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9.080.99 JB K 49 备案号:34900—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7618—2011 代替JB/T7618—1994 避雷器密封试验 Sealing tests of surge arresters 2011-12-20 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7618—2011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热水浸泡法和抽气浸泡法 4.2 沸水煮法.. 4.3 扣罩法 4.4氢质谱检漏仪检漏法 5试验方法 5.1 测量设备及准确度. 5.2 试品 5.3 试验用水.. 5.4 热水浸泡法和抽气浸泡法 5.5 沸水煮法.. 5.6 扣罩法.. 5.7 氢质谱检漏仪检漏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避雷器密封试验一一扣罩法. 表1热水浸泡法和抽气浸泡法浸泡/保压时间. 表2热水浸泡法和抽气浸泡法试验水温. JB/T7618—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7618一1994《避雷器密封试验 浸泡法》,与JB/T7618一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更改了标准的名称; 一增加了沸水煮法、扣罩法及氢质谱检漏仪检漏法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对热水浸泡法及抽气浸泡法的浸泡/保压时间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出厂试验及验收试验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市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益民、程文怡、李向军、黄勇、申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B/T7618—1994。 III JB/T7618—2011 避雷器密封试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避雷器密封试验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称为避雷器)的密封试验。 本标准不排斥其他有效的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12一2008电工术语避雷器、低压电涌保护器及元件 GB/T2900.191994电工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 GB/T11023一1989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 GB11032一201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T16927.2一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 3.1 密封(气、水密封性)seal(gas/water-tightness) 避免对电气和(或)机械性能有影响的物质进入避雷器内部的能力。 3.2 相对年漏气率 relativeannualleakrate Fy 在额定充气压力的系统中,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测定的漏气量与总充气量之比,以年漏气量百分率表 示。 3.3 热水浸泡法 hotwaterimmersiontest 在规定的温差水中浸泡避雷器,以检验避雷器密封性能的一种方法。 3.4 抽气浸泡法 waterimmersiontestinde-airedcabinet 避雷器浸入盛有水的密封容器中,将容器中水面上气压抽至规定值,以检验避雷器密封性能的一种 方法。 3.5 沸水煮法boiledwaterimmersiontest 将避雷器浸入沸腾的加NaC1的去离子水的溶液中煮,以检验避雷器密封性能的一种方法。 3.6 扣罩法gas-tight sheathtest 将GIS避雷器置于封闭的塑料罩或金属罩内,经过一定时间后,测定罩内SF6气体的浓度,并通过 JB/T7618—2011 计算确定GIS避雷器相对年漏气率的方法。 3.7 氨质谱检漏仪检漏法heliummassspectrometerleakdetectortest 采用氢质谱检漏仪对避雷器进行密封检测的一种方法。 4技术要求 4.1热水浸泡法和抽气浸泡法 4.1.1热水浸泡法和抽气浸泡法浸泡/保压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热水浸泡法和抽气浸泡法浸泡/保压时间 试验方法名称 浸泡/保压时间 t≥10min(额定电压42kV以下避雷器) 热水浸泡法 t≥30min(额定电压42kV及以上避雷器) 抽气浸泡法 t≥3 min 注1:热水浸泡法浸泡时间是指避雷器浸入符合规定水温的水中开始计时至完成密封试验所需的时间。 注2:抽气浸泡法保压时间是指避雷器浸入符合规定压差的水中开始计时至完成密封试验所需的时间。 注3:将避雷器水平浸入水中,水面应高出避雷器最高点10cm~20cm。 4.1.2 2热水浸泡法和抽气浸泡法试验水温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热水浸泡法和抽气浸泡法试验水温 试验方法名称 试验水温 热水浸泡法 高于试验环境温度45℃土5K 抽气浸泡法 ≥5℃ 4.1.3抽气浸泡法压差应≥0.02MPa。 4.2沸水煮法 沸水煮试验完成后,重测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或泄漏电流及局部放 电量,试验前后直流参考电压变化率不应大于5%,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变化不应大于20μA, 泄漏电流变化不应大于10μA,局部放电量不应大于10pC。 4.3扣罩法 SFc气体从GIS避雷器内部泄漏到大气的相对年漏气率应小于0.5%/年。 4.4氨质谱检漏仪检漏法 避雷器的漏气率要求小于6.65×10-"Pa·L/s。 5试验方法 5.1测量设备及准确度 测量设备应满足GB/T16927.2一1997的要求,其准确度应符合有关试验条款要求。工频电压试验 的交流电压频率在48Hz~62Hz之间,且近似于正弦波。直流电压试验的电压纹波系数不应大于1.5%。 5.2试品 试品应是新的、干净的、装配完整的避雷器或避雷器元件。 5.3试验用水 试验用水应是清洁的。 2 JB/T7618—2011 5.4热水浸泡法和抽气浸泡法 5.4.1热水浸泡法 热水浸泡法适用于瓷外套避雷器和复合外套避雷器。 浸泡时间从达到规定的水温时算起,用计时器记录。 5.4.2抽气浸泡法 抽气浸泡法适用于瓷外套避雷器和复合外套避雷器。 保压时间从达到规定的压差时算起,用计时器记录。压差应用压力表测量,压力表应能读出0.001MPa。 5.4.3试验评价 避雷器在规定的浸泡时间内,如无连续性气泡溢出则视为合格(如开始有少量断续气泡溢出,但随 后不再有气泡溢出,仍视为合格),如不能明确判断时,应重测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0.75倍直流参考 电压下漏电流或泄漏电流,试验前后直流参考电压变化率不应大于5%,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 变化不应大于20μA,泄漏电流变化不应大于10μA。 5.5沸水煮法 沸水煮法适用于复合外套避雷器。 将避雷器浸入沸腾的去离子水的溶液中煮42h,水中NaCl的含量为1kg/m²。试验方法应符合GB 11032—2010中8.8、8.16、8.17和10.8.13的规定。 注1:上述水的特性为试验开始时测量值。 注2:如果供方声称其密封材料无法耐受沸水煮42h,经供需双方同意,水温(沸水)也可降到80℃(最少持续 52h)。经供需双方同意后,也可将52h扩大到168h(一周)。 5.6扣罩法 扣罩法适用于GIS避雷器。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1023一1989中4.2.1的规定。试验内容按照附录A的规定。 5.7氨质谱检漏仪检漏法 采用喷吹法检漏。喷吹法适用于有抽气口的避雷器。 将避雷器接在检漏仪的检漏口,用检漏仪的真空系统对避雷器抽真空,并达到真空衔接与质谱室沟 通,避雷器真空度要求应符合检漏仪的规定,然后用喷枪向密封处喷吹氨气。当有漏孔存在时,氨气就 通过漏孔进入质谱室被检测。 3 JB/T 7618—20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避雷器密封试验 ——扣罩法 采用一个封闭罩(如塑料薄膜罩)收集GIS避雷器的泄漏气体。GIS避雷器充气至额定压力6h后, 扣罩24h,然后用灵敏度不低于10-、经校验合格的SF。气体检漏仪测定罩内SF。气体浓度(视GIS避 雷器的大小测试2点~6点,通常是罩的上、下、左、右、前、后共六个点),根据封闭罩中泄漏气体 的浓度、封闭罩的容积、GIS避雷器的体积及试验场地的绝对压力,按式(A.1)推算出漏气率F(单 位为MPa·m²/s): (A.1) △t 式中: △C——试验开始到终了时泄漏气体浓度的增量,为测量值的平均值,ppm(1ppm=10); At 测量△AC的间隔时间,单位为秒(s); Vm—封闭罩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²); Vi GIS避雷器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 绝对大气压,p=0.1MPa。 p 相对年漏气率F(单位为%/年)按式(A.2)计算: F×31.5×10° Fy: x100· (A.2) V(p, +0.1) 式中: V- GIS避雷器气体密封系统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²); Pr 额定充气压力(表压),单位为兆帕(MPa)。 4

.pdf文档 JB-T 7618-2011 避雷器密封试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7618-2011 避雷器密封试验 第 1 页 JB-T 7618-2011 避雷器密封试验 第 2 页 JB-T 7618-2011 避雷器密封试验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01:39: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