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ICS 65.020 CCS A 031 团 体 标 准 T/ NAIA 0403-2025 牛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cattle 2025-08-28发布 2025-09-01实施 施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发 布 发布T/NAI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403-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西吉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动物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郭亚男、王建东、梁小军、邵喜成、李知新、王伟、张兆详、蒙学忠、王学义、 李婧、于有利、白涛涛、邵倩、李昕、许华俊、高梅、王洁、王嘉凡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403-2025 1牛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主要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结果判定、综合防控技术和无害化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牛养殖场(区、户)等单位对牛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 件。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541 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T 3467 牛羊饲养场兽医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牛主要呼吸系统疾病 main respiratory diseases of cattle 由支原体 、多杀性巴氏杆菌 、溶血性曼氏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牛出现 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的一类疾病。 3.2 支原体病 mycoplasma disease 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 3.3 巴氏杆菌病 pasteurellosis 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牛体温明显上升 ,食欲不振 、反刍能力下降 ,并伴有呼吸困难 、伸颈 张嘴呼吸的疾病。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403-2025 23.4 肺炎克雷伯菌病 klebsiella pneumoniae disease 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出现大叶性或小叶性肺炎的呼吸道疾病。 3.5 溶血性曼氏杆菌病 hemolytic mancellosis 由溶血性曼氏杆菌引起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种细菌性急性热性呼吸道传染病。 3.7 肺炎链球菌病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disease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包括鼻窦炎 、中耳炎、非菌血症性肺炎等非侵袭性疾病和 菌血症性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的侵袭性疾病。 4 诊断 4.1 流行病学特点 4.1.1 发病年龄 本病常发生于 10日龄~6月龄的牛 ,尤其以1月龄~4月龄牛最易感 ,最早可发生于 2周龄牛,成年牛 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4.1.2 传播途径 发病牛为主要传染源 ,病原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饲料变化 、气候突变 、长途运输 、 断奶、饥饿、寒冷、潮湿等应激可诱发本病。 4.1.3 发病季节 该病四季均可发生,但春秋季易流行,环境条件差时极易流行。 4.2 临床症状 4.2.1 早期症状 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流清鼻液。 4.2.2 中期症状 咳嗽,流脓性鼻液,呼气困难。 4.2.3 晚期症状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403-2025 3卧地不起,腹式呼吸。 4.3 病理变化 4.3.1 牛支原体性肺炎 心包积液, 心包膜增厚 ;肺脏黏连或与胸腔黏连, 双侧肺尖叶出现严重的实质性肉变 ;气管内含大 量泡沫样黏液。 4.3.2 链球菌性肺炎 肺脏组织肿胀,表面淤血、出血;支气管、气管内含有大量泡沫样黏液。 4.3.3 巴氏杆菌性肺炎 咽喉部肿胀,肺脏有不同程度的肝变,肺小叶间浆液浸润, 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 ;胸膜常有纤维素 性附着物, 严重时胸膜与肺脏黏连 ;胸腔和心包积液 ;肺门淋巴结肿胀。支气管和气管内含有大量泡沫 状黏液。 4.3.4 肺炎克雷伯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 常与支原体混合感染,剖检病变与牛支原体病一致。 4.4 实验室诊断 4.4.1 病料采集 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按照 NY/T 541 执行。 4.4.2 病原学鉴定 4.4.2.1 牛支原体 病料组织接种牛支原体固体培养基( 配制见附录 A.1),置于37 ℃、5 % 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 d~2 d后,可观察到“煎蛋样 ”菌落。该菌落接种牛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 配制见附录 A.2),置于恒 温摇床中 37 ℃,220 r/min培养 1 d~2 d,培养液由红色变成澄清的黄色。 4.4.2.2多杀性巴氏杆菌 病料组织接种在 5%脱纤维羊血固体培养基( 配制见附录 B),可观察到散在的淡灰色、表面湿润 、 半透明菌落,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 4.4.2.3肺炎克雷伯菌 病料组织接种在 5%脱纤维羊血固体培养基 (配制见附录 B),可观察到湿润 、酸奶滴状白色圆形菌 落,菌落中部为乳白色,外侧为灰色透明状。 4.4.2.4溶血曼氏杆菌 病料组织接种在 5%脱纤维羊血固体培养基( 配制见附录 B),可观察到灰白色,半透明菌落, β 溶血。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AIA 0403-2025 44.4.2.5肺炎链球菌 病料组织接种在 5%脱纤维羊血固体培养基 (配制见附录 B),可观察到 淡灰色、透明,小针状菌落 , 菌落周围呈现溶血现象。 4.4.3 分子生物学鉴定 多杀性巴氏杆菌,牛支原体特异性引物,溶血曼氏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 PCR扩增引物名称、引物 序列、目标产物长度及退火温度信息见附录 C表C.1。 4.5 结果判定 4.5.1 疑似判定 符合4.1、4.2和4.3的特征判定为疑似病例。 4.5.2 确诊判定 符合4.5.1,同时符合 4.4规定的判定为确诊病例。 5 综合防控技术 5.1 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 5.2 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牛抵抗力。 5.3 环境控制 5.3.1 消毒 养殖场的员工、车辆及各种器具消毒,按照 NY/T 1167 执行。 5.3.2 环境 按照 NY/T 388,NY/T 1167执行。 5.3.3 生物安全 养殖场应建立饲养档案 ,有防疫、消毒、疫情报告 、兽药使用 、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具体的管理规 定和记录 。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兽医实验室和兽医人员 、职责明确 。具备与消毒工作相适应的消毒设施 设备。粪便及时清理、转运,存放地点和有防雨、防渗漏、防溢流措施。 5.4 预防 5.4.1 免疫 制定牛支原体和巴氏杆菌免疫程序,并按照程序进行免疫,建立免疫档案。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NAIA 0403-2025 牛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NAIA 0403-2025 牛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第 1 页 T-NAIA 0403-2025 牛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第 2 页 T-NAIA 0403-2025 牛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1:39:4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