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37.100.10 J87 备案号:30734—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122—2010 印刷机械 局部上光机 Printing machinery-Part coating machine 2010-12-29发布 201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122—201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型式、型号与基本参数, 4 4.1 型式, 4.2 基本参数.. 4.3 型号和名称.. 5要求.. 5.1 通则 5.2 传动系统, 5.3 润滑系统。 5.4 轴承工作温升 5.5 整机噪声 5.6 主要零部件的装配质量 5.7 上光质量 5.8 电气质量 5.9外观质量 5.10、输纸机构. 5.11 烘干装置. 5.12 收纸机构. 安全要求, 5.13 试验方法. 6.1 空运转性能. 6.2 轴承工作温升测试 6.3 噪声测量. 6.4 电气安全性能测试 6.5 外观质量检验. 6.6 主要轴辊的精度检查 6.7 印品涂布上光试验 6.8 烘干装置检验 6.9 收纸机构检验 6.10安全装置. 7检验规则, 6 7.1 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I JB/T11122—2010 8.2包装. 8.3运输.. 8.4贮存.. 参考文献。 图1噪声测量点位置图 表1基本参数.. 表2上光涂布层的光泽差值 II JB/T11122—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瑞安市华威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德拉根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印刷机 械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紫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元龙、余孝池、刘树清、刘锋、周勤甫、宣金兴。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I JB/T11122—2010 印刷机械 局部上光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局部上光机(以下简称上光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型号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单张纸紫外线固化和红外线干燥的局部涂布上光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4728(所有部分)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GB/T4879防锈包装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7932—2003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8941——2007 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的测定(20°、45°、75°) GB/T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0335.1- -2005 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23279 单张纸输纸机 JB/T3090 印刷机械产品命名与型号编制方法 CY/T17-1995 印后加工纸基印刷品上光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ISO12643-3:2008印刷技术印刷技术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要求第3部分:装订和整饰设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局部上光机partcoatingmachine 将纸张表面特定部分图文涂布一层无色透明涂料,经流平、固化后,可在纸张部分图文表面形成薄 而均匀的透明光亮层的机器。 4型式、型号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型式包含: a)直接递纸局部上光机一一纸张从输纸机经递纸滚筒进入压印滚筒咬口处,经过涂布、固化、收 纸过程的机器; 1 JB/T11122—2010 b)上摆递纸局部上光机一 纸张从输纸机通过上摆式递纸机构,传送到压印滚筒,经过涂布、固 化收纸过程的机器; c)下摆递纸局部上光机 纸张从输纸机通过下摆式递纸机构,传送到压印滚筒,经过涂布、固 化、收纸过程的机器。 4.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见表1。 表1基本参数 纸张定量 最大纸张幅面 最高上光速度 型式 g/m mm 张/h 620×920 80~200 直接递纸局部上光机 720X1040 ≥4000 200~600 920×1280 720×1040 80~200 ≥4500 920×1280 上摆递纸局部上光机 720X1040 200~450 ≥6000 920×1280 720X1040 80~200 ≥7000 920X1280 下摆递纸局部上光机 720×1040 ≥8000 200~450 920X1280 注:ISO216书写裁切尺寸和印刷品确定等级-A系列和B系列。 4.3 型号和名称 上光机的产品命名与型号编制应符合JB/T3090的规定。 5要求 5.1通则 5.1.1上光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上光机应能完成对其规定纸张涂布的要求,保证从输纸、涂布、固化到收纸的连续完成。 5.2传动系统 机器传动系统应运转平稳、工作正常,所有零部件动作应协调、准确,无异常传动声响和机械自发 性移动,无卡阻现象。 5.3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应油路畅通、各润滑点供油充分,无漏油现象。 5.4轴承工作温升 轴承温升不应大于35℃。 5.5整机噪声 机器工作噪声不应大于85dB(A)。 2 JB/T11122-2010 5.6主要零部件的装配质量 5.6.1 压印滚筒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020mm。 5.6.2 涂布滚筒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025mm。 5.6.3 匀胶辊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025mm。 5.6.4 计量胶辊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025mm。 5.6.5 上胶辊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020mm。 5.6.6 网纹辊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015mm。 5.6.7 压印辊筒的轴向窜动量不应大于0.040mm。 5.6.8 涂布辊的轴向窜动量不应大于0.040mm。 5.6.9 相邻两辊的平行度(在全长内)不应大于0.03mm。 5.6.10 相邻两滚筒的平行度(在全长内)不应大于0.03mm。 5.7 上光质量 涂布上光后的印品应符合CY/T17—1995的规定 5.7.1上光后的印品表面应干净、平整、光滑、完好,无花斑、无皱折、无化油和化水现象。 5.7.2 根据纸张和油墨性质的不同,光油涂层成膜物的含量不应低于3.85g/m²。 5.7.3A级铜版纸印刷品表面光泽度比未经上光的增加30%以上,纸张白度降低率不得高于20%。 5.7.4 上光后纸张的光泽度数值应在90度以上。 5.7.5 上光涂布层的光泽度差值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值。 表2上光涂布层的光泽差值 最大上光涂布宽度 光泽度的差值 mm ≥1040~1280 <10% ≥620~920 <7% 5.7.6上光层与印刷画面的套准误差不应大于0.20mm,合格率不应低于98% 5.8电气质量 5.8.1电气系统应布线整齐,排列有序、接头牢固;各种标记应齐全、清晰和正确,电气简图用图形 符号应符合GB/T4728的规定。 5.8.2电气系统工作应正常、灵敏、可靠。 5.8.3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按GB5226.1—2008中8.2.1的要求连接到保护联结电路上,保护联结 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2008中8.2.3的规定。 5.8.4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Q2。 5.8.5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施加1000V的电压、时间近似1s,不应出现击穿放电现 象。 5.9外观质量 5.9.1外露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缺陷。 5.9.2外露非加工表面不应有气孔、凸瘤、凹陷等有损美观的缺陷。 5.9.3涂漆层应平整、光滑,颜色、光泽要均匀一致,无明显突出颗粒、粘附物和砂纸道痕,漆膜不 应有流挂、起泡、失光及明显粘皮现象。 5.9.4电气线路、气路及油路管道应排列有序。 3

.pdf文档 JB-T 11122-2010 印刷机械 局部上光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11122-2010 印刷机械 局部上光机 第 1 页 JB-T 11122-2010 印刷机械 局部上光机 第 2 页 JB-T 11122-2010 印刷机械 局部上光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7 20:38: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