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7.120.99 F 83 备案号:41428-2013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20197.1—2013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 第1部分:电磁继电器 Reliability and aging detection for instru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in nuclear power plants-—Part 1: Electromagnetic relay 2013-10-01实施 2013-06-08发布 发布 国家能源局 NB/T20197.1—2013 目 次 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继电器老化分级管理 3 5要求, 5.1 总则. 5.2电磁线。 5.3触点.. 5.4引出端、 5.5温度范围 5.6外观检查要求 5.7介质耐电压 5 5.8绝缘电阻 5 5.9电性能.. 5 5.10触点粘接 6 5.11线圈寿命, 6 5.12机械寿命, 6 5.13触点寿命 5.14动作可靠性 5.15线圈耐久性 5.16中等电流(只适用于高电平继电器) 5.17励磁烤机 5.18标志.... 5.19加工质量, 8 6检测方法. 8 6.1检测条件 8 6.2目检和机械检查 8 6.3介质耐电压 9 6.4绝缘电阻, 6.5线圈直流电阻 6.6静态接触电阻. 6.7动作或自保持/复归、保持和释放值(电压) 10 6.8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 11 6.9触点回跳时间 13 6.10触点稳定时间, 13 6.11中位筛选(仅适用于双稳态继电器) 13 NB/T20197.1—2013 6.12触点粘接. 13 6.13机械寿命. .14 6.14触点寿命. .14 6.15动作可靠性, .14 6.16线圈耐久性 6.17中等电流(只适用于高电平继电器) .15 6.18励磁烤机. .15 7继电器可靠性及老化检测 15 7.1检测规则及分类, 7.2继电器备件验收检测. 7.3继电器烤机筛选检测 7.4继电器定期检测.. 19 7.5继电器老化状态检测 7.6继电器失效分析. 20 参考文献 22 II NB/T20197.1—2013 NB/T20197《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电磁继电器: 第2部分:熔断器; 一第3部分:电源: 一第4部分:电路板。 本部分为NB/T2019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资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蜀、丁俊超、刘新东、李勇、浦黎、纪庆泉、王国云、犹代伦。 III NB/Y20197.1—2013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 第1部分:电磁继电器 1范圈 NB/T20197的本部分规定了核电厂仪控系统使用的电磁继电器的特性参数、通用要求和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核电厂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检测、老化检测及失效分析,目在提高核电厂的安全可靠 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28.7--2008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7部分:开关、控制和保护器件 GB/T6109(所有部分)漆包圆绕组线 GB21711.1-2008基础机电继电器第1部分:总则与安全要求 GJB360B—2009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继电器relay 一种电气控制器件,通过断开和闭合其触点,使在同一电路或其他电路的另外一些器件改变工作状 态。 3. 2 电磁继电器electromagneticrelay 由电磁力产生预定响应的机电继电器。 3. 3 双稳态继电器bistable(latching)relay 一种二位置的继电器,当切除线圈信号时,能保持在两种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而要驱动到相反状 态时,只需要加一合适极性的信号。 注:双稳态继电器有时亦指极化、白保持继电器,但它与保持和去保持分别具有单独的和非极化的输入的自保持继 电器不同。 3. 4 线圈额定电压或标称电压ratedcoilvoltageornominalcoilvoltage 预定能使继电器按规定的负载工作的线电压。 3.5 动作电流或电压operatecurrentorvoltage 衔铁被认为已完全处于动作状态而停靠于线圈铁芯上那个时刻的电流或电压。 3. 6 1 NB/T20197.1—2013 保持电流或电压holdcurrentorvoitage 处于动作状态的继电器线圈上的电流或电压减小时,在任何触点不改变状态的条件下,其必须达到 的一个值。 3.7 触点contact 继电器中断开或闭合电路的载流零件。 3.8 动触点movablecontact 触点组中直接由驱动系统推动的触点零件。 3. 9 静触点stationarycontact 触点组中不是直接由驱动系统推动的触点零件。 3.10 触点组contactarrangement 构成了完整的继电器切换结构的触点组合。 3.11 闭合触点closedcontact 在继电器的释放状态,动断触点是闭合触点;在继电器的动作状态,动合触点是闭合触点。 3. 12 断开触点opencontact 在继电器的动作状态,动断触点是断开触点;在继电器的释放状态,动合触点是断开触点。 在继电器的动作状态处于断开、释放状态时处于闭合的触点组。 3. 13 触点压力contactforce 在闭合状态,两个接触件的触点之间,相互施加的力。 3.14 中等电流intermediatecurrent 一个电流数值,当等于或小于该数值时,对于所采用的触点材料、触点形状及触点压力来说,在耦 合触点的表面没有足够的电流密度能保持较小的接触电阻,或没有足够的电弧保证击穿绝缘淀积物。 注:GJB1042A—2002中6.1.1对继电器触点额定值规定如下: a) 低电平:10μA,10mV至10mA,6V; b) 中等电流:10mA,6V至100mA,28V c) 高电平:100mA,28V以上。 3.15 断开时间breaktime 当继电器循环时,其动触点与两个静触点均不闭合的时间间隔。 3. 16 动作时间 operatetime 从线圈激励开始至最后一个触点完成其功能之间的时间间隔。 3.17 释放时间 releasetime 2 NB/T20197.1--2013 从线圈去激励开始至最后一个触点完成其功能之间的时间间隔。 3.18 转换时间transfertime 在一组先断后合转换触点组中,从闭合触点的断开开始至断开触点的闭合为止(反之亦然)之间的时 间间隔。 3.19 触点回跳contactbounce 当触点闭合时,由于碰撞而引起的触点间断断开的现象。 3. 20 回跳时间bouncetime 在动作和释放过程中,从触点的初始触动至回跳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或从触点第一次闭合至不能 控制的触点闭合和断开停止之间的时间间隔。 3. 21 线圈coil 公用线架绕上个或多个绕组。 3. 22 触点熔接 contactweld 由于闭合触点的熔化造成触点不能断开的触点失效现象。 3. 23 触点粘接 contactcohesion 由于继电器电气参数、机械特性、材料、环境等因素导致触点动作时间发生改变或不能断开的现象。 3.24 核安全nuclearsafety 在核设施设计、建造、启动、运行、退役和拆除期间或在放射性材料运输期间,为保证核设施的正 常运行、为预测和防止事故或缓解事故后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3. 25 老化8ging 在设计范围内的运行工况下,元件或设备的物理、化学或电气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可能 导致其重要的功能特性劣化。 4继电器老化分级管理 - 继电器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机电继电器、混合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三类,此外,还可按继电器的 用途、触点负载、外形尺寸以及防护特征等进行分类。 根据核电厂仪控设备的核安全和机组可用率要求,以及继电器实际工作状态(是否常励磁),对继 电器的老化分为A、B、C三个级别进行管理。通过对三个级别的继电器采取不同的老化处理策略,尽可 能取得老化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的最佳效益。继电器的老化分级如下: a)A级继电器:安全级继电器或单一故障导致停机停堆或机组需要停机停堆处理的继电器。A级 继电器又细分为: 1)A1级继电器:A级继电器中常励磁的继电器: A2级继电器:A级继电器中不常励磁继电器。 2 3

.pdf文档 NB-T 20197.1-2013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 第1部分 电磁继电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T 20197.1-2013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 第1部分 电磁继电器 第 1 页 NB-T 20197.1-2013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 第1部分 电磁继电器 第 2 页 NB-T 20197.1-2013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 第1部分 电磁继电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09:15:4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