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9.120.99 K 14 备案号:34778—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8632—2011 代替JB/T8632-1997 电触头材料电弧烧损试验方法指南 Guide for test method of arc erosion of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2012-04-01实施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8632—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重要性和用途. 3主要变量, 3.1形状、面积和厚度 3.2 触头的速度 3.3 触头的方向. 3.4 环境 3.5 电弧电流. 3.6 燃弧时间 3.7 闭合压力、速度和弹跳次数 3.8 触头基体温度 3.9 燃弧操作的总次数 3.10 电弧移动, 3.11 极性 3.12 操作频率 3.13 分断速度和分断力 JB/T 8632—2011 前言 本标准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ASTMB576:1994(2005年复审确认)《电接触材料电弧烧损试验方法 指南》,将ASTMB576:1994转化为本标准时作了必要的编辑性修改,主要差异有: 一一用小数点符号“”代替符号“,”; 一删除了不涉及技术内容的“第4章关键词”。 本标准代替JB/T8632一1997《电触头材料电弧烧损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JB/T8632-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只列出了试验时与电触头电弧烧损速率有关的主要变量,不涉及具体试验设备要求、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温州聚星银触点有限公司、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宏丰电工合金 有限公司、天水西电长城合金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广州市银玑电工合金有限公司、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 份有限公司、陕西斯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希合金有限公司、绍兴县宏峰化学金属制品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大号、柏小平、陈晓、刘强、谢永忠、颜小芳、吴新合、霍志文、王长明、 王小军、郑元龙、陈达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8632—1997。 II JB/T8632—2011 电触头材料电弧烧损试验方法指南 1范围 1.1本标准给出了影响电接触材料电弧烧损速率的主要变量,并可作为制定更详细的电弧烧损试验要 求的指南。 1.2本标准并不关注与其使用相关的所有安全方面的要求。在使用本标准前,使用者有责任制定相应 的安全和健康操作规程,并确定限定值的适用性。 1.3电弧烧损试验将产生一些材料的蒸气。在使用本标准前,使用者应熟悉所有的危害,包括与试验 材料对应的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中提到的危害。 2重要性和用途 范围内得到了证明。这些变量在电压和电流足以产生电弧的任何场合都是重要的。 3主要变量 3.1形状、面积和厚度 3.1.1触头的形状、面积和厚度影响电弧烧损速率。就触头的形状而音,球冠半径至少有两种方式影 响烧损:①它改变了触头的有效直径;②它影响电弧在触头表面的移动方式。无锐利边缘不同直径的半 球冠状触头在给定电弧量作用下可能导致不同电弧烧损的结果,并有助于控制在空气和其他气体中操作 时产生的电弧。 3.1.2在记录触头损失前,可通过大量的燃弧操作确定触头的合适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在不同的环境 中,形状和直径对烧损的影响可能不同。 3.1.3触头安装、焊接和复合的完整性可能影响材料的电弧烧损,对这些条件应进行规定。 3.2触头的速度 触头的分断速度和最大电弧长度影响电弧烧损速率,对这些条件应进行规定。 3.3触头的方向 3.3.1配对触头与地球重力场之问的方向可能影响电弧烧损速率,对触头方向应进行规定。例如,配 对触头的接触面是垂直的或水平的。 3.3.2如果触头的接触面是水平的,并在直流下试验时,应规定阳极或阴极的位置在上面。 3.4环境 3.4.1气体的类型、接触压力、温度和湿度或油的类型都会影响电弧烧损速率,对这些环境条件应进 行规定。 3.4.2在空气中和在油中的烧损率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3.5电弧电流 3.5.1电弧电流的增加将导致每库仑电荷量的电弧烧损速率增加,应规定电弧电流的大小。 3.5.2电弧电流的波形是非常重要的试验因素,应规定电源电压、负载电流大小和波形。 3.6燃弧时间 电接触中单个电弧持续的时间影响电弧烧损速率,对燃弧时间应进行规定。 3.7闭合压力、速度和弹跳次数 由闭合电弧引起的烧损的严重性取决于闭合速度、闭合压力和弹跳次数,这些量是给定的或是可以 1 JB/T8632—2011 测量的。由于触头弹跳引起的闭合电弧可能产生2倍的电弧烧损,并与触头的闭合速度和最大电弧长度 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改进触头试验装置有效地消除闭合电弧。例如,在触头闭合后才使试验电流通 过触头。 3.8触头基体温度 配对触头的温度可能不同,因此对它们的温度都应测量或在燃弧操作前规定。 3.9 燃弧操作的总次数 触头的形状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改变,化学反应也将改变电弧烧损速率(例如,在银面产生氧化银 或在钨面产生氧化钨,可能导致电弧烧损速率的改变),因此对电弧的总次数或试验持续的时间应进行 规定。 3.10 电弧移动 由于磁场影响将引起电弧移动,因此应规定磁场大小和方向。 3.11极性 3.11.1极性可能影响电弧烧损速率,对极性是固定的还是变化的应进行规定。 3.11.2在试验中,极性固定和极性变化的电弧烧损速率是不同的。对于连续的电弧,极性变化将改变 触头的表面状况。 3.12操作频率 操作频率会影响触头的温度,也因此影响到电弧烧损速率,对操作频率应进行规定。 3分断速度和分断力 3.13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分断电弧产生损害的严重性,因此对分断速度和分断力应进行规定。 2

.pdf文档 JB-T 8632-2011 电触头材料电弧烧损试验方法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8632-2011 电触头材料电弧烧损试验方法指南 第 1 页 JB-T 8632-2011 电触头材料电弧烧损试验方法指南 第 2 页 JB-T 8632-2011 电触头材料电弧烧损试验方法指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02:53: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