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00.50 Q 24 JC 备案号:34436—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635--2011 代替JC/T635—1996 建筑门窗密封毛条 Seal wooltop of building doors and windows 2011-12-20 发布 201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635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个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了BS7386:1997(2007)《住宅现有门窗通风控制用通风带材规范(包括试验方法)》。 本标准代替JC/T635-1996《建筑门窗密封毛条技术条件》。与JC/T635-1996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范围(见第1章); 产品分类中增加了U型、U型加片两个品种;增加了等级:增加了规格及代号(见3.1、3.2); -一增加了原材料要求(见4.1); 一增加了毛条加片机械性能及其试验方法(见表5和6.5); 一增加了老化性能、增水性及其试验方法(见表5、6.6和6.7); 一部分修改了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见第6章、第7章、附录A和附录B:1996版的第5章、第 6章、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密封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95/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中国建筑 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门窗配套件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海宁市力佳隆门窗密封条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高仕达建筑装饰材料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青、蒋勤逸、沈军、刘旭琼、徐峰、廖国鹏。 本标准委托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1996年5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JC/T635—2011 建筑门窗密封毛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门窗用密封毛条的分类、规格和标记、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捡验规则以及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丙纶长丝制造的建筑门窗用密封毛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要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244一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3分类、规格和标记 3.1分类 3.1.1按产品的形状类型分为平板型(I型)、平板加片型(II型)、X型(II型)、U型(IV型)、U型加片 (V型)。形状类型示意图见图1。 D D B B B B 平板型 平板加片型 X型 U型 U型加片 (I 型) (II 型) (III型) (IV型) .(V型) 图1形状类型示意图 3.1.2按产品的空气渗透性能分为:普通密度(S)、中密度(E)、高密度(P)。 3.1.3按产品的机械性能分为1级、2级。 3.2规格 毛条基本尺寸及代号见表1、表2、表3。其他规格尺寸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表1毛条基本尺寸代号 名称 底板宽度 毛条高度 绒毛宽度 底板厚度 代号 B H D c 1 JC/T635—2011 表2毛条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类型 B H D c I型、II型 4.8,5.8,6.8,9.8,10.8,12.7 322每0.5一挡 1.5,2.0,2.5,4.5 0. 8 IⅢI型 2.8 9~19每0.5一挡 1.5,2.0,2.5,4.5 3 IV型、V型 4.8,5.8,6.8,9.8,10.8,12.7 3~22每0.5一挡 1.5,2.0,2.5,4.5 1.2,1.5,1.8 表3毛条加片的尺寸 单位为毫米 品种 加片厚度 加片高度(分三档) 比毛低0.5(标记为-5) I型、V型 0.05~0.08 与毛平(标记为0) 比毛高0.5(标记为+5) 3.3标记 3.3.1标记方法 标准号 等级 加片高度(mm) 绒毛密度 基本尺寸代号-毛条总高度(mm) 基本尺寸代号-底板宽度(mm) 品种类型代号 名称代号 3.3.2标记示例 MT-II·58·45P·-5·GR·1-JC/T635—2011 其中: 一建筑门窗用密封毛条; I——平板加片型; 58——底板宽5.8mm 45——毛条总高4.5mm; P——高密度: -5—一加片比毛低0.5mm; JC/T635—2011——标准号。 2 JC/T635—2011 4原材料 4.1毛条的绒毛所采用的丙纶长丝的抗老化性能应满足老化的要求和增水要求。毛条纤维宜经过紫外 线稳定性处理和硅化处理。 4.2加片材质的性能应满足老化的要求。 5要求 5.1外观 5.1.1 绒毛应均匀致密,毛簇挺直,切割平整,不得有缺毛及凹凸不齐现象。 5.1.2底板表面光滑平直,不得有裂纹、气泡、粘合不牢固等缺陷。 5.1.3拼接:拼接处绒毛应均匀致密、毛簇挺直,底板表面光滑平直;最短段不得短于2m;每50m密 封毛条允许4段拼接。 5.1.4不允许有油污、脏物。 5.2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尺寸偏差 项 允许偏差范围 ±0.2 底板宽度/mm >10 ±0.3 8 ±0.25 毛条高度/mm >8 ±0.5 底板厚度/mm I、II、II、V、V型 ±0.15 ≤10 偏边/mm >10 ≤1.0 加片尺寸高度/mm II、V型 ±0.5 >200m ±2.0 长度/% ≤200m ±1.0 ·偏边偏差为D,与D:差的绝对值。见图2。 图2 偏边偏差示意图 3 JC/T635—2011 5.3性能 毛条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性能 指标 序 项目 1 型 II 型 III型 IV型 V型 1级 1. 0 1. 0 一 - 正压 2 级 0. 5 0. 5 1级 1. 0 1. 0 一 高度变化/mm 挤压 1 绒毛机械性能 2级 0.5 0. 5 - 1级 1.0 1. 0 扫刮 2级 0. 5 0. 5 一 - 摩擦 绒毛无开叉、倒伏、掉毛现象 加片 扫刮 一 无损坏 2 加片机械性能 加片 摩擦 无损坏 外观 绒毛无粉化和脱落现象 3 人工气候老化 高度变化率/% 10 4 增水性 水珠大小无明显变化 普通密度 2. 0 1. 5 3. 0 2.0 1. 5 空气渗透性能 5 /[m/(m·h)] 中密度 1. 5 1. 0 3. 0 1. 5 1. 0 高密度 1. 0 0. 7 2. 5 1. 0 0. 7 试验方法 6 6.1标准试验条件 实验室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5)℃。 6.2试件制备 将试样及所用仪器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取50m毛条,在两端各裁去1m,将毛条分为三 段,在三段上分别均匀裁样。试验试件尺寸与数量见表6的规定。 JC/T635—2011 表6试件尺寸与数量 长度 数量 序号 项目 mm 个 1 绒毛机械性能 200 3 2 加片机械性能 200 3 外观 150 3 人工气候老化 高度变化率 150 4 增水性 100 6. 5 空气渗透性能 300 3 6.3外观 毛条外观用目测方法检查。在自然光或等效的人工光源下,轻轻打开,对产品外观质量进行目测检 查和手感检验,并用2m以上的卷尺测量最短段长度。 6.4尺寸偏差 毛条的尺寸,用精度为0.02mm游标卡尺测量。 6.5机械性能 测试装置见附录A所示。1型、II型毛条机械性能综合测试装置见图A.1,II型、IV型、V型毛条 机械性能综合测试装置见图A.2。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毛条的高度,并记录。将毛条安装 在装置上,按各品种类型实际使用状态进行: I型毛条压缩15%~20%,进行正压、挤压、扫刮试验; a) I型毛条压缩15%~20%,进行正压、挤压、扫刮试验; II型毛条压缩10%,进行摩擦试验; [ (P IV型毛条压缩10%,进行摩擦试验; e)V型毛条压缩10%,进行摩擦试验。 试验2万次后,用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毛条的高度,并计算高度变化值。同时观察毛条 的开叉、倒伏、掉毛情况,毛条应无开叉、倒伏、掉毛现象。以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毛条加片:试验结束后,观察I型及V型的加片有无损坏。 6.6人工气候老化 6.6.1外观 按表6裁取试件,检查外观合格后。按GB/T18244-2000中第6章进行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氙弧灯) 试验,将毛条固定在老化专用架上,累计辐照能量1500MJ/m(光照时间约720h)。处理后的试件在标 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将处理后的毛条用手轻轻抚摸毛条边缘,观察绒毛有无粉化和脱落现象。 6.6.2高度变化率 按表6裁取试件,检查外观合格后,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毛条的高度,并记录。按6.6.1 进行人工气候老化试验。处理后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测量毛条的高度,高度变化率按公 式(1)计算。 5
JC-T 635-2011 建筑门窗密封毛条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05:55: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