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220.50 v 54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4003.1—2014 代替MH/T40031996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 场地规范第 1部分:导航 Specification for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and surveillance station siting criteria-Part 1: Navigation 2014 - 02 - 08 发布 2014-05-01实施 发布 中国民用航空局 MH/T 4003.1—2014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术语和定义 2 3 无方向信标台设置 3 4 航向信标台设置 下滑信标台设置 5 6 指点信标台设置. 10 7 全向信标台设置: 10 8测距仪台设置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下滑信标台台址位置计算 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不同场地的设备和天线选择 19 MH/T4003.12014 前 言 MH/T4003《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分为两个部分: 一第1部分:导航; 一第2部分:监视。 本部分为MH/T400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与第2部分共同代替MH/T4003一199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 规范》,与MH/T4003一199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删除了“要求”的内容(1996年版的第3章): 删除了“导航台、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的选址”的内容(1996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仪表着陆系统的I类运行标准”、 “仪表着陆系统的I类运行标准”、“仪表着陆系 统的ⅢI类运行标准”的定义(见2.3、2.4、2 2.5,1996年版的2.8、2.9、2.10) 修改了无方向信标的工作频率、航向信标台的工作频率和测距仪台的工作频率(见3.1、4.1、 8.1, 1996年版的5.1、6.1、10.1 ”(见第3 章、 第8章,1996年版的第5章、 第10章) 修改 (了无方向信标台的场地及其环境要求(见3.4,1996年版的5.4): 修改了航向信标合的场地及其环境要求(见4.3,1996年版的6.3); 修改了下滑信标台的场地及其环境要求(见5.3,1996年版的7.3); 修改了指点信标台的场地及其环境要求(见6.3,1996年版的8.3); 修改了全向信标台的场地及其环境要求(见7.3、7.4, 1996年版的9.3、9.4); 修改了测距仪台的场地及其环境要求(见8.3,1996年版的10.3); 删除 了精密进近雷达站的设置场地规范(1996年版的第11章) ; 修改了下滑信标台位置计算的内容(见附录A,1996年版的附录C)。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部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其国、郭静、魏童、李黎、金辽、叶家全、杨晓嘉、蔡琪。 MH/T4003于1996年8月首次发布。 II MH/T4003.1—2014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 第1部分:导航 1范围 MH/T4003的本部分规定了民用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包括无方向信标台、航向信标台、下滑信标台、 指点信标台、全向信标台和测距仪台的设置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民用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的设置。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仪表着陆系统 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ILS 为航空器提供航向道、下滑道和距跑道着陆端的距离信息,按仪表指示引导航空器进近着陆的系统。 注:仪表着陆系统包括甚高频(VHF)航向信标设备、特高频(UHF)下滑信标设备、甚高频指点信标或测距仪(DME) 以及配套的监视系统、远端控制和指示设备。 2. 2 决断高度decisionheight 按精密进近着陆程序进近着陆时,决定复飞或继续进近的最低限定高度。 2. 3 仪表着陆系统的I类运行标准operationalstandardsofILSCAT1 使用仪表着陆系统,决断高度不低于60m,能见度不小于800m或跑道视程不小于550m的精密进近 和着陆。 2. 4 仪表着陆系统的ⅡI类运行标准 operational standards ofILSCAT II 使用仪表着陆系统,决断高度低于60m,但不低于30m,跑道视程不小于300m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2. 5 仪表着陆系统的川类运行标准operationalstandardsofILSCATⅢ 仪表着陆系统的III类运行分为A、B、C三类。 IIIA类运行:使用仪表着陆系统,决断高度低于30m,或无决断高度,跑道视程不小于175m的精密 进近和着陆。 IIB类运行:使用仪表着陆系统,决断高度低于15m,或无决断高度,跑道视程小于175m,但不小 于50m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1 MH/T4003.1—2014 IIC类运行:使用仪表着陆系统,无决断高度和无跑道视程限制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2. 6 仪表着陆系统的基准数据点ILSreferencedatum 在跑道中线与跑道着陆端入口上方规定高度上的相交点,下滑道的直线延伸部分通过该点。 2. 7 跑道入口runwaythreshold 用以着陆的跑道起始端。 2. 8 跑道末端stopendoftherunway 对应于跑道入口的跑道反向末端。 2. 9 下滑角glidepathangle 表示仪表着陆系统平均下滑道的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2.10 偏置角 offset angle 决断高度所在地点和航向信标天线的连线与跑道中线延长线构成的水平夹角。 2.11 保护区 protection area 导航台天线附近划定的保证空间导航信号不受干扰的一个特定区域 注:仪表着陆系统的保护区包括临界区和敏感区。 2.12 临界区critical area 在航向信标和下滑信标附近的一个规定区域,该区域内的障碍物会对仪表着陆系统空间信号造成不 可接受的干扰。 2.13 敏感区sensitivearea 临界区的延伸区域,该区域内的航空器、车辆等物体可能对仪表着陆系统空间信号造成干扰。 2.14 障碍物obstacle 位于无线电信号辐射区域内可能对无线电信号引起反射或干扰的物体。 注:障碍物包括树木、山丘、堤坝、建筑物、高压输电线、公路、铁路、金属栅栏、铁塔、航空器、车辆等 2. 15 空中定位点airfixpoint 2 MH/T4003.1—2014 为保证航空器的正常航行而规定的空中位置点。 2.16 无方向信标non-directionalradiobeacon NDB 种工作在中长波波段,通过地表传播无方向性信号,为航空器提供与地面信标相对方位角的导航 设备。 3无方向信标台设置 3.1无方向信标 无方向信标工作频段为150kHz~1750kHz,与机载无线电罗盘配合工作,用以测定航空器与导航 台的相对方位角,引导航空器沿预定航路(线)飞行、归航和进近着陆。 无方向信标台场地及其附近的反射、再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地形地物,会干扰或影响机载无线电罗 盘的正常接收和测向,从而引起定向误差、指针摆动和导航覆盖距离缩小。 3.2机场无方向信标台的设置 3.2.1用于保障简单气象飞行的无方向信标台,可设置在机场内或跑道中线延长线上,并符合机场净 空规定的适当地点。 3.2.2用于保障复杂气象飞行的远、近距无方向信标台,宜设置在跑道着陆方向的跑道中线延长线上。 远距无方向信标台距跑道着陆端的距离为6500m~11100m,通常为7200m,近距无方向信标台距跑 道着陆端的距离为900m~1200m,通常为1050m。 3.3航路无方向信标台的设置 航路无方向信标台一般股设置在航路上,通常设置在航路转弯点和空中走廊口。同一航路的两个相邻 无方向信标台的间距一般为300km。 3.4场地要求 3.4.1无方向信标台通常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场地应平坦和开阔。 3.4.2无方向信标台场地及其周围宜为导电率高的腐植土或粘土,不宜选用砂石或岩石场地。 3.4.3无方向信标天线中心点与各种地形地物之间所允许的最小间隔距离见表1。 表1无方向信标天线与地形地物之间的最小间距 允许间距 地形地物名称 m 高于3m的树木、建筑物(机房除外)以及公路 50 铁路、架空低压电力线、通信线缆、110kV以下架空高压输电线 150 山丘、堤坝 300 110kV及以上架空高压输电线 500 3.4.4进入无方向信标台的通信和电力线缆应从距无方向信标天线中心点150m以外埋入地下。 3 MH/T4003.1—2014 3.4.5在无方向信标天线50m以外,不应有超出无方向信标天线中心底部为基准垂直张角3°的障碍 物。 4航向信标台设置 4.1航向信标 航向信标是仪表着陆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频段为108.10MHz~111.95MHz,与机载导航接收机配 合工作,为进近着陆的航空器提供相对于航向道的方位引导信息。 航向信标台场地附近的地形地物,对其发射的电波信号的反射和再辐射所产生的多路径干扰,可使 其辐射场型发生畸变,导致航向道弯曲、摆动和抖动,直接影响航空器着陆的安全。 4.2设置 4.2.1航向信标天线阵通常设置在跑道中线延长线上,距跑道末端的距离为180m~600m,通常为 280m。确定距跑道末端距离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机场净空规定; 航向道

.pdf文档 MH-T 4003.1-2014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 第1部分 导航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MH-T 4003.1-2014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 第1部分 导航 第 1 页 MH-T 4003.1-2014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 第1部分 导航 第 2 页 MH-T 4003.1-2014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 第1部分 导航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07:15: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