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3518—2013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的测定 斯塔宾格 黏度计法 Determination for kinematic viscosity of petroleum products-Stabinger viscometer 2013-03-01发布 2013-09-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3518—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ASTMD7042一11《斯塔宾格黏度计法测定液体动力黏度和密度(和计算运动黏度)的 标准试验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木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润滑油厂、安东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昌盛、王群威、邬蓓蕾、满国瑜、谈啸、徐志刚、王小峰、朱丹萍、张永夏、 徐臻瑾。 SN/T 3518—2013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的测定 斯塔宾格 黏度计法 1范围 木标准规定了透明或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动力黏度和密度的测定方法。运动黏度由同一温度下的 动力黏度和密度计算得到。 本标准适用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的液体,即牛顿流体 本标准确定了基础油(40℃动力黏度在2.05mPa·s~456mPa·s、100℃动力黏度在 0.83mPa·s~31.6mPa·s、15℃密度在0.82g/cm~0.92g/cm²范围内)的精密度。本标准也可用 于其他石油产品,以及更宽的黏度、密度和温度测定范围,但精密度数据可能不适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95石油产品黏度指数计算法 ASTMD2162标准黏度计和黏度标准油的基本校准规程(Practiceforbasiccalibrationofmaster viscometers and viscosity oil standard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动力黏度dynamicviscosity 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3.2 运动黏度 kinematicviscosity 同一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密度之比,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3. 3 密度density 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 3. 4 相对密度relativedensity 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4方法提要 在一定温度下,将试样注人到精确控温的测量池内,该测量池包含了一对同心旋转的圆筒和一个 U形振动管,通过圆筒在试样剪切应力作用下的平衡旋转速度和涡流阻力结合校准数据测得动力黏 1 SN/T 3518—2013 度,通过U形振动管的振动频率结合校准数据测得密度,通过同一温度下的动力黏度与密度计算得到 运动黏度。 5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5.1油醚 5. 2 甲苯。 5. 3 二甲苯。 5. 4 乙醇:纯度≥96%。 5.5 黏度标准物质:能溯源到ASTMD2162所述的标准黏度计校准程序。 5.6 密度标准物质:密度的不确定度不超过0.0001g/cm。 5. 7 干燥空气或氮气。 5.8 注射器:带鲁尔头(Luertip),体积不小于5mL。 5. 9 过滤筛:孔径75um。 5. 10 磁铁或磁力搅拌棒。 6 仪器 斯塔宾格黏度计(StabingerViscometer):性能要求参见附录A 7试样 将样品混合均匀,用注射器(5.8)取一定体积的样品作为试样,也可使用自动进样器直接从样品容 器中抽取混合均匀的样品作为试样。 对于易挥发的样品,宜在密闭、加压的容器中或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混合样品。对于可能含有颗粒 的样品(如使用过的油或原油),将样品通过75μm的过滤筛(5.9)进行过滤以除去颗粒。对于可能含 有铁屑的样品.用磁铁或磁力搅拌棒(5.10)搅拌以除去铁屑。对于蜡状样品,在过滤前应将样品加热至 蜡状晶体熔化后再通过75μm的过滤筛(5.9)进行过滤。 8 分析步骤 8.1仪器准备 8. 1.1 按照仪器生产商的说明使用标准物质(5.5和5.6)对仪器进行校准。 8.1.2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5.5和5.6)定期核查仪器的校准状态。如果有证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不符 合标称值的公差(公差的计算见附录B),应检查测试过程中的每个步骤,从而找出误差源。 注:测定结果不符合标称值的公差,大多数情况是由于清洗过程(8.2.6)没有完全除去测量池中的沉积物而引 起的。 8.1.3 按8.1.2重复核查仪器的校准状态.如果测定结果仍不符合标称值的公差,应按照仪器生产商 的说明对仪器进行特殊清洗。 注:特殊清洗是指用清洗溶剂(5.1、5.2或5.3)擦拭和洗刷黏度测量池.用清洗溶剂(5.1、5.2或5.3)清洗U形振 动管的过程。 2 SN/T3518--2013 8.1.4按8.1.2重复核查仪器的校准状态,如果测定结果仍不符合标称值的公差且无法找出误差源 时.应按照仪器生产商的说明对仪器进行修正。 8.2测试过程 8.2.1设定测试温度。 8.2.2设定重复偏差要求和温度稳定性要求。基础油的重复偏差要求和温度稳定性要求见表1。对 于其他产品.使用本标准的用户有责任通过一系列测试建立该产品的重复偏差要求 表1重复偏差要求和温度稳定性要求 测试温度 15 ℃ 40 ℃ 100℃ 动力黏度的重复偏差 0.001 X 0.001 X 密度的重复偏差 0.0002g/cm 0.0002g/cm 动力黏度的温度稳定性(1min) ±0.07% ±0.07% 密度的温度稳定性(1min) ±0.000 03 g/cm ±0.000 03 g/cm 注:X是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8.2.3用注射器(5.8)抽取至少3ml.试样,向测量池内注人至少2mL试样,将注射器(5.8)留在进样 门,开始测定动力黏度和密度.记录测定结果。 8.2.4继续注入1mL试样,将注射器(5.8)留在进样口,开始测定动力黏度和密度,记录测定结果。 对于基础油,如果连续两次测定结果的偏差超过了表1中的重复偏差要求,重复8.2.4直至两次测定结 果的偏差符合表1中的重复偏差要求。舍弃此前的测定结果并记录最终的测定结果, 8.2.5如果注射器(5.8)中的试样全部注人测量池后仍未获得有效的测定结果,则按8.2.6清洗和干 燥测量池,并重复8.2.4步骤。如果多次重复测定后仍无法获得有效的测定结果,报告测定结果的算术 平均值和标准偏差(k=2;95%置信水平)。 8.2.6清洗和干燥测量池:向测量池内注入至少3mL的石油醚(5.1),清洗至少10s,对于溶解性差 的试样可延长清洗时间。然后用乙醇(5.4)冲洗测量池并通入干燥空气或氮气(5.7)吹干。吹干后测量 池内的空气密度应低于0.0020g/cm²,否则应重复8.2.6。 注:对于残渣燃料,可能需要甲苯(5.2)或二甲苯(5.3)代替石油醚(5.1)进行清洗以除去沥青质。 9结果计算 9.1运动黏度按式(1)计算: ·(1) 式中: 一---在温度t时试样的运动黏度,单位为平方毫米每秒(mm/s); Vs 在温度t时试样的动力黏度,单位为毫帕·秒(mPa·s); 在温度t时试样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的测定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密度的测定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三位。 9.2如果测定了试样在40℃和100℃时的运动黏度,可按照GB/T1995计算试样的黏度指数。 3

.pdf文档 SN-T 3518-2013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斯塔宾格粘度计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3518-2013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斯塔宾格粘度计法 第 1 页 SN-T 3518-2013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斯塔宾格粘度计法 第 2 页 SN-T 3518-2013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斯塔宾格粘度计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23:25: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