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11.020 CCSC05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859—2025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Standard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inneonatal ward 2025-07-30发布 2026-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WS/T859—2025 I前  言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国家 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负责业务管理、法 规司负责统筹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 立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苏州大学附属儿 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黑明燕、李六亿、李卫光、华子瑜、侯新琳、黄勋、杨传忠、朱雪萍、张琳琪、 李娟。WS/T859—2025 1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生儿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监测要求和防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设有新生儿病区的医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311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WS/T312医院感染监测标准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 WS/T368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 WS/T509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510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WS/T512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标准 WS/T524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标准 WS/T640临床标本采集和转运管理规范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国卫办妇幼发〔2017〕40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新生儿neonate 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矫正年龄满28d的婴儿。 3.2 新生儿病区neonatalward 入院新生儿接受观察、护理、治疗的区域,包括但不限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和普通新生儿病区(房) (含家化病区(房))。 3.2.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WS/T859—2025 2医院集中监护和收治重症患病新生儿(即存在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 的新生儿)的病区,可及时为患儿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救治和照护技术。 3.2.2 家化病区parentmove-inward 医院为患儿提供诊疗功能,同时兼具模拟居家环境的独立住院病区。 3.3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neonatalintensivecarecenter 医疗机构内独立设置的,以新生儿病区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为依托实体,具有危重新生儿监护诊 疗能力,承担区域内危重新生儿救治、转运、会诊和新生儿专科技术培训、指导任务的临床单位。 3.4 人乳库humanmilkbank 招募人乳捐赠者、收集捐赠人乳,并负责人乳的筛查、加工、储存、分配工作的非营利性专业机构。 医疗机构人乳库由医疗机构建设与运营,以满足医疗需要,应由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使用。 3.5 脐静脉置管umbilicalvenouscatheterization,UVC 通过新生儿尚未闭合的脐静脉,将静脉导管置入到靠近右心房中心静脉位置的有创操作过程。 3.6 婴儿空间babyspace 与婴儿身体直接接触的婴儿床/暖箱及包被等,以及通过导联线(如心电监护仪、脑功能监测仪等) 或管路(如输液管路、体腔引流管路等)与婴儿身体间接接触的仪器仪表设备表面。 4管理要求 4.1病区布局 4.1.1新生儿病区的设置应远离医院污染区域。 4.1.2病区布局应洁污分明,包括医护人员值班室、办公区、诊疗区、医疗辅助区(如静脉液体配置 室、配奶室、人乳库、清洁物品及设备存储室、沐浴间/区等)、污物处理区(如污物处理室、仪器设 备/器械清洁消毒室)等。 4.1.3诊疗区应设置独立的隔离室/区,感染同种病原体的患儿可安置于一室。 4.1.4宜设置过渡间/区,安置尚未排除感染的新转入患儿。 4.1.5新生儿床单元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并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 施。具体应遵循《新生儿病区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及WS/T509的要求。 4.1.6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病区的每床净建筑面积和床间距,应遵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 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 4.1.7病区内的每个房间应设置1套及以上非手触式洗手设施,方便可及。WS/T859—2025 34.2感染管理制度与流程 4.2.1新生儿病区应遵循WS/T510要求,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由科主任、护士长、 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员等组成,职责明确;科主任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 4.2.2新生儿病区应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并落实。 4.2.3医院应对新生儿病区开展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同时督 导病区持续质量改进。 4.2.4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病区感染管理制度,应遵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 的要求。 4.3培训 4.3.1应针对新生儿病区的特点,对所有进入新生儿病区的人员,如转运及院前急救团队成员、新生 儿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为新生儿病区配备的其他辅助人员等,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与技术培 训,并考核。 4.3.2应对进入新生儿病区的探视人员及参与护理的家长,提前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宣教、手卫生 及佩戴口罩等方法的培训。 4.4人员管理 4.4.1患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不应进入新生儿病区,患有腹泻或皮肤开放性渗出性疾病 的人员不应进入诊疗区。待症状消失24h且经评估后,可恢复进入新生儿病区工作。 4.4.2新生儿病区的工作人员着装为新生儿病区专区使用,宜每周更换不少于2次,遇污染时随时更 换。外出时应着外出服。 4.4.3医护人员进入诊疗区域时应摘除戒指、腕表等饰物;接触患儿时,着装宜保持上肢肘部以下皮 肤裸露(着一次性隔离服者除外),避免头发接触患儿。 4.4.4送奶的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 4.4.5医院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且方便可及。 4.4.6参观、探视及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家长(含家化病区),在进入新生儿病区时,应进行手卫生。 4.4.7探视和实施袋鼠抱的患儿家长(含家化病区)宜相对固定,并在进入病区前进行健康评估。 4.4.8应对家化病区中为患儿进行亲母抱喂的产妇健康进行感染性疾病监测与管理,在新生儿安全的 前提下,指导产妇的手卫生以及乳房、乳具、容器等清洁消毒。 4.5物品管理 4.5.1一般性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计、软尺、血压计袖带等)宜专床专用,患儿出院后进行终末 消毒。经皮黄疸检测仪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4.5.2被服、织物应洁净并每日更换;潮湿、污染后及时更换。 4.5.3暖箱罩应每周更换,暖箱滤网应按其说明书定期更换,暖箱湿化水应为灭菌水,且每日更换; 暖箱内的床垫应保持清洁,待患儿出院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5.4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烧烫伤等需要保护性隔离患儿的床单元用物应按 无菌物品进行管理和使用。 4.5.5应建立新生儿床/暖箱/辐射抢救台(含转运暖箱)的使用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包括婴儿保暖箱 区域位置,使用患儿的姓名、住院号、使用时间、终末消毒时间等。 4.5.6宜配备1~2个备用的新生儿床/暖箱/辐射抢救台。WS/T859—2025 45监测要求 5.1病例监测 5.1.1医疗机构应遵循WS/T312和WS/T524的要求,对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和器械相 关感染进行监测、报告与诊疗工作,并做好记录。 5.1.2医疗机构宜采用信息系统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5.1.3医疗机构应至少每季度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包括医院感染发病趋势和 相关危险因素等,及时反馈并指导改进防控措施。 5.1.4病例监测应注意以下事项: a)新生儿感染病例的监测应关注“新生儿感染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特征,重点监测感染的临 床症状和体征。 b)新生儿病区在短时间内出现2例或以上临床症状相似的感染病例时,应立即主动报告医院感染 管理部门。 c)临床医师应根据新生儿病情决定是否采集患儿血液、体液和组织标本进行致病微生物检验和药 敏试验,标本采集和转运方法应遵循WS/T640的要求。 d)临床医师应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前留取相应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 e)应严格掌握新生儿各种有创操作的指征,制定正确的新生儿有创诊疗操作流程,并定期培训和 监督执行。 5.2环境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 5.2.1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监测频次应不少于每季度1 次。 5.2.2当病室新建或改建,以及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时,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 5.2.3当病区发生医院感染聚集/暴发,怀疑其与环境因素有关时,医疗机构应立即进行环境卫生学采 样和检测,并进行相应病原体的检测。 5.2.4环境卫生消毒效果监测的采样方法与合格判定标准应遵循GB15982和WS/T367的要求。 6防控

.pdf文档 WS-T 859-2025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WS-T 859-2025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第 1 页 WS-T 859-2025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第 2 页 WS-T 859-2025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1:44: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