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1.060.30 Q32 JC 备案号:38979一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2136—2012 微晶氧化锆研磨介质球 Microcrystalline zirconia grinding media ball 2012-12-28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213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合创明业精细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方锆 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智胜矿业有限公司、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丰业锆业新 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大明、周丽玮、吴萍、梁艳媛、许小军、郑炜、刘革命、蒋丹宇、林来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3. JC/T2136—2012 微晶氧化锆研磨介质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晶氧化锆研磨介质球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尺寸介于@2mm到Φ15mm具有微晶结构的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研磨介质球。其他 稳定剂的氧化锆研磨介质球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6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GB/T16534精细陶瓷室温硬度试验方法 GB/T18114.8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8部分: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电感耦 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GB/T25995精细陶瓷密度和显气孔率试验方法 YS/T568.1 氧化锆、氧化铪化学分析方法氧化锆和氧化铪合量的测定苦杏仁酸重量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微晶氧化 microcrystallinezirconia 平均晶粒尺寸不大于1um的致密氧化锆陶瓷材料。 3. 2 自磨耗率self-wearrate 氧化锆球在尼龙球磨罐中加水研磨后单位时间的质量损失,单位为克每千克每小时[g/(kg·h)]。 3.3 球形度degreeofsphericity 球最小方向直径除以最大方向直径,所得比值为球形度值。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产品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JC/T2136—2012 表1外观质量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裂纹 不允许 前瓷 不允许 5. 1 颜色 白色或乳白色 斑点 100个球中最多允许有1个球存在最大尺寸<0.5mm的斑点 4.2技术指标 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Zr02(Hf0)+Y20.)的质量分数 % ≥99.5 5. 2 2mm≤<5mm 01> 尺寸允许偏差 5mm<10mm % ≤8 5. 3 10mm≤≤15mm ≤5 % 球形度 ≥95 5. 4 表面粗糙度Ra μm ≤0.2 5.5 体积密度 g/cm ≥5.95 5.6 维氏硬度HV5 GPa ≥12 5.7 平均晶粒尺寸 pun ≤1.0 5. 8 自磨耗率 g/ (kg · h) ≤0.10 5.9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质量 用肉眼结合20倍带标尺的显微镜进行检测。 5.2化学成分 按YS/T568.1规定的方法测定原料粉体中Zr0z(HfO2)的含量,按GB/T18114.8规定的方法测定原 料粉体中Y20s含量。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原料粉体中Zr02(HfO2)+Y20:的总含量。 5.3尺寸允许偏差 用卡尺(精度0.02mm)在球均匀分布的十点测量直径,选取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处再重复各测定三 点直径,取这三点平均值作为球的最大和最小直径,其平均值与该规格球标称尺寸的差值除以该规格球 标称尺寸,得到该球的尺寸允许偏差。 2 JC/T2136—2012 5.4球形度 球的最小和最大方向直径相除所得比值即该球的球形度值。 5.5表面粗糙度Ra 用符合GB/T6062规定的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测定。 5.6体积密度HV5 按GB/T25995规定的方法测定。 5.7 维氏硬度 将球镶嵌研磨抛光后,按GB/T16534规定的方法测定。 5.8平均晶粒尺寸 将球破碎后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测量其断口平均晶粒尺寸。 5.9 自磨耗率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6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出厂检验 按批对产品进行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球形度、体积密度、自磨耗率检验。 6.3型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4章规定的全部项目。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a)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b) 新产品试制; 停产后复产; d) 原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 6.4 抽样规则 6. 4.1 组批 一批产品应由同一批原料在同一生产线上经相同工艺连续生产并被同时提交验收的一组产品构成, 以500kg为一批次,不足500kg时仍可作为一批。 6.4.2抽样 a) 每批随机抽取1kg产品进行外观检测。 b) 每批随机抽取不少于10个球进行尺寸允许偏差和球形度检验。 3 JC/T2136—2012 每批随机抽取重量不少于20g(≤6mm球)或数量不少8个(>@6mm球)进行体积密度检验。 (P 每批随机抽取重量约1000g球进行自磨耗率检验。 e) 每批随机抽取不少于10个球进行平均晶粒尺寸和维氏硬度检验。 6.5判定规则 产品检验中体积密度或自磨耗率一项不符合标准要求,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其他各项要求中一项 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加倍抽样复检,复检结果仍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每件包装应印有厂名、厂址、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规格、重量、生产日期。 7.2包装 产品宜采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外套编织袋后置于纸桶中。 7.3运输 运输途中,产品应轻拿轻放,避免包装受潮、破损。 7.4贮存 氧化锆研磨介质球贮存保管期为3年,应保持仓库干燥、通风。超过保管期的按6.2.1条规定重新 检验,符合本标准要求后仍可使用。 JC/T2136—201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微晶氧化锆研磨介质球自磨耗率测试方法 A.1方法原理 为避免不同的被研磨介质材料和球磨罐壁对研磨介质球自磨耗率的影响,本方法采用去离子水为介 质,置于尼龙或聚氨酯衬球磨罐中,在高速旋转条件下测定研磨介质球自身互相研磨所造成的质量损失, 作为衡量研磨介质球耐磨性的指标。 A.2i 试验仪器及要求 精密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精度为0.01g: a) b) 球磨罐:内径为110±2)mm,高度为105±2)mm; c) 行星式球磨机:最高转速不低于300r/min; (P 烘箱:最高工作温度不低于200℃。 A. 3 试验方法及步骤 a) 同一批磨介球按(1000土15)g质量取样,样品球需清洗干净,并在105℃烘箱中干燥2h; b) 在天平上准确称量研磨介质球质量mi,单位为克(g); c) 将称好质量的研磨介质球装入球磨罐,加500mL水,盖好球磨罐并确认不漏水; (P 将球磨罐放在行星式球磨机上,开启球磨机,调转速为每分钟300r,并确认转动平稳; e) 球磨20h~50h后,关闭球磨机,记录球磨时间T,单位为小时(h); f) 打开球磨罐,将研磨介质球清洗干净,放在105℃烘箱中烘干2h,随后放入干燥器中; 待研磨介质球冷至室温,取出并在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量其质量m2,单位为克(g)。 g) A.4 结果计算 研磨介质球自磨耗率按公式(A.1)计算: α, (A. 1) m,×T 式中: α一一自磨耗率,单位为克每千克每小时[g/(kg'h)]; mi—试验前球的质量,单位为克(g); 一试验后球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 T—一球磨时间,单位为小时(h)。 5

.pdf文档 JC-T 2136-2012 微晶氧化锆研磨介质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C-T 2136-2012 微晶氧化锆研磨介质球 第 1 页 JC-T 2136-2012 微晶氧化锆研磨介质球 第 2 页 JC-T 2136-2012 微晶氧化锆研磨介质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05:18:4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