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35.240 CCSL67 团 体 标 准 T/WSTA0002—2025 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规范 2025-08-18发布 2025-08-18实施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TA0002—2025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武汉厚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厚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百里半(武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纬创软件(武 汉)有限公司、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璞华国际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机电职业 技术学院、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仪征技师学院、江苏省姜堰中学专业学校、宣 化科技职业学院、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武昌首义学院、内蒙古能源职业学 院、攀枝花攀西职业学院、贵州生态能源职业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翁高飞、李伟、寇立红、曾乐、任雯菁、陈慧、柳扬波、张宏飞、鲁睿、向小 雪、邹明、熊勇、曾蛟、余剑、罗秋菊、余晓刚、陈智、宋晓光、王鹏、何舸、黄振、吴静、夏小山、 王伟。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TA0002—2025 1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的需求确定、服务流程、服务基础、服务要求以及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的各类机构、企业及相关组织,其他有数字化人才培养需求 的用人单位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字化 利用数字技术(如计算机、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应 用,将传统流程、业务模式或社会活动转化为数字形式,实现高效协同、精准决策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涵盖技术应用、流程重塑、价值创造等多个维度。 3.2 数字化人才 具备数字技术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够顺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在数字经济领域发挥专 业作用的专业人才。 3.3 数字开发设计人才 专注于数字产品设计、数字化系统开发以及技术创新工作,在数字产品与系统研发创新方面具有专 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3.4 数字技术支持人才 负责信息化系统规划、具体实施、日常运维以及提供技术支持等工作,保障信息化系统稳定运行的 专业人员。 3.5 数字运营人才 擅长新媒体运营、数字化营销以及品牌管理等工作,能够有力推动企业数字业务持续发展的专业人 才。 4需求确定 4.1服务对象 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对象涵盖多类群体,具体包括: a)各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在读学生,需提升数字化专业技能以适配未来职业需求; b)企业内部从事数字化相关工作的在职员工,需通过培养强化岗位胜任力; c)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传统行业从业者,需系统学习数字技术与应用知识; d)希望进入数字经济领域的社会求职者,需补足数字化技能短板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4.2需求调研 4.2.1采用“定量+定性”结合模式收集需求(结构化问卷+专家访谈),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TA0002—2025 2和清洗,形成需求调研数据库。数据库需要包含以下数据类型: e)动态监测数据:企业招聘信息(岗位要求、薪资水平、招聘量)、行业发展报告、毕业生就 业数据; f)政策与技术影响因子: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新兴技术(如AIGC)普及动态; g)职业资格认证动态:行业主流证书的考核标准更新及需求变化。 4.2.2针对数字开发设计、数字技术支持、数字经营三类核心人才设计差异化分析维度见表1。 表1差异化分析维度 人才类型 分析维度 具体说明 数字开发设计人才 技术深度/创新能力技术深度:对编程语言、算法设计、系统架构等核心技术的掌 握深度 创新能力:用户需求洞察、技术方案优化及新兴技术(如AIGC) 的迁移应用能力 数字技术支持人才 技能熟练度/响应速度技能熟练度:网络配置、系统运维、安全防护等操作的规范性 与准确性 响应速度:故障诊断时效、应急修复效率及容灾备份的可靠性 数字运营人才 业务理解/工具应用业务理解:行业痛点分析、市场趋势预判及数字化业务逻辑的 解读能力 工具应用:数据看板搭建、用户行为分析工具及营销平台(如 直播后台)的操作熟练度 4.2.3分析结果经企业代表与教育专家双验证,每年基于监测数据迭代更新,确保与产业需求同步。 4.2.4建立行业人才需求动态监测体系,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可视化呈现与预警反馈。 4.3需求确认 4.3.1企业需求对接 4.3.1.1对接渠道 建立“线上+线下”双通道对接模式,线上通过数字化平台(如企业需求填报系统)实时收集需求, 线下通过季度企业座谈会、产业导师联席会等形式深度沟通。 4.3.1.2对接内容 对接内容聚焦岗位类型、能力要求、人才数量及跨领域协作能力等其他特殊需求。 4.3.1.3反馈机制 对接结果需经企业确认,同步至需求调研数据库(4.1),若未达成共识需进行补充调研并二次确 认。 4.3.2人才需求预测 4.3.2.1数据输入 整合如下数据并录入系统: a)动态监测数据:企业招聘量、行业报告、毕业生就业数据等; b)近3年企业需求对接结果数据; c)政策/技术影响因子等。 4.3.2.2预测方法 预测方式主要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a)定量分析主要采用时间序列、回归模型预测需求数量与结构; b)定性分析主要采用德尔菲法预测新兴岗位需求。 4.3.2.3输出应用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TA0002—2025 3生成数字化人才相关需求预测报告,同步至人才培养方案(5.2)与就业服务(5.7)。 5服务流程 5.1服务流程图 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流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咨询指导填报、职业规划、教学管理、实训管理 及就业服务,见图1。 图1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流程图 5.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5.2.1课程体系开发规范 5.2.1.1需求映射 课程内容与7.1对应,融入“岗课赛证训创”要求;以“背景-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全流程为线 索,取材于行业典型软件产品及企业实际项目,对接数字化产业群与专业群。 5.2.1.2动态更新 每年基于4.1监测数据更新课程,技术激增时6个月内开发专项课程,经企业/教育专家双审确认; 聚焦数字化经济中新技术、新应用等细分领域,优先选择典型岗位的能力需求更新课程。 5.2.1.3跨专业融合 针对复合型岗位,设置跨专业群交叉课程;基于企业岗位规格推导职业能力,针对关键岗位设置深 入学习模块,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模式,配备双导师(高校+企业),延长培养周期,提升就 业竞争力。 5.2.2教学模式设计标准 5.2.2.1分层教学 基于5.3.1中采集到的数据,由平台将课程包智能划分层级。学习过程中,平台实时记录学员的学 习轨迹(实训时长、任务完成率、薄弱点),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动态调整课程进度并针对学员薄弱项自 动补充专项训练: a)零基础层,平台自动分配“理论+基础实训”课程包; b)有经验层,平台推送“项目实战+创新研讨”任务。 5.2.2.2数字化工具应用 采用“线上预习+线下实操+平台记录”混合模式,通过平台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平台同步采集职业 素质课程参与度、思政教育活动记录,生成“知识-技能-素养”三维学习报告,支撑精准教学。 5.2.2.3企业参与 每门实训课企业导师占比不低于20%,与高校教师组成“双师型”团队,承担案例授课、项目指导、 职业规划讲座及思政案例教学;参与企业优先获得学员实习/录用推荐。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TA0002—2025 45.2.3实训环境搭建要求 5.2.3.1不少于70%实训项目源自企业的运营、开发等真实业务,输出可交付成果。 5.2.3.2设备/平台与产业主流一致。 5.2.3.3形成“高校提供场地设备,企业提供真实项目、工具授权;成果知识产权共享,企业优先选 拔优秀学员”的校企共建模式。 5.3咨询指导填报 5.3.1生源质量评估 采集考生基础信息、知识能力测试结果及职业潜力测评数据,形成生源质量评估报告,并支持动态 更新。 5.3.2选拔流程 建立线上报名、资格审查、能力测试、志愿推荐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机制,结合考生测评结果与专 业设置,通过算法模型提供适配建议。 5.3.3学籍管理 实现学籍信息与数字化平台的自动对接,确保录取、注册、变更等环节数据可追溯,信息档案中包 含动态职业规划建议,与后续培养环节联动。 5.4职业规划 5.4.1职业倾向测评 5.4.1.1测评框架设计 基于职业兴趣、能力倾向、性格特质、价值观的多维测评体系,采用标准化量表与情景化工具结合 模式建立测评框架。 5.4.1.2测评实施规范 学员应在入学后进行测评,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分析及报告生成,确保结果可 追溯。 5.4.2职业目标锚定 5.4.2.1目标制定流程 基于测评结果,为学生提供包含岗位需求、技能图谱、发展路径等在内的行业全景解读,引导学生 结合产业趋势,分阶段设定短期、中期、长期职业目标。 5.4.2.2目标校准机制 每学期通过企业导师访谈、岗位体验报告验证目标合理性;当行业监测数据显示需求变化时,动态 触发目标调整流程。 5.4.3规划路径设计 5.4.3.1资源匹配 依据职业目标,精准关联课程模块、实训项目、竞赛资源、证书体系。 5.4.3.2路径动态优化

.pdf文档 T-WSTA 002-2025 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WSTA 002-2025 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规范 第 1 页 T-WSTA 002-2025 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规范 第 2 页 T-WSTA 002-2025 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1:41:5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