相组织,用标准样品得到检测索氏含量的图像分析仪标定灰度值Gs,保持检测条件不变,由图像分析 仪标定灰度值Gs自动检测并计算待测样品的索氏体含量。 8.2.2标准样品选取 根据待测样品的钢种或化学成分选取适合钢种牌号的索氏体含量标准样品(包括SWRH82B 索氏 体盘条索氏体含量标准样品等)。 8.2.3标样与待测样品的磨抛与腐蚀 程、表面光洁度及腐蚀时间等可能影响金相组织显示质量的抛光腐蚀条件一致,以确保所有样品能在金 相显微镜下观测到清晰、正确的金相组织。 8.2.4检测条件的标定 将第8.2.3条中腐蚀好的标准样品置于金相显微镜下,在Ro.5检测环上随机选取一个检测点,在50 倍物镜下得到一个检测视场,调节图像分析仪灰度值G、视场亮度B或阴影校正因子SI等检测参数Ti 到适合大小,检测G1、G2两个灰度值(G-G2=最小灰度分辨值)对应的索氏体含量检测值Sn、S:2,使 Sa<Ss<Sd,且Sa—S3和Saz—S:均小于1%。取|Sa-S3I和|SS3I最小值作为标样标 定值Sa,对应的G1或G2为该批待测样品在标定检测条件Ta下图像分析仪的标定灰度值G。 8.2.5待测样品检测 检测条件标定后,应在同一时间完成待测样品的检测。保持8.2.4中的标定检测条件Ta不变,将待 测样品置于金相显微镜下,按照6.3的规定选取三个检测视场,用图像分析仪标定灰度值Gs分别检测各 检测视场的索氏体含量S,、S2、S3,则该待测样品索氏体含量S为S,、S2、S3的算术平均值,即 S=(S1 + 3

.pdf文档 YB-T 169-2014 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B-T 169-2014 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方法 第 1 页 YB-T 169-2014 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方法 第 2 页 YB-T 169-2014 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13 01:07: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