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3470.2—2013/ISO24698-2:2008 生橡胶 丙烯晴-丁二烯橡胶(NBR)中结合 丙烯睛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凯氏定氮法 Rubber,raw-Determinationof bound acrylonitrile content in acrylonitrile-butadienerubber(NBR)-Part2:Kjeldahlmethod (ISO24698-2:2008.IDT) 2013-09-16实施 2013-03-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3470.2—2013/ISO24698-2:2008 前言 SN/T3470《生橡胶 交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共分为2部分: 第1部分:燃烧法; 第2部分:凯氏定氮法。 本部分为SN/T347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24698-2:2008(E)。 本部分在采用ISO24698-2:2008(E)时进行了编辑性修改,主要差异如下: 格式采用GB/T1.1—2009的规定; 标点符号按汉语习惯编辑; 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 一用“本部分”代替“本国际标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目次及报告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谷峰、刘能盛、杨蓓、钱俊妃、方永康、李政军、翟翠萍、郑建国。 I SN/T3470.2—2013/ISO24698-2:2008 生橡胶丙烯睛-丁二烯橡胶(NBR)中结合 丙烯睛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凯氏定氮法 警告:本部分的使用者应熟悉常规实验室操作。本部分不涉及与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的解决 办法。本部分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规定适当地保证人身安全的措施并确定这些规章制 度的适用性。 注意:本部分某些步骤可能涉及使用或产生导致危害环境的物质或废物。应参考有关安全操作及 使用后处置的适当的文件 1范围 SN/T347O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自动分析仪测定丙烯睛-丁二烯橡胶(NBR)中结合丙烯含量的 方法,即凯氏定氮法。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自动分析仪测定内烯睛 烯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的含量。 注:本标准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对于任一给定的像胶样品不一定给出相同的结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 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16—2006橡胶 溶剂抽出 物的测定(ISO1407:1992.MOD) GB/T15340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其制样方法(GB/T15340- 2008.ISO1795:2000.IDT) 3原理 生橡胶试样中的氮在硫酸钾、硫酸和硫酸铜混合催化剂作用下消解转化为铵盐,加人强碱后分解成 氨,再经水蒸气蒸出并为硼酸溶液所吸收,最后用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4.1标准物质:硫酸铵,纯度≥99.5%。 4.2酸标准滴定溶液 4.2.1硫酸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 4.2.2盐酸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 4.3硫酸:p=1.84g/mL。 4.4 氢氧化钠溶液:10mol/L。 4.5硫酸钾(KSO)。 4.6 五水硫酸铜(CuSO,·5HO)。 4.7 指示剂,根据仪器说明书来选择: SN/T3470.2-—2013/IS024698-2:2008 a) 甲基红; b)亚甲基蓝; 漠酚蓝。 4.8 硼酸溶液,根据仪器说明书来选择(一般采用3%或4%溶液)。 4.9乙醇:纯度≥95%(体积分数)。 4.10 甲醇:纯度≥99.8%(体积分数)。 5 仪器 5.1 自动分析仪要求如下: a) 仪器由以下部分组成,示例参见附录A: 1) 消化装置,能根据仪器说明书维持样品消化的最小操作温度; 2) 消化管,能在消化和蒸馏中使用; 3) 蒸留装置,能将固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到该装置上的消化管,进行水蒸气蒸留一定 时间,将释放的氨气冷凝吸收到滴定容器里体积确定的氨吸收剂硼酸溶液之中; 4) 滴定装置,能在蒸馅前将硼酸溶液注入滴定容器,然后用酸标准滴定溶液对蒸液进行光 度或电位滴定: 5) 微型处理器,能通过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准,能将滴定结果转化为样品中氮的质量 分数。 b) 性能要求:系统的精确度应采用标准物质(如:硫酸铵)进行连续10次的测定来加以证实。这 10次测定的平均值与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的差值应在士0.2%之内,相对标准偏差应在标准 物质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0.5%之内。 注:相对标准偏差=一×100% N 式中: 标准偏差: 氮含量的平均值(质量分数),%。 5.2 天平:感量0.1mg。 5.3 提取装置:由GB/T3516一2006中方法B详细规定。 5.4 烧杯:300mL。 5.5搅拌器。 5.6筛:孔径150μm。 5.7 吸收纸。 5.8 干燥烘箱:温度保持在100℃土2℃。 5.9 开练机:滚轴温度保持在100℃土5℃。 取样,试样和试剂的制备 6.1 取样及试样的制备 6.1.1按GB/T15340取10g~50g样品,将其放在开练机的双辊之间通过。开练机双辊的狭缝设定 为0.2mm士0.05mm,双辊的表面温度设定为100℃士5℃ 6.1.2取上述样品中的3g~5g,按GB/T3516—2006中方法B用乙醇提取这部分样品,再用少量新 鲜乙醇洗涤提取物两次,将样品倒人孔径为150um的筛中得到提取物。用吸收纸轻轻地将提取物上 2 SN/T3470.2—2013/ISO24698-2:2008 多余的溶剂吸干,使橡胶颗粒彼此分离,并在100℃土2℃的烘箱中进行干燥,直到样品的重量在 10min内变化不超过0.1mg。 6.2试剂配制 6.2.1 催化剂混合液:按照仪器说明书配制一定比例的混合硫酸钾和硫酸铜溶液。 6.2.2指示剂溶液:按照仪器说明书配制指示剂的乙醇溶液。 6.2.3 硼酸溶液:按照仪器说明书配制由硼酸和指示剂组成的氨吸收液。 7 分析步骤 7.1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仪器。常规分析步骤详见7.2~7.12。 7.2取6.1制备的提取物试样50mg~500mg,准确称量到0.1mg。试样量应保证其总氮含量在 5mg~15mg。将试样质量输入微型处理器。 7.3将试样和一定量的催化剂混合液倒人消化管,加人一定量的硫酸。 色,然后再消化30min(在分析前可以先确定消化时间)。 7.5完成消化后,让消化管冷却至室温,然后用一定量的水稀释。 7.6将消化管放到蒸馏装置上。 7.7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倒入消化管,进行一定时间的水蒸气蒸馏或蒸馏得到一定量的蒸 馏物。 7.8 蒸馏物在滴定容器中用硼酸吸收。 7.9 收集的蒸馏物用酸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可采用光电池的光度滴定或电位滴定。 7.10 滴定完成后,滴定管中的溶液被自动排尽。 7.11 以相同的方式进行空白试验。 7.12 微型处理器将滴定结果转化为试样的氮总量,以质量分数(%)表示。 结果计算 8.1 使用硫酸(0.05mol/L)作为标准滴定溶液 使用式(1)计算样品的结合丙烯晴含量A·以质量分数(%)表示: 10.61Xc.(V-V,) WA m 式中: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 Vi 试样所消耗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一空白试验所消耗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测试结果为单次测定结合丙烯睛含量的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8.2 使用盐酸(0.05mol/L)作为标准滴定溶液 使用式(2)计算样品的结合丙烯睛含量WA·以质量分数(%)表示: 5.306XcH(V-V) ....(2) WA m 3 SN/T3470.2—2013/ISO24698-2:2008 式中: 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H V- 测试样使用的盐酸滴定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一空白溶液所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测试结果为单次测定结合丙烯睛含量的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9 精密度 精密度参见附录B。 4 SN/T3470.2—2013/ISO24698-2: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基于凯氏定氮法的自动分析仪示例 A.1概述 不同型号的自动分析仪在消化条件(包括消化温度)和催化剂方面存在差别。在氨的蒸馏、吸收和 滴定方面也存在差别。然而,所有基于凯氏定氮法的自动分析仪只要满足本部分5.1.b)规定的性能要 求,者 A.2 装置(NakayamaRika Seisa hnologyLtd.)和一个 CON 方便使用,但不视为对仪 A, 3 角定。 剂的量应该预先根据 额外的氢氧化钠(超出硫酸 保证溶液 的强碱性。 化后 水蒸气蒸馏的时间应该根据蒸 装的卖 产生能大 寸程中充分的酸度。 g)在方法A中,指示溶液的制备使用0.1g的甲基红,0.05g亚甲基蓝和100mL的乙醇。在方 法B中,指示剂的制备使用0.1g的溴苯酚蓝和20mL的乙醇,用水稀释到100mL。 h) 因为在系统A中的滴定过程检测颜色的变化很重要,包括使用光电光度滴定,指示剂溶液应 该在使用前48h进行配置,以

.pdf文档 SN-T 3470.2-2013 生橡胶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 凯氏定氮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3470.2-2013 生橡胶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 凯氏定氮法 第 1 页 SN-T 3470.2-2013 生橡胶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 凯氏定氮法 第 2 页 SN-T 3470.2-2013 生橡胶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 凯氏定氮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23:21: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