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ICS 65.020 CCS A 031 团 体 标 准 T/ NAIA 0405-2025 肉牛蠕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eef cattle helminthiasis 2025-08-28发布 2025-09-01实施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发 布 发布T/NAI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405-2025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宁夏职业技术大学 、同心县科技服务中心 、 同心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郭亚男、王建东、梁小军、马科、左兴文、杨国武、杨小宁、于伟伟、丁 洪发、周学萍、李勇、于有利、赵玉玺。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405-2025 1肉牛蠕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肉牛场主要寄生虫病、监测、防控、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肉牛场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其他品种肉牛及散养肉牛群可参照本技术规 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 2017〕25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蠕虫病 helminthiasis 由蠕虫寄生于人畜而引起的一大类疾病 ,严重危害人畜健康 ,包括吸虫病 、绦虫病、线虫病和 棘头虫病等。 3.2 驱虫 repelling parasite 用药物驱除、杀灭宿主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过程。 4 监测 4.1 基本要求 (1)应根据当地蠕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定期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离心沉淀法检查牛群 粪便中的虫卵、卵囊或幼虫。 (2)根据监测结果,应及时用药驱杀寄生虫。 4.2 抽样比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大群( 200 只以上) 抽样 10 %~15 %,中群( 100 只~ 150 只)抽样 25 %,小群( 100 只以 下)抽样 30 %,不论群的大小, 抽样总量不少于 20 只。群内为 2:4:4(其中犊牛 20 %,周岁牛 40 %,成年牛 40 %)。 4.3 监测方法 4.3.1吸虫病、绦虫病和线虫病应在驱虫前、 驱虫后 10 d~15 d和屠宰期间进行监测。宜采用粪便 检查法检查孕卵节片、幼虫和虫卵;对淘汰和屠宰牛应采用全身性蠕虫学检查法。 4.3.2牛棘头蚴病(棘球蚴、多头蚴和细颈囊尾蚴)应在日常屠宰和集中屠宰期间监测。屠宰后应 对内脏(肺、肝、肠系膜等 )和脑的棘球蚴、多头蚴、 细颈囊尾蚴的寄生状况检查 ;脑包虫 (多头坳 ) 应通过临床症状和尸体剖检进行检查。 5 防控 5.1 饲养管理 新引进种牛及外地购入育肥牛先在隔离圈舍饲养 15 d以上,观察无疫病再混群饲养 ,减少应激 因素。应加强怀孕牛和犊牛的护理 。应合理补充精料和必要的添加剂 。病牛应及时隔离 、治疗,不 应混群饲养,犊牛和成年牛分开饲养或放牧,减少感染机会。 5.2 预防驱虫 不同阶段舍饲牛驱虫药物及用法用量参见附录 A表A.1。 5.3 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5.3.1定期在空舍条件下,对整个牛圈舍和运动场喷洒杀虫药,以杀灭圈舍和运动场内的蠕虫。驱 虫(药浴) 后的废药液应按 GB 18596规定执行。 投驱虫药后 3 d~8 d牛舍内的粪便应及时清扫收 集。 5.3.2病死牛尸体及废弃物处理见《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 2017〕25 号),不应将未经处理的病死牛尸体、废弃物直接饲喂动物或随地抛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405-2025 3附 录  A (规范性) 驱虫程序表 表A.1 驱虫程序表 年龄阶段 驱虫药物及其用量、用法 休药期 母牛产前 30天 安全驱虫:多拉菌素 0.2mg/kg ,肩部皮下注射 泌乳期禁用 哺乳犊牛( 0-3月龄) 全驱虫:伊维菌素注射液 0.2mg/kg + 阿苯达唑 10mg/kg, 皮下注射 +口服 伊维菌素 21 d 阿苯达唑 14 d 断奶犊牛( 4-6月龄) 全驱虫:伊维菌素注射液 0.2mg/kg + 阿苯达唑 10mg/kg, 皮下注射 +口服 伊维菌素 21 d 阿苯达唑 14 d 育成牛 周期性驱虫:每月交替使用芬苯达唑 10mg/kg(线虫),吡 喹酮 10mg/kg(绦虫),口服 芬苯达唑 14 d 吡喹酮 21 d 母牛产后 15天 快速恢复驱虫:伊维菌素 0.2mg/kg + 奥芬达唑 10mg/kg, 口 服 伊维菌素 21 d,奥芬达唑 14 d 种公牛 每年 3月/9月联用:爱普菌素 0.2mg/kg + 三氯苯达唑 12mg/kg,肌注 +口服 爱普菌素 35 d,三氯苯达唑 60 d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NAIA 0405-2025 肉牛蠕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NAIA 0405-2025 肉牛蠕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第 1 页 T-NAIA 0405-2025 肉牛蠕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第 2 页 T-NAIA 0405-2025 肉牛蠕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1:39: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